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字秋山,1924年生於古都
鹹陽,後移居
鄭州商城,現為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老年書法家協會理事,河南美學學會理事,併兼任鄭州大學、山東大學、鄭州教育學院教授等職。其書畫作品曾在
中國美術館及日本、美國、新加坡等地展出,受到好評,是享譽國內外的著名
書畫家。
早年曾習工筆,50年代又師承
八大山人、任伯年、吳昌碩、陳半丁、
齊白石等大家,畫風為之一新。先生的花鳥畫以
牡丹著稱,素有“唐牡丹”之譽。
成就
1994年,唐老的畫展在北京
中國美術館舉辦,眾贊如潮,張愛萍、谷牧、方毅、賀敬之等都親往參觀並給予很高評價,《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北京晚報》和中央電視台都作了熱情洋溢的報導;《人民畫報》、《當代中國》等報刊多有刊載;山東、江蘇、河南及中央電視台《東方之子》等都有專題報導其書畫藝術成就;作品收錄於《天安門珍藏書畫集》、《中南海珍藏書畫集》等大型畫冊,著名作家姚雪垠欣然題詞曰“書畫傳世”。近年,唐老的新作《
牡丹》又在中國美協、中國書協主辦的“國際中國畫展暨大賽”中展出並收入《二十世紀中華畫苑綴英》。
玉潤先生,字秋山,號德君、冰清館主、雪景山人。1924年生,祖籍陝西
鹹陽。其父為舊時商人,常往來於滬、豫、陝間,家業頗為興隆,生意也還繁盛。因當時
鄭州處通衢要衝,故居
鄭州最久。其父能詩文,喜書畫,常與文人騷客流連,古玩字畫收藏甚豐。先生得益於這樣豐厚的文藝環境,幼年就迷戀各種法書,從躍躍欲試到筆冢墨池,少年就表現出一種常人少有的執著與聰慧。其父見他如此痴迷喜愛,也就因勢利導,為他創造各種條件學習。
先生幼時先是進私塾念了幾年舊書,隨後又進新式學堂,接受新式教育。完成中學教育。在此階段,進學而外,在他父親的支持與教誨下,憑著一股子興趣與激情,先生如饑似渴地觀覽、臨摹我國古代傳統的書畫作品。這是他最初在書畫藝術道路上的摸索。
先生對於書法的摸索入手,一是受時代之風,二可能是性格使然。民國年間,書壇承繼晚清餘緒,習碑者依然眾多。在那樣的大氣候下,再加之先生本性所愛,因之對於書法的起步,是從顏真卿開始的。這種顏體的痕跡,貫穿了他整個書法的基調,及至後來他即使再旁收並蓄,花開百家,但顏氏的風骨卻一直如影相隨。據先生自己常言,他對顏體勤力最久,其中〈顏家廟碑〉、〈中興頌〉、〈麻姑仙壇記〉等用心最深。並且先生習書始,基本上就是以站立懸腕的姿勢,練拳頭大小的大字。這種習字方式,也間接地影響了他此後的書法風格,即先生善作大字。他自己也曾說過,“我的字宜大不宜小,越大越好看。”
少年的先生除了勤課顏字,也逐漸對於繪畫進行嘗試。彼時並無“術業專攻”,基本上舉凡繪畫常見題材,都成為他臨摹學習的對象。人物、山水、花鳥並舉,遙想當年先生少年遠志,意氣風發,真可謂初生牛犢。惜我並未睹其彼時作品,不能揣測。但是大約十年前,即先生七十歲左右時,他曾經向我展示過他的一幅山水畫,大約比四尺整張略窄一些,畫得是雪景,基本上是傳統筆墨,但氣勢非凡,筆精墨妙。我還記得先生對我說,那是他年輕時的作品,當時因為山水雪景畫得好,時人送與“雪景山人”的雅號。由此可以想見先生少年時涉獵之廣,用心之深。
1942年,先生考取魯山藝術學校,開始接受學堂式的藝術教育。受到當時學校老師王耀光先生的指導,先生對藝術的領悟逐漸加深。從前的盲目摸索之路此時有了較為清晰的脈絡。他開始在廣博的基礎上,選擇自己喜愛的畫家作品專一臨摹。“
揚州八怪”的
李鱓與
華喦成為他習學的主要對象。
李鱓與
