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兒(冬雪心境著歷史小說)

唐朝那些事兒(冬雪心境著歷史小說)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唐朝那些事:大唐開國卷》是中國歷史的巔峰王朝,以其前所未有的輝煌與繁榮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唐朝三百年,其問交織著政治的博弈、燦爛的文化、鐵血的浪漫,雖然昔日的繁華早已不在,邊關的笛聲也已消沉,但唐朝的榮光依然照耀著我們。《唐朝那些事:大唐開國卷》將帶領我們穿越千年的時光,去細細品味三百年的大唐歷史。

本卷從唐朝開國皇帝李淵出生寫起,到李世民登基為止,詳細敘述了唐朝開國這一艱難的創業歷程。晉陽起兵、平定秦涼、進剿山西、鏖戰洛陽、決戰虎牢關、東征劉黑闥、馬踏江淮,李唐王朝打遍天下無敵手;薛舉李軌李密竇建德王世充杜伏威等各路英雄你方唱罷我登場;更有唐朝初年劉文靜謀反和兄弟相殘的玄武門之變兩大疑案。冬雪歷史,精彩紛呈。

基本介紹

  • 書名:唐朝那些事兒
  • 作者:冬雪心境
  • ISBN:11670589
  • 定價:220.60元
  • 出版社:中國工人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03-01
  • 開本:16開
目錄,精彩書摘,

目錄

第一章 韜光養晦
唐朝那些事兒
第二章 勤王之徵
第三章 各不相讓
第四章 晉陽起兵
第五章 進軍長安
第六章 拿下長安
第七章 江都兵變
第八章 稱帝開唐
第九章 平定秦涼
第十章 東部烽煙
第十一章 悲情英雄
第十二章 西涼戰事
第十三章 劉文靜案件
第十四章 進擊山西
第十五章 鏖戰洛陽
第十六章 虎牢關之戰
第十七章 野心的暴露
第十八章 河北!河北!
第十九章 二次圍剿
第二十章 東征江淮
第二十一章 內斗
第二十二章 玄武門之變

