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標準
“.商城”域名完全符合網際網路工程任務組(
IETF)發布的各項全球域名國際標準,支持中英文字元註冊、中文簡繁體等效互通使用以及中英文郵件地址,可確保全球通用。 ? “.商城”域名套用環境成熟 所有瀏覽器全部支持解析“.商城”域名。目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微軟IE、火狐、360、Chrome、Netscape、Safari、Opera等瀏覽器均實現了對“.商城”域名的直接
解析,用戶在以上瀏覽器輸入“.商城”域名即可無障礙訪問。
優勢
更符合中文套用習慣
“.商城”域名更符合中國人使用中文字元的語言習慣,簡便易記。為不懂英語的國民上網提供了極大便利,徹底掃清了全球華人上網的語言障礙。 這使得“.商城”域名下網站將具備更多的套用群體,因此“.商城”域名具有更大的套用潛力。
更具辨識度與安全性
“.商城”域名更易被中文用戶記憶和使用,更具辨識度,避免了英文域名極易出錯的問題,且較高的
域名註冊價格,提高了域名的仿冒門檻。 這使得“.商城”域名下網站更易正確登入、且較難被仿冒,更具安全性。
更廣闊的電商沃土
“.商城”域名意義鮮明,套用領域直指電子商務領域,而電子商務已經成為社會公認的未來重點發展領域之一,“.商城”域名毋庸置疑擁有更廣闊的發展沃土。 此外,“.商城”域名搭載眾多諸如“電商城”、“手機商城”、“微商城”等電子商務行銷服務,在域名的基礎上,幫助套用企業推進電子商務業務,成為企業電子商務“標配”。
更巨大的投資價值
“.商城”
域名處在運營初期,不但域名資源豐富,同時具有稀缺性和唯一性,是域名投資的新寶藏,具有巨大的升值空間。 ? 更能彰顯品牌價值“.商城”域名是企業在網際網路中的醒目廣告牌,更利於企業品牌的傳承與彰顯,能夠推動“.商城”域名套用企業品牌價值的提升。
中文域名故事
域名,被形象地稱為“計算機的門牌號”。一直以來,英文始終是網際網路資源的主要描述語言,域名也不例外。自1994年中國正式接入國際網際網路起,多名中國網際網路專家致力於推動中文域名國際標準的制定,終於讓“計算機門牌號”用上了漢字。
20年來,中文域名作為中華文化象徵植入網際網路,其艱難的步伐正像一部劇情曲折的電影。
如今,中文域名的普及和發展已深深影響了我國在國際網際網路社群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國家頂級域名“
.CN”出現的“
.中國”域名,向國際社會鄭重地宣告了我國的信息主權。
發展歷程
艱難起步——網際網路興起中國力量
1994年,中國正式接入國際網際網路。同年,.CN
域名伺服器回歸中國。三年後,
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成立。中科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研究員
錢華林在接受採訪時,回憶起當時的情景:7個人、一間辦公室、滿地電線、一台和台式機主機箱差不多大的伺服器……
儘管設備相對簡陋,但CNNIC的成立,意味著全球根域名系統升起了一面中國國旗,幾代中國網際網路技術專家建設國家頂級域名系統的心愿終於實現。
中國毫無懸念地成為全球網民最多的國家,已經足以成為網際網路大國。然而,由於語言的限制,中國卻一直無法勝任網際網路強國的稱號—網頁是中文的,瀏覽的內容是中文的,但作為網際網路基礎服務的域名卻是英文的。
“對於以中文作為母語的全球華人而言,英文始終是"外來的和尚"。”CNNIC負責人
李曉東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使用中文域名和中文電子郵件將有助於增強民族感和文化認同感,促進世界範圍內華人社群文化和語言交流便利性。”
自那時起,CNNIC的網際網路專家就開始致力於中文域名的申請及國際標準的制定。
