商業回歸本質——顧國建自選集2004—2014

商業回歸本質——顧國建自選集2004—2014

《商業回歸本質——顧國建自選集2004—2014》是2015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顧國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商業回歸本質——顧國建自選集2004—2014
  • 作者:顧國建
  • 出版時間:2015年6月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頁數:270 頁
  • ISBN:978-7-309-11458-4/F.2144
  • 定價:55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內容提要,書摘,

內容簡介

本書按章將我研究的課題歸類,按照對每一類課題研究的先後次序排列,每一章中按文章發表時間順序排列,主要為能夠真實記錄自己對每一個研究課題思想的演變過程和觀點的形成過程。本書也可看作是以我的觀點記錄下來的中國零售業近十年發展的關注節點。
此書的最後一章是《我與環球時報》,這一章包括了我發表在《環球時報》上的15篇文章,可以說概括了本書從第一章到第五章幾乎主要的觀點。如果有讀者沒有時間看完這本《商業回歸本質》,那么看最後一章就可了解這本書的基本觀點。

內容提要

前言
——我的獨立實證研究觀
我從1992年發表第一篇關於《上海超級市場發展的前景與對策》文章以來,涉足商業的連鎖經營研究已經整整22年了。在2003年以前發表過的文章已經編輯出版了《顧國建連鎖經營研究論文集》,這次從2004—2014年我發表過的研究論文中選擇一部分編成《商業回歸本質——顧國建自選集2004—2014》一書,既是為了總結這十多年來研究的心得,也能夠真實記錄這十年來中國零售業發展的經歷,對我滿過人生一個甲子進入法定退休期作一個交代。
從小我的性格就非常獨立,我一直堅持至今獨立學者的研究觀應該說是人的本性使然的結果。我們是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的一代,但我有一段和一般人不一樣的經歷,即在20世紀70年代當鄧小平恢復工作、主持國家的“清理整頓”工作期間強調了抓鐵路運輸的列車準點率,當時我在一個大型工礦企業當鐵路行車與計畫調度員,親身感受到了全國鐵路運行秩序開始正常,各廠礦生產量大幅度提高;而在鄧小平被又一次打倒後,列車的準點率又大幅度下降,工礦企業的原材料有的運不進來,生產的產品有的又輸不出去,廠礦企業又混亂了起來。這種親身的感受以及直接參與使我深刻認識到了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是什麼。而經濟命脈的核心是什麼?核心很簡單,經濟的秩序!按當時經濟混亂的現狀抓列車的“準點率”!經濟決策和研究的有效性來自對實際的認識與理解。當我1979年考入上海財經大學就讀時,我就非常反感當時的教育方式,即脫離經濟實際純理論的教學,經常性地“挑戰”老師的觀點是我讀大學期間的一個常態性的學習方式,這也是我最後不能留校任教的原因。堅持獨立的實證研究的思想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在社會經歷的磨礪中與自身的性格結合而來的。
商業連鎖經營實際上是把大工業的分工機理運用到零售業上來,也就是零售業的工業化。在中國從事商業連鎖經營研究的學者中我可以說是一個經歷過大工業分工機理充分洗禮過的人。1971—1979年我在上海梅山冶金公司運輸部鐵路站分別做過制動員、連線員、調車員、行車調度、計畫調度,看過道口、搬過道岔。當時我的工作主要服務於焦化廠、燒結廠、動力部、煉鐵廠、鑄鐵廠、長江碼頭、南京鐵路局板橋編組站。我的工作好壞直接關係到這些單位工作的好壞。正是由於這種對大工業分工機理實際工作的理解,使我在從事商業連鎖經營研究時進入狀態非常快。
