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戲曲志(下卷)》是鄧同德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商丘市戲曲志(下卷)
- 作者:鄧同德
- 出版社:中國戲劇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12月
- ISBN:7104020616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商丘,這片沃土,山川壯闊,風光秀美。億萬年以來,萬物得以繁衍生息,人類得以進化發展,是商民族肇興之地,是中華文明的搖籃。約在五千年以前,侯岡頡察物形以創文字,葛天氏醫時疾而倡歌舞.此時此刻,戲曲萌生,繼而成長,日新月異,名伶輩出,綿綿不絕,至今被人們譽為戲曲之鄉。
作品目錄
封面
商丘市戲曲志(下卷)
爬桿
《界牌關》起霸
趟馬
表演選例
《跑桃園》裴信的跑
《孟麗君》反串表演
《抬花轎》推車牽馬
《秋江》的表演
妙常上場
艄翁上場
三次上船
開船
船遇風浪
下場
《見皇姑》表演
楊繼業出場
楊大郎出場
《鬧天宮》的猴
鐘無鹽表演
《香囊記》周鳳蓮的表演
《登壇拜將》
《白蓮花》砍樵
盾牌對棒
《翠屏山》
借刀
殺和尚
殺潘巧雲
《刀劈楊藩》
一、會陣
二、三見面
三、追馬
四、刀劈
《包青天》的闖宮、殺廟、鍘美
《牛郎織女》二十四盞燈擺字
《拾棉花》的蹺功
《水淹羅成》旋轉撩叉
高空起叉
《皇親國戚》摺扇技巧
《望夫山》出手
柳琴戲的表演
拉魂腔蹺功
《三鳳求凰》中的情思
《雙鎖門》中的馬車舞
舞美 卷七
臉譜
服飾與扮相
建國後戲曲改革扮相
砌末、燈光、效果、布景
瓦、牙
火
蹺
噴火筒
吐火筒
熱菜饅頭
燈光效果
日
月
墨
跑雲
雨
雨滾
雪
水
有風的湖水
流動的河水
水中游魚
水中汽泡
水中游泳或水中出人
遠火
遠處走動的火
火滾
近火
盆火
火盆中著起真火
槍打燈火
爆炸火光
閃電
閃光粉
佛祖說話
閃光的霓虹燈
賓士的火車
煙霧
風聲
大雨聲
雷聲
炮聲
機槍聲
近處槍炮聲
鞭聲
馬蹄聲
汽車聲
三變
豬八戒懷孕
樹搖
飛機
射箭中的
花中現人
空中飛人
神威棒
空中懸人
櫃中變人
活底箱
臉上鼓泡
空壺取水
舞美設計選例
機構(上)卷八
科班、學校
歸德14科
商丘縣毛堌堆賈家科班、王家科班
虞城縣張家班
夏邑縣程家班
永城縣柳閣科班
民權縣尹店張寨窩班
寧陵縣黃樓黃家科班
商丘縣王樓集王家科班
虞城縣小張家班
虞城縣周家班
商丘縣李文彪科班
商丘市紅星劇校
柘城縣虹光劇校
永城縣文藝學校
夏邑縣孔莊鄉楊樓花鼓戲科班
永城縣高中文藝班
商丘戲校
商丘市藝術班
睢縣豫劇學員培訓班
夏邑縣太平戲校
寧陵縣戲曲學校
商丘縣豫劇團戲校
夏邑縣楊集鄉王口科班
科班與學校簡表
班社、劇團
歸德府八班
府八班
夏邑縣三班
民權縣王橋集張武舉戲班
永城縣龍虎班
永城六班
柘城縣大公議班
虞城劉家班
寧陵縣同樂班
睢縣大平調班、小平調班
睢縣羅錢道情班
睢縣龍虎班
寧陵邏崗西街大平調班
永城王大昌班
商丘縣萬家班
永城孫家班
夏邑縣駱集二夾弦戲班
寧陵縣孔集火神爺戲班
睢縣殷樓村戲班
民權縣北關集戲班
柘城小公議班
睢縣張廣義戲班
賈寨公議班
夏邑白廟集大班、小班
永城竇家班
商丘市四平調劇團
睢縣水東軍區劇團
商丘縣李文彪大班
睢縣商民劇團
於城縣人民劇團(一團)
寧陵縣豫劇團
夏邑縣豫劇團
睢縣大眾劇團
商丘市新聲豫劇團
谷熟縣人民劇團
睢縣文藝工作團
睢縣越調劇團
永城縣豫劇團
商丘縣張艷芳劇團
商丘縣文工團
柘城縣文工團
虞城縣曲劇團
柘城縣豫劇團
商丘市大眾豫劇團
商丘市群聲墜子劇團
民權縣豫劇團
商丘縣豫劇團
商丘縣豫劇實驗團
商丘縣農村文化工作隊
柘城縣青年豫劇團
永城縣柳琴劇團
睢縣二夾弦劇團
民權縣二夾弦劇團
虞城縣豫劇團
柘城縣曲劇團
