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興寺

唐興寺

唐興寺坐落在湘潭市湘江邊十八總的陶公山內,晉朝時名石頭寺,唐時改名唐興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唐興寺
  • 地理位置:湖南湘潭
  • 著名景點:窯灣,望衡亭
簡介,相關詩句,重建唐興寺,

簡介

唐興寺為歷代名剎,不少高僧駐錫於此,其中最有名者,當數唐代的智儼。智儼大師事佛61年,壽82歲,據碑記推算,當生於唐開元二十五年,即737年,而元和十三年是818年,因此,他生活的時期為唐朝玄宗、肅宗、代宗、德宗、順宗、憲宗這么6個皇帝當權的年代。他自幼便靜心法門,終成正果,為湘潭的佛教文化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舊唐興寺雄偉壯麗,前臨湘江,後依古木,寺周舊有圍牆,山門在寺東金雞橋,入門有鐘鼓樓,唐劉禹錫時任朗州司馬,應智儼徒圓皈之求,在常德任所為其作《智儼石塔銘》:“……長沙潭西逾五里,陶侃故居石頭寺,門前一帶湘江水,吁嗟律席之名兮,與湘流而不已。”
明代萬曆年間禮部尚書李騰芳在《論瀟湘八景》一文中寫道:“石頭寺終日香菸縹緲。每當暮色臨空,晚鐘敲響,林中宿鳥爭鳴,江上漁舟徐返。禽音漁唱與鐘磬之聲交相溶匯,組成一支美妙的樂曲,迴蕩在寺周山間,仿佛置身仙境。”康熙《湘潭縣誌·山水論》載:瀟湘八景中“煙寺暢銷鐘”,“煙寺者,石塔寺也。”清人何承珍有詩寫道:“古剎千年石徑中,釣台長傍梵王宮。蒲團僧證三幡靜,塔影禪參半偈空。事業晉唐鐘磬寂,淵源衣缽水雲蒙。還余老衲傳經罷,更與殷勤說褚公。”

相關詩句

  • 問君何所適?薄暮逢煙水。獨與不繫舟,往來楚雲里。
    釣魚非一歲,終日只如此。
    日落江南桂楫遲,纖鱗百尺深可窺。
    沉釣垂餌不在得,白首滄浪空自知。(唐·孟浩然《湘南漁父》)
  • 一雨三秋色,蕭條古剎間。無端登水閣,有處似家山。
    白日生新事,何人得暫閒?將知老僧意,未必戀松關。(唐·杜荀鶴《霽後登唐興寺水閣詩》)
  • 雖小天然別,難將眾木同。侵僧半窗月,向客滿襟風。
    枝拂行苔鶴,聲分叫砌蟲。如今未堪看,須是雪霜中。(唐·杜荀鶴《題唐興寺小松》)
  • 湘水似伊水,湘人非故人。
    登臨獨無語,風柳自搖春。
    (唐·鄭谷《湘江亭》)
  • 獨宿大中年裡寺,樊籠得出事無心。
    寒山夢覺一聲罄,霜葉滿林秋正深。
    (唐·孟賓於《湘江亭》)
  • 寺廢蒼岩聳,江回遠岸明。風雷摧翰墨,歲月老絲緍。
    兀坐知茶味,閒行忘去程。長喔伊水句,回首若無情。(宋·張栻《唐興寺湘江亭》)
  • 水帶斷磯瀦,徘徊寶地初。一竿陶太尉,三字褚中書。
    潭影浮圖活,鐘聲古殿虛。無人能說法,休笑石頭愚。(清·釋惟虛《唐興寺》)

重建唐興寺

唐興寺曾經占地很廣,右山坡有石級,舊名“八十三磴”,其側為寺僧埋骨建塔之所。前殿供奉彌勒佛,後列四大天王十八羅漢,匾題“皆大歡喜”。正殿供奉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地藏王菩薩,後殿供奉千手觀音佛。殿後有一院落,原有水閣涼亭,蒼松翠柏,桐花海棠,十分可觀。可惜,解放以前就已破敗不堪,解放後未加重視,以致遺蹟蕩然無存。近10年來,政府乃至民間重修唐興寺的呼聲日漸強烈,但只見雷聲大、雨點小。
湘潭市政協副主席李光泉認為,佛教在湘潭的傳播歷史長、影響廣、高僧多。先有石頭寺,後有湘潭城。近現代湘潭高僧輩出,如中華佛教總會首任會長釋敬安、中國佛教協會首任名譽會長釋虛雲、中國佛教協會現任副會長釋聖輝等。宗教是信教民眾的精神寄託和靈魂歸依,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內容,是招商引資軟環境的重要方面。重建大唐興寺,把各種宗教場所維護好,意義重大,且很有必要。
李光泉說,唐興寺與窯灣古街緊密相連。湘潭老城最具特色的風貌就是“總市”和“城總分設”風貌。“總市”風貌見證著湘潭經濟曾經的繁榮。湘潭的“總市”經濟發祥於明代,至清朝乾嘉時期完全成型,“千年十八總,傳世金湘潭”的美譽也由此而來。近10餘年來,湘潭“總市”風貌破壞較嚴重,只有窯灣的碼頭、街道和商鋪建築,尚能尋覓到昔日湘潭“總市”風貌的蹤跡。據考證,窯灣鎮古街始建於西晉(313年),早於湘潭建城約600年。目前,在窯灣古街1.82平方公里的範圍內,還雲集著望衡亭、潭寶汽車站、陶侃衣冠墓、何騰蛟衣冠冢、唐興橋、唐興祠遺址、“江山勝跡”石刻、李柳染堂、秋瑾故居、寬裕枯糧行等幾十處文物古蹟,是“總市”文化、紅色文化、名人文化、宗教文化交相輝映、蔚為集中的地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