華喦基本上是小寫意花鳥,先生從他們入手,也基本奠定了他此後繪畫風格的走向。今天看他的許多作品,約略還能看出李復堂的味道。
魯山歸來,先生就做了國小的美術教員。當時正值抗戰勝利後,人民歡欣鼓舞,國家亦百廢待興。為慶祝抗戰的勝利,亦為展示新生活的開始,先生在父親的資助下,舉辦了自己平生的第一次展覽。地點是在當時的
鄭州老街——德化街的“現代照相社”,在該照相社即將開業之前,展出了先生的書畫作品。此展可謂是“一鳴驚人”,人們看到年僅二十餘歲的先生,其作品竟然是如此的不凡,紛紛稱奇讚賞。尤其得到內行人的青目。於是褒獎之譽紛踏而至。從此,先生之名在
鄭州不脛而走。不久,就有人請先生寫匾“晉泰國藥號”,此乃先生生平第一匾,時年二十三歲。此後,先生寫匾達半個世紀之久,毫不誇張地說,普通的
鄭州百姓對於“唐玉潤”三字的認知,就是從他所書寫的遍地皆是的匾額開始的。解放前後,河南民間曾有流傳三地寫匾名家:開封“
陳玉璋”、鄭州“唐玉潤”、洛陽“
李振九”。
不久,新中國建立,先生懷著滿腔的熱情投入到祖國的建設中。從建國到改革開放前,這三十年的時間,政治運動頻繁,先生也與當時許多知識分子一樣,受到各種衝擊。先生曾告訴我,文革期間,紅衛兵抄家,家中的字畫全部被卡車運走,下落不明。先生說,若是焚燒了,則非常令人痛心,因為被抄走的字畫不僅有他自己的作品,還有不少是他多年來收藏的歷代名字、名畫。這其中有像藍瑛等明清名家作品,甚至還有一張大幅宋畫,非常珍貴。先生說,若沒有焚毀,流傳於民間,總算是於國家有益。這也可能是善意的痴心吧?!
儘管外界政治風雲變幻莫測,先生對於藝術的追求卻矢志不渝。這期間,在書法上,除了堅持顏體的臨摹學習外,他開始溯源而上,對魏碑、漢隸、秦篆下功夫。魏碑中,先生對《鄭文公碑》、《始平公造像記》、《張黑女墓誌》用功最深。魏碑基本上也屬於楷體,但這種字型有別於晉楷、唐楷。在書寫時,點劃較峻利,轉折以側鋒取勢,形成內圓外方、撇捺重頓的特點。先生在領悟魏碑運筆、內涵後,加入自己的認知,逐漸形成自己的魏碑風格。他在書寫匾額時,大多數是用顏體楷書,但偶爾也用魏碑形式,嘗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對於隸書,先生臨《張遷》最久。篆書也曾涉獵。當然,除了以上主要幾種法書外,他也旁征博收,凡有益於他進步的,或他感興趣的,都會採擷一二。
近人中,先生對於何紹基推崇倍至,非常喜歡何的書法。對於何氏書法的臨摹學習,幾乎貫穿於先生的整個書法生涯。無論年輕、中年甚至現在,在先生身邊的學生都能看到他對何氏書法的反覆閱讀、臨摹與揣測。就是在這種縱橫千古、上下求索的努力中,最終形成具有“唐氏”風格的書法樣式。以我目之,先生的書法風格主要有三:一是他的匾額書體。這種風格基本上是在顏體的基礎上蔓延開來,多年來不斷融會貫通,逐漸演變成他獨自的風格特徵。譬如他比顏體更加強調字劃的頓筆、轉折,更加強調在顏體剛直方正的筆觸中注入柔性的筆劃,形成一種剛柔相濟、柔中見剛、曲中見直的效果。著名書法家
費新我、沙曼翁來鄭看到先生書寫的“紫金山百貨大樓”等匾額,曾讚嘆說,我們南方人的字相對比較秀韻,像唐先生這樣氣勢恢弘、大氣磅礴的書法匾額不是很多見,寫得非常好。第二種風格,是他在顏體、魏碑、漢隸、何氏等各種風格的基礎上,多年浸潤思考,反覆提煉、去蕪存精,形成的一種略似何氏又有別於何氏的風格。特點是,喜用顫筆,橫拖豎抹、大小無稽,亂中有序,給人一種天真爛漫、不可捉摸之感。在我看來,這種風格最足以代表先生自己的獨特創造。第三種風格是先生的行、草書。時人或以為他只擅長楷、魏,是只知其一。其實,先生對於傳統的各種書體,都曾經嘗試、閱讀並臨摹,只是後來由博到精,比較專注楷體而已。在我剛剛學習書法的時候,亦是臨摹先生的字。先生卻對我說,“法乎其上,僅得其中,法乎其中,僅得其下。”建議我學《蘭亭》。他的行、草書,基本是傳統的路子,功力深厚,書卷氣十足。這一風格,先生主要是以繼承為主。
