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情哲學發端》是朱謙之所著作品,出自於《朱謙之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唯情哲學發端
- 作者:朱謙之
- 作品出處:朱謙之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原文,出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原來充塞宇宙間,原不外這頂活潑頂流通的“真情之流”;有了在我的“情”,才為宇宙的森羅萬象而現,好似這些萬象,晃晃樣樣是能夠遮掩過“真情”的。其實這正是天則流行,何嘗有個東西是遮掩過“真情”的?“真情”是真實的,不墜分別境界的,所以由此流出來的宇宙萬物,也都是真實的,不墜分別境界的。因宇宙萬物無一不為“真情”所攝,故此大宇宙的真相,就是渾一的“真情之流”;浩然淬然的在那裡自然變化,要間斷都間斷不了的。程明道說得好:“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於此若有絲毫揀擇的心便叫做不仁,便不成本體。本體本自現成,本自實現,並不是超出我意識中的現象世界,即此意識中的現象世界便是:——當下便是。會得時則上看下看內看外看,都莫不是汪洋一片的“真情之流”,就是真生命了!就是神了!何等樂觀,何等輕快!所以我們要實現本體,實在用不著什麼工夫,只須一任其自然流行便得,只須自己一剎那一剎那間,都能樂於此,聚精會神於此,“勿忘勿助”的契合於此,就自然而然的把宇宙萬物都歸於渾一的“真情之流”,就自然而然的化理智的生活,復歸於真情的生活,而實現我的本體在人間上了!雖然如此,把這番從自家心中流出來的話來告訴人們,人們不懂得,總以為是唱高潮,是無根之談。果然如此嗎?我方且以為這是真知灼見,就使宇宙人生有消滅那一天,這個真情流行變化的道理,是不會換過來的,何況宇宙人生,本沒有間斷時節。我的話真正是天經地義萬無可疑的了,再進一層說,我這套唯情哲學,雖由於心的經驗,但也不為無本,大概都具於《周易》中。《周易》告訴我們,宇宙萬物都是時時刻刻在那裡變化,而為學的方法,也只是簡簡單單的要“復以見天地之心”。這么一來,可見《周易》費卻多少說話,畢竟是我的;我由千辛萬苦得來的,也不過這一些東西,可見我的學就是《周易》的學,——孔聖傳來的學,這無可諱言;那末我為什麼不應該提倡孔學呢?須知我提倡孔學,原是提倡我自己,我覺得對的,才是對的。
從前的學者研究《周易》,都只注意那“太極”“乾元”這些抽象名詞上,所以大家憑著臆想所及,你說是這個,他說是那個;有的竟妄立個宇宙本體,而捨生取滅,念念希求虛無的實現,以為“無”才是本體。這個病痛實在不少,因他都是在名詞上顯神通,在現前宇宙外,別立什麼超越的本體。卻不知本體雖是渾然流行於無聲無臭之中,不可稱不可說,然任舉眼前的一個東西,莫不是本體的全體大用了。所以本體是有;就其絕對而言,叫做太極,叫做乾元,都是確有所指,並不是“無”。不然的話,人們還沒有親切分明悟徹本體的時候,則這“太極”“乾元”都是有名無實,一點沒有意義,而由推理證得的“絕對”—“無”,也只是割據本體的變現行相的片段,自和原來“太極”“乾元”的意義全不相涉。直截說罷!宇宙本體是由直接證會才得,叫做太極,也只有名,叫做乾元,也只有名,這實在是不可言說的,不可顯示的,不可執取的。要說也只有從具體方面著想,總比抽象觀念可靠些,因此所以我為方便起見,不妨確指給大家。本體不是別的,就是人人不學而能不慮而知的一點“真情”,就是《周易》書中屢屢提起而從未經人注意的“情”字。我敢說這“情”字便是孔學的大頭腦處,所謂千古聖學不傳的秘密,就是這個。把他來解釋六經,無不頭頭是道,於此益見我的學和孔學相同,我見得真的是這“情”字,卻早就是《周易》的究竟話頭了!《易經》“恆”卦彖曰:
天地之道,恆久而不已也。觀其所恆,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注】:以上是原文的部分內容。
出處
此文出自《朱謙之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者簡介
朱謙之,字情牽,1899年出生在福州一個世代以喉醫為業的家庭。1921年肄業北京大學,1929年遊學日本,1932年回國任教於廣州中山大學,此後二十年間先後任歷史系主任、哲學系主任、文學院院長、研究院文科研究所主任、歷史學部主任,最多時身兼四職。1952年院系調整調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1964年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研究員。1972年,突發腦溢血在北京黯然離世,享年7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