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唱七姐
- 地理標誌:新晃
- 批准時間:農曆正月初一到十五
新晃侗家人喜歡“唱七姐”。從農曆正月初一到十五,寨里不分男女老少,組成一夥或者幾伙,聚集堂屋,選定一人扮“七姐”。扮者身上不得帶有金屬飾品,頭系羊角帕,面前一張小桌上擺上四杯茶,表示一年四季;再燃上一炷香,燒上幾片“錢紙”,請“七姐下凡”。先由一人唱:“正月正,正月請你七姐下凡看龍燈。”接著,若干幫腔:“七姐要來就快來,莫在青山背後挨。青山背後雪雨大,打濕七姐繡花鞋。”一直唱到七姐雙手拍膝,兩腳顫跳,信口出歌,才認為七姐來了,於是,人們便和七姐對歌,詢問七姐今年有無災星,收成怎樣,餵豬養牲順手不順手。當婆婆的還問有幾個孫崽,是“主”還是“客”。青年男女還羞澀地問到婚姻大事,祈求吉祥。若是扮者半響還未顫跳,就要重新燃香燒紙,再請七姐下凡,此時歌聲更熱鬧:
一塊柴袁兩塊柴袁拿送七姐架橋來曰
一塊瓦袁兩塊瓦袁拿送七姐墊腳馬曰
一碗水袁兩碗水袁拿送七姐梳燕尾遙
扮者仍不顫跳,為了表達眾人虔誠的心情,在場男女老少都齊唱起來:
洛陽橋上一蓬菜袁七姐來得快曰
洛陽橋上一蓬蔥袁七姐來得雄曰
洛陽橋上一蓬草袁七姐來得好遙
如此反覆唱幾次後,唱七姐的“歌頭”便點燃一支蘸上茶油的棉紗,在七姐面前來回舞動,劃“一”字或圓圈,意為七姐開燈照路,邊舞邊唱:
野開光了袁一時開光亮堂堂曰
一時開光堂堂亮袁你好走過橋洛陽遙冶
若扮者再不顫跳,“唱七姐”的歌,須從頭唱起,或另選扮七姐的人。如果扮者已經顫跳,但不唱歌,也不啟口答話,便認為是啞巴下凡了,人們群起而轟之,再請會唱歌的七姐。就這樣,“唱七姐”活動往往通宵達旦,熱鬧非凡。
為何侗家如此盛行“唱七姐”活動?這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天上玉帝有七個漂亮的女兒,其中一個女兒叫七姐。七姐美麗聰明,心靈手巧,她們在天宮過著冷清寂寞的日子。一天,七位仙女偷看人間,見人間男耕女織,桃紅柳綠,鳥兒在林中飛翔鳴叫,魚兒雙雙在水裡追逐嬉戲,勾起無限心緒。在返回天庭時,七姐迷戀人間美景,就偷偷離開幾位姐姐,獨自留在人間,與董永相配成婚,過著恩愛的生活。不到一年,生下一子返回天庭。臨別時對董永說:“我這個孩子叫董仲舒,你以後的孩子就叫董仲林。”
仲舒是個天真可愛的孩子,七歲入了學,教他的先生是個很有才學的人。仲舒在學堂里,人們都講他是沒有阿媽的孩子,他很苦惱,就去問先生。先生見他可憐,就告訴他:“你到東方一處山坳去看,那裡有一口山塘,塘里有七隻紅鴨子,順著數,第七隻就是你阿媽。它們每隔七天來洗一回澡。”仲舒聽了,又驚又喜,盼呀盼,好不容易盼到第七天,找到了那口山塘。只見塘里果真有七隻紅鴨子,他高興極了,馬上挽褲下塘,把第七隻鴨子抓住不放,叫一聲“阿媽”,只見鴨子立即現出人形,仲舒緊緊抱起,兩行熱淚順腮流下,這時七姐也顧不了許多,她問仲舒:“你怎么知道我在這裡?”仲舒流著淚把過程一五一十告訴了阿媽,阿媽用溫柔愛撫的目光,久久凝視著孩子。要分別了,七姐好言哄勸,並送了一個很好看的葫蘆和一雙草鞋,就這樣,仲舒回到了家。
過了七天,仲舒又到那口塘去找阿媽,塘面不見了媽媽的影子,他大聲呼喊,不聽見媽媽的應聲。他喉嚨喊幹了,喝了一口泉水又喊到太陽落山。不見了阿媽,他的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滾落。
回家後,仲舒天天啼哭,哭了整整十五天。這件事,一傳十,十傳百,傳遍了千家萬戶。大家同情這可憐的孩子,都盼望七姐與孩子再次見面,於是,人們就聚集在一起,用歌聲喚七姐下凡。從這時候起,每逢春節,侗家村村寨寨都要“唱七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