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簡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唐鐃歌鼓吹曲·苞枿[1]
苞枿薱矣,惟根之蟠[2]。
彌巴蔽荊,負南極以安。
冃我舊梁氏,緝綏艱難[3]。
江漢之阻,都邑固以完。
聖人作,神武用[4]。
有臣勇智,奮不以眾[5]。
投跡死地,謀猷縱[6]。
化敵為家,慮則中[7]。
浩浩海裔,不威而同[8]。
系縲降王,定厥功[9]。
澶漫萬里,宣唐風[10]。
蠻夷九譯,鹹來從[11]。
凱旋金奏,像形容[12]。
震赫萬國,罔不龔[13]。
注釋譯文
【註解】
[1]蕭銑,後梁宣帝曾孫。公元617年(大業十三年)起兵反隋,次年僭稱皇帝,置百官,擁兵四十餘萬。公元618年(武德元年)遷都江陵。公元621年(武德四年),唐高祖命趙郡王李孝恭及李靖率巴蜀兵發自夔州,沿流而下,討銑,十月,銑出降,囚送長安,斬於都市,年三十九。銑自初起,五年而滅。
[2]枿(niè 聶):樹木經砍伐後重新生長的枝條,同“櫱”。薱(duì對):茂盛的樣子。蟠:盤伏、屈曲的樣子。
[3]冃(mào 冒):重複。
[4]聖人:指唐高祖李淵。作:起也。神武:神明威武。
[5]有臣:指河間王李孝恭。奮不以眾:震驚(敵人)並不依靠人多勢眾。
[6]投跡:止步不前。謀猷(yóu 由):計謀。
[7]化敵為家:化敵為友也。慮:謀。中(zhòng 眾):適合,符合,引申為成功,奏效。
[8]裔(yì 藝):邊遠的地方。同:統一。
[9]縲(léi 雷):捆綁犯人的大繩。厥:那。
[10]澶(dàn 旦)漫:寬而長,指面積方圓。
[11]九譯:多次翻譯,九,言其多也。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蠻夷(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們通過重重翻譯,都來順從(大唐)。
[12]金奏:奏樂,擊鐘而奏樂。像形容:畫像。李孝恭凱旋,高祖大悅,拜孝恭荊州大總管,使畫工貌而視之。
[13]龔:通“恭”。
【譯詩】
苞枿茂盛陡長,盤根錯節使然。
遮蔽荊巴二州,蕭銑南方稱王。
延續宣帝香火,緝匪平亂艱難。
江漢天險阻隔,都城固若金湯。
高祖拍案而起,神武威風八面。
孝恭智勇過人,兵勇千可當萬。
王師義無反顧,奇謀異略施展。
曉理化敵為友,建功調兵遣將。
海天浩瀚無際,統歸大唐海疆。
蕭銑束手待斃,孝恭功高如山。
多次向夷解釋,執轡馬後鞍前。
凱歌金聲玉振,繪像孝恭總管。
高祖威震異域,莫不恭立示謙。
作品簡析
《唐鐃歌鼓吹曲·苞枿》是《唐鐃歌鼓吹曲十二篇》的第六首。《苞枿》敘李孝恭和李靖征討僭稱皇帝的蕭銑的戰功,筆法與《涇水黃》和《奔鯨沛》兩篇稍有不同。全詩可分三層:第一層寫蕭銑據有天險,“江漢之阻,都邑固以完”。在荊、巴一帶稱孤道寡,頗難對付。第二層敘唐高祖調兵遣將,揮師西南,剿滅蕭銑的戰功。高祖並未御駕親征,但“聖人作,神武用”,昔日固若金湯的都邑,已不可恃,“浩浩海裔,不威而同”,可知王師之神勇。第三層敘蠻夷朝大唐的盛大場面,極為壯觀。乃寓唐高祖恩威並施的感化政策,令萬眾歡呼,九洲歸唐之意,對高祖的頌揚已到無以復加的程度。與《晉陽武》、《獸之窮》、《戰武牢》、《涇水黃》、《奔鯨沛》五首所不同的是:此篇句式變化多,全詩共106字,三言、四言、五言句均有,是為錯落;第一層為an韻,二、三層為ong韻,層次分明,又一錯落。故前人評此詩,曰“工峭中稍存古調,以錯落勝。”蓋指此詩意錯落、句錯落、韻錯落也。
作者簡介
柳宗元
(773—819)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和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出生於京都長安(今陝西西安)。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並稱“韓柳”。與劉禹錫並稱“劉柳”。王維、孟浩然、韋應物與之並稱“王孟韋柳”。世稱柳河東或柳柳州。少有才名,早有大志。公元793年(貞元九年)進士及第,五年後登博學鴻詞科,授集賢殿正字。一度為藍田尉,後入朝為官,積極參與王叔文集團政治革新,遷禮部員外郎。革新失敗後貶邵州刺史,再貶永州司馬。後回京師,又出為柳州刺史,政績卓著。卒於柳州任所。今存詩文作品600餘篇,其文成就大於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性強,富於戰鬥性,遊記寫景狀物,多所寄託。哲學著作有《天說》、《封建論》等。其作品由劉禹錫編成集。有《柳河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