商業連鎖經營的實證研究是以商業連鎖行業的企業為研究對象的,慶幸的是,中國的流通改革時代在20世紀90年代的到來給了我這種機會。1992年上海的大型零售商業企業紛紛通過上市募集到了企業發展資金,有了資金做什麼?當時上海的華聯商廈股份公司董事長張達夫決定投資發展連鎖超市,任命時任僑匯商場經理的華州為華聯超市總經理,華州總經理就邀請我一起參與華聯超市的籌劃發展,因為此前我已在上海的一些報紙上發表過一些關於連鎖超市發展的文章了。在與華聯超市一起研究連鎖超市發展的過程中,其中的一個深切體會是,超市企業當時工作的一個難點是商品的合理分類和貨架的陳列,這一體會後來成了我第一本書《超級市場連鎖經營管理》實證研究的重點。1993年上海市政府制定了1994年為市民要辦的十件實事項目,實事之一就是發展100家超級市場。當時任上海市商業委員會副主任的任文燕同志親自到我們學校徵求我的意見並邀請我參加上海市發展100家超級市場推進政策檔案起草工作,在這期間還參加了動員零售商業企業參與市政府實事工程的動員宣講和具體企業的接洽推動工作。1995年3月5日國內貿易部在上海舉辦連鎖經營現場座談會,總結了上海市發展連鎖超市的經驗,並把發展連鎖經營作為當時流通改革的重點,將發展超級市場和便民店作為主要的現代零售業態,從此連鎖經營在國家的大力推動之下蓬勃地發展起來了。會後國內貿易部連鎖經營辦公室和上海市商業委員會還在上海華聯超市召開過一個現場工作匯報會,華聯超市邀請我一起參加,在這個會上我認識了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郭戈平(當時任國內貿易部連鎖經營辦公室主任),她對我的初次印象評價是“這個人很務實,”因為在會上我拿了50本我的第一本書《超級市場連鎖經營管理》(當時還在印刷廠印刷,緊急裝訂了50本)分發給參會者,通過郭會長我開始將研究深入到了全國的連鎖經營行業主要是連鎖超市企業。這次上海華聯超市的工作匯報會,通過我的《超級市場連鎖經營管理》一書的分發,有兩個領導同志給了我很大的思想鼓勵,一位是後來任國內貿易局局長的楊樹德同志,他後來對我說,“你給我的書被一個朋友借去看了說很好,但一直沒有還我。”這種來自國家分管內貿的最高領導對我的鼓勵是極大的。另一位是上海市商業委員會副主任任文燕同志(後任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上海市工商聯主任),會後她非常高興地對我說,送我去日本考察連鎖超市的發展。對於她的高興我是非常理解的,一是上海的連鎖超市通過市政府的實事工程得到了發展並成為全國流通改革重點推動方向的樣板,二是《超級市場連鎖經營管理》一書在會上的露面,非常給上海市“長臉”,因為上海不僅有企業實踐還有理論的總結。對於一個學者來說,一本書決定命運在我的身上是得到驗證的。1995年3月以後,當全國開始發展以超級市場和便民店為先進業態的連鎖經營時,我的這本書就成了中國超市和便民店第一代經營者的啟蒙教材,我無疑也成為這個領域先驅性的所謂“導師”。正是時代給了我這種命運和機會,但其中個人刻苦的努力奮鬥和成長過程中對你提攜的關鍵人物這三者的結合成就了命運和機會在你身上的降臨。也正是這種命運使我20多年來能夠在商業連鎖經營這個領域持續地研究下去,我可以認真地說,我是一個與中國連鎖業一起成長起來的學者,並引以為豪!2012年11月在天津召開的中國連鎖業會議的常務理事競選會上,我的競選演說中有這樣一段話,“在座的許多人是看著我的書開起你們的超市的,今天許多人都成為億萬富翁,企業也成為上市公司或區域領先的企業,但顧老師還是一位老師,還是會繼續自己的研究,與連鎖業一起成長”。此番話是我的心聲,也在中國連鎖超市業的領袖們心中引發共鳴,會上掌聲雷動,這是大家對我的認同與鼓勵。正是由於這種認同和鼓勵使我有機會直接與中國連鎖企業的領袖們交流,可以把握到中國連鎖業發展的脈搏,並為自己的實證研究找出課題,確定研究方向。
