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鄉

唐河鄉,屬於四川省眉山市丹稜縣,是宋代著名歷史學家李燾和文學家唐庚的故鄉。1962年由石橋、城廂分置。龍鵠溪流經唐家祠(即唐子西祠,今唐河中學校址)亦稱唐河,設鄉時因名。鄉人民政府駐唐壩村,地理座標為東經103°29’,北緯30°02’,距丹稜鎮3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唐河鄉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地理位置:四川省眉山市丹稜縣
  • 面積:23.53平方公里
基本概況,經濟發展,基礎設施,歷史考古,

基本概況

唐河鄉地處縣境東北部,全鄉總面積23.53平方公里(合35295畝),東鄰東坡區廣濟鄉,南接丹稜鎮,西接中隆鄉,北連石橋鄉。海拔496—956米。平壩區土質除龍鵠、興隆兩村有部分屬深丘或低山白堊系紫色土以外,大部分為四系冰水沉積層母質發育的黃壤。總面積中耕地為11671畝(田9944畝,地1727畝),占33.07%。
唐河鄉下轄桂花、唐壩、紅石、龍鵠、興隆、韓壩、龍灘、建設8個行政村,59個村民小組。1992年總戶數為2740戶,總人口為10150人(男5030人,女5120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唐河鄉10542人。
2005年,4月3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5]14號)和5月12日《眉山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丹稜縣調整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眉府函[2005]30號):同意丹稜縣撤銷唐河、何場、中隆、王場、仁興5個鄉,擴大4個鎮的行政區域: 將原唐河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丹稜鎮
唐河鄉

經濟發展

唐河鄉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氣候溫和,自流灌溉面積達95%以上,主產水稻小麥油菜,是丹稜縣主要產糧區之一。近年來多種經營,水果、烤菸、甘蔗、蠶桑、白蠟、蔬菜、養魚等均有很大發展。

基礎設施

唐河鄉北有風光秀麗的龍鵠山,西有碧波蕩漾、風景如畫的梅灣湖風景區,東有2000多畝人造速生豐產林,南面緊靠106省道和丹稜縣城。境內交通方便,丹蒲路、106省道越境而過,村村通水泥路、村村通電話、村村通有線電視、天然氣,水、電貫通全鄉。
資料來源《丹稜縣誌》

歷史考古

1987年2月,丹稜縣唐河鄉龍鵠村9組(現丹稜鎮龍鵠村3組)農民袁桂枝,和他的丈夫在深挖包產地時,發現了一處古墓。在墓中,出土了一面銅鏡以及其它物品。
袁桂枝沒有料到,這是一個驚天的大發現:這面銅鏡後來被評為國寶級的國家一級文物。 袁桂枝立即將情況報告了縣文物保護管理所,並將出土文物上繳國家。後來,考古專家經過考察,根據墓中出土的《宋故新知懷安軍李公奉議幽堂志》和有關史料記載,此墓為南宋著名史學家李燾的曾孫李溫的衣冠墓。 李溫字茂本,南宋眉州丹稜縣樂扶鄉震山人(現丹稜鎮龍鵠村3組),生於宋紹熙三年(1192年),卒於端平三年(1236)。李溫先後任懷安軍內勸農事,綿州魏城縣丞,漢州司理參軍、石泉軍神泉縣事等職。李溫的衣冠墓建於嘉熙二年(1239)太歲戊戌五月十一日。 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銅鏡是古代人民生活中極普通的日常用品,遠古無鏡,先人以瓦盆盛水以照容貌,謂之鑑。古鏡以青銅為主,此外還有金鏡、銀鏡、鐵鏡等。銅鏡中亦有鍍金銀和背包金銀的,也有鏡背以金銀絲、珠寶鑲嵌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