書法更多的時候是一種隨心快意的感情抒發,爐火純青之後,往往是一種隨心所欲的不逾規。籠統說來,先生形成的“唐體”主要以楷、魏為骨,何氏精髓為意趣的一種式樣,是真正的一種自我創造。能夠創新,並得到大眾的認可,就足以代表先生書法的高度。著名書法家
李鐸在洛陽與先生相遇,看到先生的字,當面讚嘆說:我的字不如唐先生的好!
先生在矢志書法的同時,繪畫也取得長足的進展。除了堅持學習
李鱓與
華喦之外,他幾乎遍臨明清大家的作品。明清以來,中國花鳥畫逐漸由寫實走向寫意,是我國寫意花鳥畫大發展的階段。先生對於沈周、
林良、
徐渭、
陳淳、八大、八怪諸家、
惲南田及近現代的
趙之謙、
任頤、吳昌碩等人無一不取。各種題材內容都加以探索、學習。其中,他對
惲南田、
李鱓、
華喦用心最深。
惲南田為清初大家,在歷史上花鳥畫成就很高。惲氏宗法五代、北宋間的
徐崇嗣的沒骨法,又跟隨時代風尚,形成自己柔美秀雅的沒骨花卉。先生學習惲氏,也繼承了他的沒骨畫法,但與惲氏所區別的,是他的作品常以氣勢為勝,在清雅中顯見恢弘。與他習書一樣,先生喜做大畫,儘管大畫更難為,但在先生筆下,大畫比小畫更顯氣魄。除了取法
惲南田的沒骨,先生對華新羅的兼工帶寫的小寫意也非常喜愛,對新羅作品也是勤力日久。他亦愛李復堂的
牡丹,李氏牡丹畫法也對日後先生牡丹風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
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先生形成了自己繪畫的獨特風格:即色彩清新典雅,線條老辣勁道,傳統功力深厚,兼工帶寫的小寫意花鳥畫。
現在人們都知道先生畫
牡丹有名,實際上對於各種花卉,先生幾乎都曾涉及,而且技藝都很高超。關於先生為何畫
牡丹多,畫牡丹最為人所知呢?這裡有一個歷史緣故。文革開始後,許多畫家不敢公開畫畫了,尤其是一些花花草草,被認為具有“資產階級情調”,這可難住了先生,繪畫就是他的生命,如果不能畫畫,還何以為生呢?好在當時江青說,“可以畫
牡丹”,先生只得多畫牡丹,雖弄巧成拙,但牡丹花因先生更美,先生亦因牡丹更加名聲遠播,真是人花交相輝映。
先生就在政治的風雨飄搖中鍥而不捨,堅持著自己的理想與信念,不斷的進步著。
1978年,改革開放,中國一下子煥發出新的生機。先生的藝術也迎來了她的春天。這一階段,先生的藝術已經成熟,功力已至爐火純青,人也開始步入花甲、古稀之年,可謂人書俱老。對於中國畫家、
書家而言,這是人生中最寶貴的時間。
80年代及90年代,國家經濟處於恢復與逐漸發展過程中,河南各地及省會
鄭州開始了新一輪建築時期。這一時期,先生迎來了他書寫匾額的第二個高潮。著名水彩畫畫家李劍晨曾為先生畫集做序云:“…余返河南故鄉,見省城
鄭州滿街多是玉潤所題匾額,字型古樸渾厚,氣勢非凡,給餘留下深刻印象。…”是非常中肯的記述。我在1987至1996年十年間曾跟隨先生生活,目睹並幫助他書寫匾額,用“不計其數”真得一點兒都不誇張。當時,除了為
鄭州各大小商店寫匾,河南各地來求寫匾額的也絡繹不絕。先生書寫極其認真,為了確保放大後的字型不走樣,他總是自己把原字放大,然後親自勾勒,以便修改矯正。我當時參與的就是把原字放大的過程。儘管這是一件比較瑣碎甚至費力的事情,但是先生總是堅持去做,為了追求放大後的字型盡善盡美。他對待藝術非常的認真與勤奮。我記得有時晚間偶爾醒來,時間已是三更而後,還能看到先生在勾勒、修改放大後的字。他的這種勤奮精神對我影響至深。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與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向先生求字求畫。普通百姓喜愛