在中國要成為一個獨立研究的學者要有相當意志力的堅守,在我遇到過的不少領導中常常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要求由我來執筆完成一些研究論文和課題,且要以他們的名字為第一著作人來發表,對這種要求我是堅決不會去做的,因為研究也好,學術也好代表著一個人的思想,而思想是不可以代筆的。20世紀90年代“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成為國家當時的流通政策,許多高校也紛紛設立“連鎖經營”專業,上海商學院(當時還是上海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是全國最早設立這一專業的院校,學校領導理所當然讓我到這個專業去任教,我堅持不去,因為我認為一種經營方式作為一門學科的依據是不足的,我的這一舉動使許多人感到很吃驚,“顧國建反對成立連鎖經營專業?”是的,我反對。不能因為連鎖經營成為國家的流通政策就應該在高等院校中設立學科專業。堅持獨立的研究觀還必須是敢於“不唯上”。所以我在一些領導的眼中是一個“有能力,但又很難掌控的人”,在當今的社會裡被邊緣化是再正常不過的了,但客觀地講我在學校里處於邊緣化狀態是我主動行為的結果,我一直從內心感謝我們學院和系裡的領導和老師們對我的保護,正是有了他們對我的關愛和包容,我才能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研究我自己選題的項目!以我個人的學術能力和社會的影響力在學校中獲得二級教授和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榮譽應該是不成問題的,但往往會被領導投票刷下來,也會被一封“課時不足”的舉報信舉報下來。但學術自由和所塑造的獨立研究學者立場的堅守比起這些可有可無的榮譽地位要重要得多!在現行的國家科研體制中,許多國家級、省市地區級、部門級,以及對一個單位來說的橫向和縱向性研究課題都是有許多限制性條件的,尤其在課題申報中的格式等方面的限制性條件是非常多的,而申報之後的專家評審的公開公正性是可以受到極大質疑的。因此在全國的科研項目申報中出現了不少申報中介機構,出現了不少熟知申報路徑與技巧的“專家”,這樣的課題對社會到底有什麼樣的作用!我的獨立研究學者立場的堅守是不申報任何來自官方的研究課題,許多我完成的官方研究項目,都是在我對某項研究提出了觀點並產生了社會影響時,由相關政府部門主動委託的研究課題,如零供關係、食品安全、鮮活農產品流通等。堅持研究課題的自選性和自主性,是我對堅持獨立研究方向的基本要求。
如果說一個中國學者要堅持獨立研究不容易,那堅持實證研究就更不容易。實證研究是需要深入到行業和企業中去的,是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在沒有官方渠道研究資金來源支持的情況下如何堅持實證研究,這個問題一直使我感到非常的糾結。我是一個教師,為連鎖企業提供培訓由此獲得的培訓費用是我能夠從事實證研究的資金來源的重要選項。從2000年開始在深圳萬佳百貨公司徐剛總經理的大力支持下開辦了第一個中國超市大店店長經營管理培訓班,以後分別開辦了連鎖超市採購經理班和營運經理班等,到2005年開辦的各類連鎖超市經營管理班已達到上百個,共培訓了全國連鎖超市企業3000多名中高級經營管理人員。那個時期真的是中國連鎖超市經營管理培訓的黃金時代。2005年之後,連鎖超市的經營管理培訓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變化的實質不是來自培訓市場競爭者的競爭,而是來自連鎖超市企業對培訓要求的變化,以往命題式公開課的方法已經不能適應連鎖超市企業的要求,他們更需要針對單個企業發展要求的管理與技術培訓,這時對我來說在經營管理實踐和合格師資準備上是不足的,因為過多地將精力放在了培訓上而對連鎖企業管理實踐和發展的要求研究不透是無法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實證研究的。