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都管七國人物銀盒
- 館藏地點:西安博物院
- 所屬年代:唐代
- 類別:金銀器
文物歷史,文物特徵,製作技術,文物鑑賞,
文物歷史
1979年9月24日,在西安交通大學校園西北側無線電廠建房時出土3個銀盒,出土時套裝在一起,外層銀盒上題字“都管七個國”,故取名為都管七國人物銀盒;中層為鸚鵡紋海棠形圈足銀盒,內層為龜背紋銀盒,內裝水晶珠二顆、褐色橄欖形瑪瑙珠一顆。不足巴掌大小的銀盒表面僅人物便鏨刻有27位,形態、服飾各不相同。
文物特徵
套裝銀盒最內層的龜背紋銀盒盒身最小,高2.3厘米,盒身最長處僅有4.7厘米,重30克,盒身呈龜背狀,盒面高隆,盒底平坦,除盒面鏨出龜背紋外,其餘均為素麵。
中層的鸚鵡紋海棠形圈足銀盒,高3.4厘米,海棠形盒身,盒身最長處6.4厘米,重38.2克,子母扣,海棠形喇叭圈足,盒蓋正中有首尾相向飛行的鸚鵡一對,底部襯以纏枝卷草紋。
都管七國人物銀盒為這組唐代套裝銀盒的最外層,屬於六瓣喇叭形高足銀盒,六瓣形的盒身蓋面高隆,子母扣,底部平坦,有喇叭形高圈足,直徑7.5厘米,高5厘米,重量121克。盒面中部為六角形圖案,連同周圍6個卵形區,共分為7個部分,各部分自行隆起。銀盒盒口上下以纏絲卷葉紋為背景,四周分出12個長方形欄,分別鏨刻十二生肖圖像,每一個欄內左右兩邊有題榜,標註著十二時辰。
僅都管七國人物銀盒邊沿紋飾之精細,便令人稱嘆。而在銀盒蓋面上分出的7個區域,紋飾的由27個姿態各不相同的人物組成、富有情節的7組圖案。
都管七國人物銀盒正中間的六角形中,鏨刻了一頭身備鞍韉的大象,騎象之人左手抱一物,右手平伸。大象身前一人,雙手舉托盛有一瓶的盤子,好似獻禮。大象身後一人步行,手持傘蓋,蓋頂在騎象人頭上方,表現了騎象人身份的高貴。大象身側處,一人站立,一人隨行,一人就地而坐。除了這些圖案以外,六角形區域中用長方形格為界,題榜3條:最左側為“都管七個國”,左上方為“崑崙王國”,下方為“將來”。這件銀盒的命名,也是來源於盒蓋面上圖案以及“都管七個國”的題榜。從崑崙王國的右側起,順時針題榜依次為婆羅門國、吐蕃國、疏勒國、高麗國、白柘羯國和烏蠻人。這六國加上崑崙王國共七國,都管七個國就是統領這七國的意思。
除了位於銀盒中部的“崑崙王國”,其餘六國的圖案也是栩栩如生,張達宏、王長啟發表的《西安市文管會收藏的幾件珍貴文物》一文中有相應描述。銀盒上婆羅門國的區域內左側鏨刻一位僧人,右側站著兩人,三人中間放置著一個瓶子,瓶口呈放射煙花狀。吐蕃國上兩個人在驅趕一頭牛,牛身體肥壯,四蹄奔騰。疏勒國則展現了疏勒人的尚武精神,左側兩人持刀,右側一人恭立,一人持弓,四個人皆英武剽悍。高麗國中,一尊者席地盤坐,其餘四人站立環繞,五個人的發冠上均插有兩根羽毛。白柘羯國內左側有一老人坐在蒲團上,右側一童子在獻物。烏蠻人區域內左側兩人邁步向前,右側三人作迎客狀。
製作技術
經專家學者對都管七國人物銀盒進行技術鑑定,發現當時已經普遍使用了澆鑄、焊接、拋光、捶打、鏨刻等工藝。尤其在盒、碗等器物上,有明顯的切削加工痕跡,證明唐代工匠已經在使用簡單的工作機進行製作,這也是唐代工匠對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一個貢獻。
文物鑑賞
縱覽新舊唐書及其它相關史料,唐代在中央政府從未設定過“都管七個國”之類的官府機構或職官,而在這七個國中,崑崙國、婆羅門國、吐蕃國、白柘羯國與烏蠻人在唐末與當時的盤踞於現在的雲南一帶的南詔政權的關係則是十分密切,疏勒國、高麗國也與南詔政權時有往。
“崑崙國”在現在的緬甸中南部,“婆羅門國”在現在的印度中東部,“吐蕃國”在青藏高原一代,“疏勒國”在現在中國新疆喀什噶爾地區,“高麗國”現在的朝鮮半島上,“白柘羯國”與“烏蠻人”四川西南雲南東北地區。從七國的位置看出,這套銀盒所表現的是中國西南、南方和南海諸國的情況,最西到達現在的新疆喀什地區,最東北至朝鮮半島,而欲“都管”以上七國在唐代後期事實上是不可能的。因此所謂都管七個國,只是一種理想化的產物,其實,銀盒正中崑崙王國正下方即鏨刻有“將來”二字,此意即為在將來都管七個國,也是今後奮鬥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