牡丹的雍容富貴,以此來寄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先生經過文革十年對
牡丹一科的深入研究,探索出了他獨特的牡丹繪畫風格。再加之人們的需求,一時“洛陽紙貴”,先生遂有“唐
牡丹”之譽。在
鄭州,在河南,先生的匾額與
牡丹,幾乎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他的
牡丹,取法李復堂,參校
陳半丁、
王雪濤,獨闢蹊徑,氣勢雍容,深厚老辣,大俗大雅,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前賢畫
牡丹,多以胭脂作花,花青為葉,色澤清淡,以顯高雅。先生卻突破之,以紅色中加入白色,花朵顯得亮麗奪目,葉子的色澤也摻入藤黃、墨汁,這樣經過調和之後的顏色既顯活潑又不失厚重,恰如其分地展現了
牡丹國色天香的特質。其中,最令人拍案叫絕的,也是他人很難模仿的,是先生對
牡丹枝幹龍飛鳳舞的穿插經營,與葉子筋絡的勾勒。那是他多年書法功力、線條力度在繪畫中的展現,先生本身的藝術實踐再次有力得證明了我國傳統書畫中“書畫同源”的理論。元
趙孟頫曾有名詩曰“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與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方知書畫本來同。”由此,他的
牡丹以其鮮明的“唐氏風格”既得到同行的欽佩與讚嘆,亦受到普通百姓的喜愛。在中原,甚至被人譽為“
牡丹王”。
隨著先生人書俱老、藝術亦臻極境,時望愈隆,各種社會名譽也紛紛而至,全國不少地方邀請先生前去舉辦展覽。先生在山東、南京、新疆、北京及韓國、日本、紐西蘭等國內外多次舉辦展覽。其中,1994年春夏之交,先生在北京
中國美術館舉辦展覽,眾贊如潮。當時我也跟隨至京,親眼目睹盛況。當時河南省政府駐北京辦事處的工作人員,聽說先生進京展覽,親自前往先生暫居的賓館,看望先生。他們說,先生是我們河南德高望重的著名
書畫家,進京展覽,也是我們河南中原人民的驕傲,我們理當盡力而為。他們親自出面邀請中央領導人張愛萍、谷牧、方毅、賀敬之等同志前往觀覽,給予了極大的支持與幫助。當時前往觀展的還有
張世簡、
婁師白、
秦嶺雲、
齊良遲、阿老等著名畫家,他們對於先生的書畫藝術交口稱讚,感嘆不已。
張世簡先生說:“我沒有想到河南還有這么好的畫家,唐先生您應該早到北京來,早來的話,早紅起來了。”其稱許如此。
著名作家姚雪垠看到先生的書畫,大為稱賞,題詞曰“書畫傳世”。
先生不僅是一位傑出的人民藝術家,他還是一位品行高尚的人民教育家。他先是做了幾年國小美術教員,後轉入
鄭州第十八中學做美術教員,至其退休。在我看來,他的一生,一半獻給了他所熱愛的藝術事業,另一半,獻給了我國的藝術教育事業。先生的教育方式,在現代社會看來,是有些異於常規教育的。他的學生,一是來源於他所在的學校班級,曾在課堂聽先生講過課的,這是一小部分,另一來源則是社會各個階層,這是一大部分。我認為他實際上是繼承了傳統的私塾教育方式,而且把孔夫子的“有教無類”的理念推廣放大,體現出一種寬廣博大、平等仁愛的崇高精神。與私塾教育或私人講學唯一不同的,是先生從不收取分文,非但不納一金,相反的,他甚至還無償資助一些暫時處於窘迫的青年學子。學生隨時可以來家學習,筆墨紙硯也盡其所用,甚至有些學生吃住在先生家,也是常事。吳敬梓先生在《儒林外史》中寫杜少卿之平居豪舉,先生之行事為人亦在此例!