必須尋找新的途徑和新的方法。2006年藉助於對中國超市發展不斷的跟蹤性研究,以連鎖超市自營生鮮食品為突破口開始了對連鎖經營實證研究的新路。2006年8月22日我以上海連鎖經營研究所的名義在福州召開了第一屆中國超市生鮮食品經營模式研討會,以這一研討會為起點開始了連鎖企業自主經營、農超對接、基地與工廠直接採購的內外貿對接和自有品牌開發、聯合採購、網路零售發展等的實證性研究之路。確立了這樣的實證研究模式: 即在商業連鎖行業和企業中尋找研究課題、宣傳推廣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學術觀點,用行業組織的形式建立學術研究可長期跟蹤的基地,用諮詢服務的形式來檢驗證實這些學術觀點與研究成果的正確與否,用案例的教材與教育的形式在高等院校中沉澱自己的學術思想。2006年12月我完成了商務部流通產業司農村處委託的研究項目《生鮮農產品現代流模式研究》,該研究報告首次提出了“農超對接”的概念、內容與方式。該報告的成果成為國家於2007年在全國試行“農超對接”的流通政策且於2008年正式成為國家的流通政策的直接決策依據。2007年我發起成立了中國超市聯合採購交易聯席會議,利用這一行業組織開始實施一些能夠解決中國連鎖超市企業發展策略和技術要求的實證研究。在這段時期通過成立諮詢公司的方式來為中國連鎖超市企業提供技術上的支持,因為我一向認為實證研究不能只解決研究對象所遇到的實際問題,還必須能夠提供解決這些問題的管理方法和技術手段。我們的諮詢項目緊扣聯合採購的網上網下結合運作、品類管理、可視化管理等先進技術手段,為企業提供了很好的諮詢服務,得到了企業的極高評價。因為我們的實證研究是切合企業實際的,我們的諮詢服務技術手段是科學先進的,所產生企業效益是實實在在的。尤其在對重慶百貨超市事業獨立化運作、浙江聯華華商和河南四方聯采等一批區域性超市企業的品類管理諮詢,以及對中石化北京與上海易捷便利店企業的諮詢服務中所產生的企業發展和效益提高是有目共睹的。
我的獨立實證研究觀可概括為,以國家與社會發展為目標,以行業和企業發展為突破口,以行業專業化組織為依託,研究其實際的共性問題,從企業微觀和社會巨觀兩個方面提出解決方案與對策。獨立的實證研究觀不是站在政府的對立面一味地批評和指責,而是要能提出善意和可操作的對策,因為一味的批評而沒有解決方案不解決問題也不是實證研究的終極目的,這就需要獨立的實證研究學者具有獨立的人格和社會責任擔當,而這種擔當是需要作出一定犧牲的,包括社會與領導們“有色眼鏡”的對待,邊緣化和經濟利益的損失,以及榮譽稱號的旁落等。也就是說,獨立的實證研究學者需要有自己的價值觀和自我的社會約束定力。
如果說我今天成就的這種獨立實證研究的道路是成功的,但它不具有普遍性,因為沒有一定特殊的條件是不可能成就的。1999年我準備調去上海交通大學工作,當時的上海市商業委員會黨委書記崔善江同志親自找我談話挽留我,並問我想乾什麼?我說想辦一所連鎖經營的培訓學校,正是在崔善江書記的大力支持下學校同意我辦了“上海連鎖經營進修學院”,並在2000年開始了連鎖經營的培訓。2002年我想成立專門從事連鎖經營研究的研究所,當時的上海市商業委員會秘書長朱成剛同志親自組織召開聯席會議支持推動我成立了上海連鎖經營研究所,還在我校領導的面前說過這樣令我終生難忘的話,“顧國建想乾什麼,就讓他乾什麼。”正是由於這些領導對我的認同、信任和重視使我有機會可以以獨立的研究機構為依託開始自己的商業連鎖經營研究事業。我從內心是十分感恩的。儘管近十多年來我在自己的學校單位成了一個邊緣化的人,這是我自己要求的,只有被邊緣化了,我才可以有獨立的研究空間與實踐。在這點上我一點也不責怪學校領導,他們也有許多為難之處,他們也要在我和其他教師之間做很多的平衡。但我從內心是十分感謝黨的改革開放政策,以及當今中國社會對言論和學術爭鳴的自由度,沒有這些社會條件就不會有獨立學者研究的空間。我們這個社會是需要“大師級”的專家,我雖然稱不上,但從全國來講,尤其從全國的高等院校普遍狀況來看是缺乏造就“大師級”專家與學者的環境的,尤其是對教師的考核制度與管理方式,這也是我在闡述自己獨立實證研究觀點時要強調的最後觀點。
