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風圖

《唐風圖》 取材於《詩經·唐風》。《唐風圖》現存的有三本,分別收藏於遼寧省博物館、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其中,以遼寧博物館收藏的南宋馬和之版最為出色,該畫卷為絹本淡設色,高28.7厘米,長827.1厘米,共12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風圖》
  • :28.7厘米 
  • :827.1厘米
  • 作者:馬和之
  • 年代:南宋
《唐風圖》 取材於《詩經·唐風》中的《蟋蟀》、《山有樞》、《揚之水》、《椒聊》、《綢繆》、《杕杜》、《羔裘》、《鴇羽》、《無衣》、《有杕之杜》、《葛生》、《采苓》等十二章,構成了《唐風圖》的十二幅圖畫。《唐風》中的“唐“是指周成王的叔虞的封國,統治區域在今太原南的汾水河流域一帶,後來叔虞的兒子將國號更改為晉。《唐風》就是採集於此地的民謠詩歌,反映了當時晉國的社會民生。《唐風圖》現存的有三本,分別收藏於遼寧省博物館、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其中,以遼寧博物館收藏的南宋馬和之版最為出色,該畫卷為絹本淡設色,高28.7厘米,長827.1厘米,共12段。
本來《唐風》中的詩歌是很難理解的, 馬和之《唐風圖》用生動的藝術形象給予了豐富地詮釋。此圖構圖洗鍊,沒有複雜情節,沒有繁多形象,取景只近景或中景,遠景代以空白,或竟只畫人物,刪去環境,儘可能通過環境描寫形成情調。畫面的構思、意境、造型尤為難得,從文學素養、歷史知識、技法創新等方面,都能體現作者之新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