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菖蒲菊歐氏桿菌葉斑病是一種植物病害。
基本介紹
- 外文名:Breeders Gladioli Erwinia leaf spot
- 別名:唐菖蒲菊歐氏桿菌葉斑病
- 常見發病部位:葉
- 常見病因:菊歐氏桿菌
- 病原介紹:大小1~1.52×0.6~0.8(μm)
基本信息,病原介紹,病害症狀,發病規律,防治辦法,
基本信息
病害中文名:唐菖蒲菊歐氏桿菌葉斑病
病害英文名:Breeders Gladioli Erwinia leaf spot
病原中文名:菊歐氏桿菌
病原學名:Erwinia chrysanthemi Burkholder et al
分類地位:原核生物界薄壁菌門,毆文桿菌屬,菊歐氏桿菌
寄主中文名:唐菖蒲
寄主英文名:sword lily
侵染部位:葉
病害分類:細菌
病原介紹
菌體桿狀,大小1~1.52×0.6~0.8(μm),單生,有時對生。革蘭氏染色陰性,兼厭氣性,周生8~12根鞭毛,無莢膜,無芽孢。肉汁豚瓊脂平面上菌落白色圓形,表面光滑,有光澤,半透明,稍隆起,邊緣整齊透明。
病害症狀
主要為害葉片,葉尖或葉緣處現暗綠色水漬狀斑,後逐漸發黃變褐灰色,病斑形狀不規則,四周具黃色暈圈,葉背面病斑色略深。濕度大時溢有細菌菌膿,乾後成一發亮的薄層。後期病斑中心變薄,有時穿孔。
發病規律
病原細菌在病殘體或土壤中越冬,經傷口或自然裂口侵入,借雨水飛濺或昆蟲傳播蔓延。
防治辦法
(1)露地栽培時提倡施用保得生物肥或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機肥。
(2)加強管理,雨後及時排水,防止濕氣滯留。
(3)發現病株及時拔除,並用石灰水消毒,可減少菌源。
(4)避免大水漫灌。
(5)發病初期噴灑20%龍克菌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微粒粉劑600倍液、30%綠得保懸浮劑400倍液、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700倍液,也可選用農用硫酸鏈黴素2000倍液,隔7~10天1次,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