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這段時間我十分糾結與迷茫,因為我的實證研究是以連鎖性的實體零售企業為主要對象的,突然之間網路零售的發展迅猛之勢好像要把實體店淘汰出局了,感到自己也幾乎要被“out”了。這種感覺是非常痛苦的,但歷史的發展尤其是當代網際網路的發展對每一個研究學者都提出了同樣的挑戰,即如何與時俱進改變自己,在努力跟上歷史潮流的同時力求能作出一些超前性的判斷與預測,給出一些對行業和社會的有益建議,這需要堅守理想、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擔當,為此我仍將努力永遠地繼續與連鎖業一起成長。
今天獻給大家的這本書是從我2004—2014年發表過的170多萬字的幾百篇文章和研究報告中選出來的,之所以最後用了《商業回歸本質——顧國建自選集2004—2014》這個書名,是因為書中所涉及的章節重點最後都可以歸結到商業的本質上來,如“零售業發展與轉型”研究、“農超對接”研究、“聯合採購與內外貿對接”研究、“網路零售發展”研究、國有商業改革等都可以歸結到這一點上來。商業的本質就是始終堅持商業企業自主經營的經營方式,依賴主導性質的銷售毛利增長和對消費者供應商不斷提供增值服務的盈利模式。
顧國建
2013年1月寫於美國俄亥俄州伍斯特
2014年7月修改於美國紐約森林小丘
2014年12月再修改於上海

書摘

目錄
第一章 零售業發展與經營方式轉型
2007年中國連鎖業發展的轉折(2006年12月18日)
中國連鎖業在思想中前進——2008年的展望(2007年10月15日)
中國連鎖業的轉型與創新(2008年7月28日)
在冬天裡去擁抱春天——2009中國連鎖業發展展望(2008年10月29日)
2010年中國連鎖業要把握的三個要項與兩個趨勢(寫在第十一屆中國連鎖業會議召開之際)(2009年10月25日)
如何應對零售製造業化的大趨勢(2009年10月27日)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下的中國連鎖業(2010年10月24日)
中國零售業亟需改變經營與盈利模式(2011年1月26日)
自有品牌是中國零售業轉型的戰略抓手(2011年12月)
入世十年中國的反省(2011年12月21日)
當前零售業發展走勢的幾個問題(2013年3月24日)
回歸商業本質關鍵在行動(2014年11月24日)
第二章 農超對接研究(超市生鮮食品自主經營)
如何經營好超市的核心業務——生鮮食品(2005年8月28日)
關於上海生鮮食品超市和農貿市場的發展關係(2006年5月)
農業產業化的現代流通先導(2006年11月7日)
中國超市生鮮食品經營模式借鑑和戰略思考(2006年11月27日)
中國超市經營生鮮食品模式的多樣性和包容性
——兼談生鮮食品經營要關注的幾個問題(2007年)
2007福建平和琯溪蜜柚聯合採購的實證研究(2008年7月4日)
中國生鮮農產品銷售通路的建設的主要發展方向
——兼談超市生鮮食品聯營轉自營的信心和取勝方法(2009年10月)
“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的目標與政策導向(2010年11月23日)
2012中國超市生鮮食品經營方式研討會綜述(2012年10月10日)
生鮮食品經營戰略的國際化和經營方法的普及化
——在第八屆中國超市生鮮食品經營模式研討會上的發言(2013年11月10日)