精彩書摘

也許是遺傳基因的關係,除了李玄霸之外,三個兒子長大後都繼承了李淵和竇氏夫人深謀遠慮的特點,而且英武逼人,能征善戰。
由於長子李建成需要在父親身邊料理公務,所以這一次解雁門之圍,李淵決定讓次子李世民從軍勤王。李世民被編入了屯衛將軍(師長)雲定興的部下,做了一名參軍(參謀)。
突厥人還在猛烈地攻城,楊廣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他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援軍怎么還沒到來?
“給我頂住,凡是守城有功的,士兵直接升六品官,賞布百匹。官員們晉升一級。”楊廣在無奈之中,慌忙下令。楊廣相信,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他的這個命令是正確的,正因為他的這個命令,軍士們振奮精神,頂住了突厥人一波又一波的進攻。
能頂多久是多久吧,也許援軍就在路上。
此刻,雲定興和李世民正帶領著援軍,飛速地趕往雁門。但是,他們手裡只有一萬人。
一萬人?加上雁門城裡的隋軍最多只有四萬,而突厥人卻有十萬大軍。
這個仗怎么打?難道和突厥人硬碰硬地乾一場?還是等其他地方援軍到齊後,大家齊心協力地和突厥人火拚一場?不過到那個時候,相信他們的皇上楊廣同志早已經成了俘虜。
雲定興犯難了。幸運的是,他的身邊有李世民。看到雲定興的臉上顯出了難色,李世民說:
“將軍,是否為解雁門之圍發愁啊?”
“是啊!突厥十萬大軍圍困雁門,而我們現在只有一萬人,無異於以卵擊石啊!可是如果等到各地援軍都到齊了,再解雁門之圍,恐怕那個時候,皇上已經……”
“將軍,卑職有一計,不知當講否?”
“喔?請講!”
“我認為始畢可汗敢帶領十萬大軍圍攻雁門,正是看到了我們各地的援軍倉促不能增援,所以才如此猖獗。我軍應該擺開陣容,白天揮動全軍大旗連續不斷,晚上鳴鉦擊鼓,全軍將士大聲喧譁。始畢可汗必然認為我們的援軍都已經到齊了,肯定不敢戀戰。”
雲定興聽李世民說完,用一種欽佩的眼光看著他。
“這個孩子,將來必成大器。”
李世民採用的是一種“扯虎皮,拉大旗”的疑兵之計,但就是這個計策,還真把突厥人忽悠住了。
始畢可汗決定暫時停止圍攻雁門,原地駐守。
但是想要讓突厥人撤軍,卻沒那么容易。
訊息。李淵再一次陷人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這是個絕好的機會。
楊廣現在被困,如果這時趁機起兵,大功可成。
且慢,如果李淵是一個如此淺薄之人,他也就不可能成為大唐帝國的開國皇帝了。
李淵考慮到了問題的另一個方面。
在當時來講,突厥等於是隋朝之外的另一個國家,自己的國家和另一個國家開戰,而自己趁機起兵打攻擊自己的國家,這是什麼行為?漢奸行為!
一個漢奸會得到老百姓的擁護嗎?答案是否定的。得不到老百姓的擁護,還能當得穩皇帝?自古以來,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李淵正是想到了這些,所以決定派兵增援雁門,並且讓十八歲的兒子李世民從軍勤王。
李世民,李淵的次子,史書記載他“發跡多奇,聰明神武”(《舊唐書》)。他將在今後的歲月里,開創大唐帝國的偉業。
李世民的妙計
既然說到了李世民,我們就順便說一說李淵的妻子和幾個兒子的情況。
李淵的妻子竇氏一共生了四個兒子,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元霸,四子李元吉。李元霸幼年夭折(也有史書記載他是戰死的)。
竇氏夫人不僅是一位賢妻良母,這個出身於官宦世家的女人(她舅舅是周宣帝),還頗有政治見解。李淵還是樓煩太守的時候,曾經養有九匹駿馬,在閒暇之餘,喜歡騎著自己的寶馬到郊外打獵,竇氏就提醒李淵說:“當今皇上好鷹愛馬,你是知道的,這些馬應該獻給皇上。否則,如果有人向皇上進讒言,說你養有駿馬,皇上會猜忌你的,很可能會招來殺身之禍。”李淵並沒有當回事,但的確有人向楊廣報告了他養馬的事,雖然沒有招來大禍,卻遭到了楊廣的斥責。
竇氏作為母親,教育孩子也很有自己的方法。她對自己的兒子教育很嚴格,讓他們學習經史和兵法,還讓他們練武。正是由於竇氏夫人很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所以四個兒子(準確地說是三個兒子),長大後都成了超級牛人,這一點相信大家以後的感覺會越來越強烈。
可以說,中國傳統婦女的優秀品質在這個女人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可惜的是,竇氏夫人四十五歲那年,由於得了重病,離開了人世,沒能看到她丈夫和兒子們開創的偉業。
說來很好笑,李淵的工作職責本來是鎮壓農民起義軍,但是到了河東之後,迎來的第一個對手卻是突厥人。
首先有必要介紹一下突厥這個民族,因為突厥人在今後也將伴隨李氏唐朝共同走過一段很長的歲月,先讓他們在大家面前混個臉熟。
這是一個生活在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他們居無定所,喜歡吃牛羊肉。兵士們長年身穿甲冑,善於騎射,打仗的時候有個特點,說打就打,不考慮什麼天時、地利與人和,沒有陣型。而且打仗的目的,不是為了占領地盤,而是為了掠奪財物,打完就跑,正所謂“攻也匆匆,撤也匆匆”。而且如果打敗了,也沒有關係,從頭再來,沒有什麼“無顏見江東父老”的慚愧心理。
綜合上邊這幾條,結論就是,突厥人是很難對付的。所以很多年來,中原的各個朝代從主觀上都不願意和他們為敵,經常會採取一些和親的手段(將皇室的某個公主嫁給突厥的可汗),對他們加以籠絡。
但是我們的李淵同志在國內待得好好的,和突厥人也沒有什麼外交往來,而且也不需要讓他去和親,為什麼突厥人成了他的第一個對手?這都要“歸功”於楊廣。
大業十一年(615)八月,楊廣以突厥人始畢可汗不來朝貢為由,率領大軍北巡進行威懾,就是在邊境上搞個軍事演習,嚇唬嚇唬你,叫你知道我天朝大國的威嚴,以後年年進貢,歲歲稱臣。但是楊廣打錯了算盤,因為對方是突厥人。
想嚇唬我們?楊廣,你看錯人了,扁他。隨後,始畢可汗率領十餘萬騎兵準備襲擊隋軍。
但突厥人里有一個人將這個訊息,通報給了楊廣,這個人就是義城公主(隋朝和親突厥的公主)。
還是向著娘家人啊!
當楊廣聽到這個訊息時,嚇得腰也酸了,背也軟了,腿也抽筋了,急忙率軍退入雁門(今山西代縣),因為他手裡只有三萬人。但是已經晚了,突厥人的速度是相當快的。
就在楊廣率軍剛剛進入雁門,突厥人已經打到了城下。
一邊是突厥人猛烈攻城,一邊是隋軍頑強守城,戰鬥進行得相當慘烈。
慘烈到什麼程度?突厥人的弓箭,已經射到了楊廣的御座前。
史書記載,楊廣抱著他兒子趙王楊杲號啕大哭。哭也沒用,楊廣,你只能選擇等待,等待各地援軍的到來。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