據李曉東回憶,由於中文的特殊性,在申請“.中國”域名時,首先要解決的是“中國/中國”簡繁體等效的問題。“這個在國人看來不是問題的問題,卻為中文域名寫入全球根域名體系設定了諸多障礙。”他說。
2000年,CNNIC聯合港澳台地區的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TWNIC、HKNIC、MONIC)在北京正式發起成立了中文域名協調聯合會(CDNC)。中國大陸和港澳台地區的網際網路工作者有了互動平台,共同制定中文域名技術標準和註冊管理規範,協調相關國家和地區中文域名的運行,並與國際網際網路組織積極開展交流與合作,以儘快制定和推出有關國際標準。
針對這個問題,就算CDNC內部也經過了多次激烈的討論。
“我印象中最艱苦的一次,是一個禮拜之內連開兩次會,日本和中國台灣地區的專家都跑到北京開會,一起商量解決方案。”李曉東說,“會上大家爭論的口沫橫飛,甚至有些真的是拍案而起,都是想找出一種解決方案,來消除分歧。”
解決方案最終成功推出,讓整個國際網際網路界頗為意外。“我們能這么快統一起來,為類似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很好的榜樣。”李曉東說。
2004年4月,CNNIC聯合TWNIC、JPNIC、KRNIC制定了《中日韓多語種域名註冊標準》(編號RFC3743),這是國內第二個網際網路國際標準,該標準主要為解決多語種域名上網中漢字簡繁體等效問題提供科學完善的技術方案。RFC3743是中國對世界網際網路異體字等效互通技術作出的貢獻。
漢語使用者的力量和聲音引起了網際網路工程任務組會議(IETF)的關注。IETF向CNNIC發出了邀請函,開啟了中國制定國際標準的莊嚴時刻。2001年3月,CNNIC技術專家首次代表中國赴美國參加第48屆網際網路工程任務組會議。
會議並不像想像中那樣順利,300多名參會者中,只有3箇中國人,錢華林便是其中之一。“沒有一個外國專家願意耐心聽我們解釋中文域名的價值。”會議的場景給錢華林帶來了難以名狀的挫敗感。
這樣的挫敗感也在中國技術專家心裡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在多次國際大型會議上,只要中國參會者呼籲推進
中文域名,便有人會提出刁難的質疑—如果多語種域名真的實施了,對於以英語為母語的用戶來說,在地址欄出現的其他文字就像是亂碼一樣無法辨識,這難道不是對網際網路的分裂嗎?
在李曉東等多名網際網路專家的回憶里,中文域名起步階段充滿了艱辛。正是專家們堅持不懈的努力,包括簡繁體等效解決方案、部署與實施政策等方面的斡旋,才讓中文域名逐步走上了世界網際網路的舞台。
突出重圍——中國專家參與決策
在網際網路界,國際網際網路名字與編號分配機構(
ICANN)擁有全球網際網路的最高決策權,經常被視為“網際網路世界的聯合國”。中文域名究竟能不能在網際網路中使用,也需要依賴ICANN的決定。
李曉東等人作為代表先後前往肯亞和美國參加ICANN會議,與國外同行做大量的溝通工作,其中包括簡繁體等效的解決方案、部署與實施的政策等方面的斡旋。
但是,ICANN的理事職位一直由歐美日等網際網路已開發國家的代表擔任。擁有網民人數僅次於美國的中國,儘管多次參會,卻在ICANN中一直沒有擁有決定性的發言權。
直到2003年6月,錢華林成功當選ICANN理事會理事,任期三年。中國專家終於能夠參與國際網際網路決策。
錢華林是中國網際網路重要的開創者之一。20世紀90年代初,錢華林在世界銀行貸款重點學科項目“中關村(000931,股吧)地區教育與科研示範網路(簡稱NCFC)”擔任技術負責人,該項目最終搭建的示範網路,正是中國網際網路的雛形。同時,也正是經過他在國際會議上的多次呼籲,最終實現中國正式接入網際網路。
錢華林入選國際網際網路協會(Internet Society,ISOC)評選的“網際網路名人堂”,成為繼中科院原副院長
胡啟恆院士之後第二位獲此殊榮的中國人。
從此,中國作為網際網路大國,在國際網際網路界擁有了自己的發言權。中國專家為推進中文域名的努力逐漸突出重圍,特別在國際標準制定上嶄露頭角。