鞏固超市核心商品的基礎開拓網上市場
——寫在2014中國超市生鮮食品經營模式研討會開幕前(2014年9月23日)
第三章 聯合採購與內外貿對接研究
中國玩具要實施從國際市場向國內市場的開拓
——兼談國內市場零售通路的變化(2007年11月)
連鎖商業對接“世界工廠”資源的途徑探索(2008年5月3日)
擴大內需要推倒內外貿之間的牆(2009年3月1日)
“聯合採購”助外銷企業拓展內需
——訪中國超市聯合採購交易聯席會議秘書長顧國建(2009年2月23日)
廣交會還應該是內外貿對接促進內需擴大的交易平台(2009年4月5日)
廣交會掉頭向內的三道門檻和五條對策(2009年4月16日)
面對中國“外貿”這座金礦還須提高我們的掘“金”術(2009年7月11日)
中國加工貿易內銷轉型是國家戰略更是流通企業責任(2012年10月11日)
關於召開零售商經營方式轉變與內外貿對接座談會的通知(2013年5月5日)
探索內外貿一體化的交易方式(2013年6月7日)
第四章 網路零售發展研究
發展網路交易啟動上海商貿流通業增長新引擎(2009年12月27日)
網路時代零售業格局的變革(2010年1月3日)
實體零售業要加入網路零售大發展的潮流中(2010年2月22日)
美宜佳開創網路零售新時代(2010年8月12日)
電子商務催生真正的流通變革(2013年8月18日)
功夫在商品(2014年2月28日)
第五章 上海連鎖商業研究
尋找上海商業發展的差距(2004年1月13日)
我對上海便利店發展的再認識(2004年4月20日)
上海超市業態與百貨店的此消彼長說明了什麼(2004年5月2日)
上海商業發展的經驗、教訓和未來發展的思路(2004年5月18日)
關於上海大賣場開設免費班車帶來的社會影響(2004年5月)
上海城市交通的改善要動這塊硬骨頭(2004年11月22日)
上海要堅持將超級市場革命進行到底
——質疑《上海市菜市場和公共廁所規劃布局綱要》(2005年9月7日)
上海: 三大區域出現大型超市過度競爭(2006年4月13日)
上海大型商業發展趨緩(2008年1月21日)
上海連鎖商業發展的瓶頸與突破的方向(2008年8月)
上海百貨的發展與變革
——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2008年10月2日)
強勢政府規制下的上海商業的未來在產權制度創新
——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年(2008年10月4日)
上海“國際貿易中心”研究破題的方向思考(2009年5月2日)
“十二五”期間上海商業的發展要點(2010年5月6日)
上海連鎖業要有新亮點(2010年12月17日)
上海商業要把超級市場革命進行到底(2011年5月4日)
上海大型綜合超市經營模式亟待轉型
——來自購物籃和免費班車的數據分析(2012年9月)
第六章 我與《環球時報》
零售業重視網售刻不容緩(2010年1月6日)
何妨把零售業納入戰略性行業(2010年2月22日)
抑制高菜價需要超市直銷(2010年6月4日)
抑制高菜價,應扶持超市(2010年11月30日)
中國零售業需改變經營模式(2011年1月27日)
中國需限制國際零售業巨頭(2011年2月15日)
救災需要連鎖大超市的力量(2011年3月25日)
蔬菜產銷,農戶不應是信息孤島(2011年4月29日)
到美國食品超市推銷中國(2011年9月5日)
下輪經濟改革仍應從流通開始(2012年2月20日)
中國為何不是國際購物天堂(2012年4月5日)
中國的內銷比外貿難(2012年8月30日)
金融機構該給刷卡松鬆綁了(2012年10月26日)
用更多流通新政刺激內需(2013年3月12日)
民族化妝品牌瀕臨絕境(2014年8月4日)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