柘城縣墜琴劇團
機構(下)卷九
玩友班、業餘劇團
民權縣人和集玩友班
商丘縣婁店玩友班
商丘縣十字河玩友班
商丘縣順河集玩友班
商丘縣李口玩友班
商丘縣包公廟玩友班
商丘縣宋集玩友班
民權縣龍塘鄉陶鄭莊玩會班
民權龍塘橋口玩會班
睢縣寨子村玩會班
夏邑縣牛王堌子弟玩友班
睢縣劉小莊玩友班
夏邑桑蟈、駱樓、張集玩友班
永城同樂會
夏邑縣玩局
夏邑大猴頭戲玩友班
民權縣皇甫叉樓丁香業餘劇團
永城縣黃松林花鼓戲業餘劇團
永城詠雩國劇社
永城常集清音戲業餘劇團
睢縣孫聚鄉常莊業餘劇團
寧陵喬樓雙閣村業餘劇團
民權縣白馬團文工團
民權縣祝胡同業餘劇團
睢縣寨子村劇團
商丘縣李口業餘劇團
商丘縣郭村業餘劇團
寧陵縣大楊莊業餘劇團
虞城縣馬灘柳琴劇團
虞城胡樓花鼓戲劇團
虞城縣中學劇團
民權縣花園豫劇團
商丘市周莊業餘劇團
民權縣三皇店曲劇團
民權縣尹店豫劇團
睢縣榆廂鄉後趙村豫劇團
睢縣河堤鄉曲劇團
民權縣申集大平調劇團
商丘市勞改窯廠業餘劇團
商丘縣搬運社業餘劇團
商丘縣城關鎮業餘劇團
夏邑駱集二夾弦劇團
夏邑縣道情劇團
永城蔣口劇團
永城縣條河豫劇團
民權縣朱店豫劇團
永城新橋豫劇團
夏邑曹集公社棗園大隊四平調劇團
夏邑縣火店鄉土地廟柳琴劇團
永城前張莊四平調劇團
作坊
商丘市工藝美術廠
戲衣作坊
演出場所
古戲樓
戲台、戲院
(建國後)
其他
戲俗 卷十
演出習俗
戲神、祭神
廟會
各種應景戲
拜客
跳班
演出分工
禮節
為小孩開臉
“利子”的收益
撿場(拉場)
飲場
掛燈籠
掛二凱
掛頭牌
暗語入場
門票
班規
戲班的分配方式
科班班規
敬神戲歌
吉祥戲歌
喪事喜辦戲
修墳祭祖戲
立貞節牌坊戲
節日戲(農曆)
建國後的戲俗改革
文物、古蹟
戲畫瓷缸
軼聞傳說
傳記 卷十一
士達
趙陛對
侯方域
李子金
吳淇
王培
大銀條
張懷林
陸順
李發庭
左蘭
麻蘭
焦玉方
田成
郭大六
陳鐵頭
姜士雲
陳銀
周益簪
汪文俊
李發才
花天成
段德福
周育才
任德
張炳祥
張建才
張治昆
孫照登
宋興旺
王慶蘭
孟二
王致昆
妞掌班
丁允芝
楊德山
張永山
李克劍
張義才
符振河
王彥山
賈蔭堂
唐玉成
曹獻章
李振乾
姜自由
張介陶
桑殿傑
萬化江
宮保
許寬德
韓成
王忠啟
李漢斌
苗玉生
劉芝蘭
苗喜臣
張尚
李金斗
王大昌
董錫友
李良富
張永蘭
吳樹樓
趙金
王漢臣
柴登雲
鄒玉振
楊東來
張廣義
鄭文
朱興明
萬子琰
趙秀英
王明智
宋學進
先明
朱贊庭
王桂芝
楊德明
李法周
耿運興
張保全
杜志遠
徐艷琴
王玉蘭
李心善
張艷芳
王曉樓
李斯忠
高林卿
王義賢
朱勤堂
張璉
劉保
白柱
鄒愛琴
馬偉清
楊啟超
趙松山
劉君秋
張笑梅
蘆淵波
程培志
徐志發
王品貞
吳素琴
劉紹書
張一千
王奇花
徐德先
宋曉鐘
苗青
王振邦
王志春
嚴承信
李愛華
王玉琴
殷曉暉
馬蘭
任金義
金德義
豫劇《目連救母》 卷十二
登場人物
破台
戲文
第1場 陳茵恩凡
第2場 員外雙喜
第3場 劉甲登場
第4場 會仙濟貧
第5場 為父祝壽
第6場 劉氏焚香
第7場 判官值日
第8場 眾鬼受差
第9場 劉氏含冤
第10場 劉氏被捉
第11場 金波思母
第12場 靈堂重祭
第13場 殃煞回門
第14場 過望鄉台
第15場 目連出家
第16場 劉甲受審
第17場 劉甲逃棚
第18場 觀音點化
第19場 劉氏雪冤
第20場 佛山見子
古今目連戲序、跋
葉宗春《勸善記》敘
鄭之珍《勸善記》自序
陳昭祥《勸善記》序
胡天錄《勸善記》跋
倪道賢讀鄭山人《目連勸善記》
陳瀾汝《勸善記》評
無名氏題詞《集賢賓》二闋
吳梅《勸善金科》跋
馮識《目連救母》原序
馬啟新書局主人《目連救母敘》
無名氏《勸善金科》序
無名氏《戲善金科》凡例
鄧同德《豫劇目連救母》序
鄧同德豫劇<目連救母>再版跋
《商丘地區戲曲志》初稿跋
主編後記
著作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