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研究之批判》是2008年巴蜀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奇逸。
基本介紹
- 書名:商周研究之批判
- 作者:黃奇逸
- ISBN:9787807522515
- 頁數:1034
- 定價:80.00元
- 出版社:巴蜀書社
- 出版時間:2008-12
- 副標題:中國古文字的產生與發展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商周研究之批判:中國古文字的產生與發展》是狹義的《歷史的荒原》。書從中國文字發展的動態歷史模式上來細審了甲、金文(短銘祭名金文),發現它們不是四堂及現行學術界所認為的商王(殷商君主應是用帝號,而不是用王號)活動的占卜辭,而應是古人祭祀前的一些日子裡,為備辦祭祀,卜問神意所得的祭祀時間、祭品祭程備忘錄,也就是古籍中說的祭祀前的“卜牲與日”。殷墟小屯絕不是殷之國都,而是祭場與墳場。而整個現行甲骨學體系應是建立在約定的假相上的。那么這假相的體系又為何那么迷人呢?這應是甲文現行體系的許多文字的字形考釋還是有其正確地方的。錯就錯在他們無歷史動態感的把每個文字的字義,以《說文》作準作基礎,死硬地沿時間無限上推,卻不知道中國遠古文字是專為古人祭祀備忘而發明的。周公才艱難地改造它用作日常事務。這種文字的日常事務能力沿西周歷史發展而繼續擴大。加之史籀,尤其是孔子、子夏的強力推動有重大貢獻。中國遠古就已有伏犧、倉頡。甲金(短銘祭祀金文)文字.但卻存在一個“歷史日常事務記載的黑洞”,原因就在——它們都是祭祀備忘文字而非日常事務文字。
作者簡介
黃奇逸,1950年7月生子四川井研縣,1980年碩士畢業於四川大學歷史系徐中舒先生處,現供職於本系。黃某質簡寒,奸清談,枯腸荒肚也能敬陪大羹玄酒早下肚皮的朋友,畢露著鋒穎,興味濃快地侃到月半三更天。黃某發有一定學術影響的論文多篇:《古國族名前“有”字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