2006年,CNNIC主導成立了IETF(網際網路工程任務組)郵件地址國際化標準工作組(EAI),由李曉東擔任聯合主席。這是首個由中國人擔任聯合主席的IETF工作組。
兩年後,
IETF正式發布了郵件地址國際化的三個核心標準:RFC5335、RFC5336和RFC5337。其中起核心作用的RFC5336《SMTP擴展支持國際化郵件地址》由CNNIC主導制定。
隨著越來越多中國專家的參與,“.中國”寫入全球根域名系統的技術難題或國際標準問題逐一化解。在2009年召開的ICANN第36屆年會上,ICANN表決通過了《“.中國”等非英文域名後綴快速通道實施計畫》,以“.中國”為代表的非英文域名的國際申請和全球部署將正式進入“快車道”。
2009年底,
CNNIC代表中國正式向ICANN遞交了簡、繁體“.中國”域名國際申請。
2010年6月,在布魯塞爾召開的第38屆網際網路名稱與編號分配機構(ICANN)年會上,ICANN理事會通過表決,“.中國”簡繁體域名入根國際申請完成所有評審環節。這意味著“.中國”簡繁體作為中文頂級域名,正式納入全球網際網路根域名體系。時任ICANN總裁兼執行長羅德·貝克斯托姆(Rod Beckstrom)會後表示:“這一決議對全球華人網民來說是一次巨大的變化。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說中文,這意味著中國域名把潛在網民數量提高了10億人。”
初嘗碩果——中文域名前景看好
經過多年積累,推動中文域名寫入全球根域名系統已經取得了多項實質性進展。
2012年以來,CNNIC陸續推動發布了關於中文郵件(多語種郵件)的RFC6531、RFC6855和RFC6856等多語種郵件IETF核心技術標準。2012年6月,錢華林研究員正式發出首封多語種信箱電子郵件。
2013年4月,專注郵件技術研發的行業知名公司盈世公司(Coremail)在北京正式發布了首款支持國際化多語種信箱電子郵件技術的商用軟體;世界三大主流郵件開源系統之一的Postfix在其官方主頁發布可支持IETF多語種郵件協定標準的Postfix新系統;8月,全球郵件服務供應商谷歌也在其官方
部落格正式宣布支持多語種郵件IETF RFC6531等國際技術標準。
如今,跨越全球的國際化多語種信箱電子郵件經過4年多的運作和推廣,中文域名已經成為套用最早、註冊規模最大、套用人數最多的多語種域名,並已成為影響全球中文網際網路社群、擴大中文網際網路影響的基礎性資源。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中國網際網路技術專家構建的“漢語世界”已經開始讓全球華人受益。ICANN前執行長羅德·貝克斯托姆評價:“這是使用非拉丁文字的半個人類的一大步,例如整個亞非和世界其他講阿拉伯文、中文和韓文的地區。”
網際網路技術專家認為,中文域名的使用,擺脫了僅限於26個拉丁字母網址的束縛,將大大有助於非拉丁字母語文國家網際網路的普及和利用,減少與拉丁字母語文國家的差距。
自2010年以來,我國大部分中央和國家機關單位向政務和公益機構域名註冊管理中心報送了專用中文域名,其中超過半數的域名已正式註冊開通使用。例如,訪問中科院網站可直接在瀏覽器地址欄輸入“中科院.公益”。
中文新通用頂級域名“
.公司”“.網路”正式開放註冊,這是繼2010年“.中國”作為國家頂級域名、也是第一個中文頂級
域名被正式納入全球網際網路根域名體系以來,中文頂級域名在全球戰略部署取得的又一重大進展。
李曉東指出:“從國家戰略角度來看,推廣中文域名,將成為下一代網際網路域名的多樣化和深層次文化滲透主要發展趨勢,是能否抓住話語權的必要環節。”他認為,積極推廣中文域名將進一步方便中文用戶上網,縮小數字鴻溝,促進母語交流,增強全球華人社區的凝聚力,進一步強化“中文—中華民族的標誌”在世界網際網路溝通中的強勢地位,是我國在網際網路戰場上建設文化強國戰略的必要保障。
十多年來,中國網際網路技術專家不僅推進了國際談判的進程,還將中文域名的種種複雜技術從實驗室推向了國際標準。未來,中文域名將建立起國際網際網路中名符其實的“漢語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