對於身體有障礙的學生,先生更是給予最大的幫助與關懷。在我跟隨他生活的十年間,我時刻都能體會到先生對弱者的同情與悲憫。他對於一切生命的呵護與關懷給予我極深的印象。我記得某次我們倆人外出吃飯。途中先生突然駐足,低頭俯視地面。我看過去,發現是一個不知名的小飛物,約蝴蝶大小,翅膀不停的來回拍打,看得出,它是在做生命的最後掙扎。先生注視良久,緩緩說道:“你看,所有的生命為了生存都非常的不容易,要善待一切生命。”我常想,先生之所以能夠傾其所有地幫助別人,是源於他悲天憫人的天性。
先生課徒,解放前就開始了,直至現在,依然不斷有新人進門,所以,他的學生中既有皤然老翁,與先生年齡相仿者,亦有齠齔小兒,天真爛漫。他的學生,全國各地、各行各業都有,甚至異國他鄉。其中大多數分布於河南。除此而外,還有不少喜愛中國藝術的外國人,也慕名而來,跟隨先生學習中國書畫。
先生對於學生,真是誨人不倦,傾其所知,傾其所藏,幫助學生提高藝術水平。在他的培育下,歷年來許多學生各有所成,諸如楊國鋒國小時就獲得第一屆國際書畫大賽的銀質獎章,單元新在第二屆中也獲得獎項,外孫崔向前獲得青少年國際書畫大賽一等獎等。
先生的這些學生,多數以模仿他的字畫入手,有的甚至模仿的惟妙惟肖,並逐漸小有名氣於
鄭州。比如學先生字的董治國、王稼祥,他們模仿先生楷書寫的匾額在
鄭州也時有所見。還有許多學先生畫
牡丹的,也都紛紛粉墨登場,不勝枚舉。這其中,學先生而有所突破並形成自己風格的,有先生的大公子唐清、二公子唐海、孫子
唐小山、學生康華鋒、蘇飛、
宋惠君等人。唐海君,稟賦家學而又突破父親的藩籬,自成一格。他嘗遊學於京城,獨自在
中國美術館、容寶齋等地舉辦個展,已經名揚於京。他最擅長畫狐,妙筆生花,為狐寫生,勘稱一絕。康華鋒畫公雞抑揚頓挫,蘇飛、
宋惠君不僅攻花鳥,又精山水等等,不一而足。
明清以來,中國畫壇上,常有畫派之謂,比如以文徵明為首的
吳門畫派,以
董其昌為首的華亭派,還有
波臣派、
婁東派、虞山派、常州派、新安派、海派、嶺南派等等,流脈紛呈,畫家眾多。一個畫派的形成,一般都有這樣幾個共通點:一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繪畫主張;二是在藝術上有一引領者或開創者,即開派人物,三是在這個引領者周圍有一批畫風相似的畫家群。以此目之先生及其周圍的從學者,民間遂有“唐派”之謂。
五
在廣袤的中原大地,先生生於斯,長於斯,今歲已至耄耋之年。悠悠歲月,八十載風雲流轉,先生之藝卻如長青樹一般,歷經風雨卻巋然不動,其藝術魅力與人格力量流傳在河南民間,長盛不衰。我想,生命的價值在先生身上得以完美的體現:他向社會所貢獻的,遠遠大於向社會索取的,正是這種生命價值推動著我們人類社會在向前進步。這樣的人也將受到人民永遠的尊敬與愛戴。
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