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忠毛
- 國籍:中國
- 畢業院校:南京大學哲學系、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
- 代表作品:《佛教本覺思想論爭的現代性考察》
基金項目,研究成果,發表論文,
基金項目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項目1項、政府委託項目3項、中國博士後科學一等基金項目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各1項。
研究成果
出版專著:
1、《佛教本覺思想論爭的現代性考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3月版。
2、《月印萬川——佛教平等觀》‚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3、《佛教與中國傳統藝術審美思維》‚台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3年‚2月版。
4、《經卷遺存:長江流域民俗文化與藝術遺存》(國家出版基金項目),湖南大學出版社,2013年。
5、《中國佛教近代轉型的社會之維——民國上海居士佛教組織與慈善研究》,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
參編教材:參編高校教材4本。
發表論文
1、《試論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宗教學研究》‚1998年第4期。
2、《中道的超越之路——對佛教般若中觀超越模式的詮釋》‚《人文雜誌》‚2004年‚第3期。(另載台灣《普門學報》。
3、《基督教與當代馬克思主義的對話》‚《社會科學輯刊》2005/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複印)
4、《對20世紀中國佛教批判風潮的雙向省察》‚《華東師大學報》2006/第3期。
5、《佛教平等思想的現代意義》(首屆世界佛教論壇‚獲 "精進獎")‚轉載《法音》2006/第4期。
6、《“神聖帷幕”的降落—宗教世俗化及其困境》‚《當代宗教研究》2004/第4期。
7、《現代性困境與佛教哲學的診療價值》‚《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新華文摘》摘要)
8、《宗教作為一種抒情方式》‚載《覺群》雜誌‚2004年‚第4期(《中國宗教》轉摘)。
9、《中國佛學的現代性遭遇》‚《覺群學術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刊)。
10、《略論中國佛教與現代性的對話》(英文)(中印學者佛學研討會宣讀)‚中英文載《覺群》雜誌‚2006年第6期。
11、《佛教本覺思想的義理淵源及其結構特徵》‚《覺群學術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
12、《自性如何呈現——六祖壇經及其現代意義詮釋》‚(廣州禪宗國際研討會宣讀論文)‚載《禪和之聲——禪宗優秀文化與構建和諧社會》‚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3月版。
13、《中國佛學地位的再審視》(真禪法師紀念會宣讀論文)‚載《真禪法師與當代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6月版。
14、《佛教和諧倫理觀及其應然向度》(佛教與和諧社會研討會宣讀論文)‚載《佛教倫理與和諧社會》‚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1月版。
15、《“心”、“法”之間——從太虛大師對佛教考據學的態度看現代佛教的詮釋困境》(太虛紀念會宣讀論文)‚載《佛教與現代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1月版。
16、Nirvana‚Dharmadhatu and Prakriti(Self Nature)——The Concept of Ultimate in Chinese Buddhism(published by International Forum of Gurudev Ranade for Philosophical Research(IFFGR)‚Pune‚Iindia .first edition 2008‚pp111-115 )本文為印度召開的“終極理論問題”國際研討會發言。
17、《內心的安頓與社會的責任——現代禪者必須面對的問題》‚《禪和之聲》‚宗教文化出版社。
18、《學、證之間——近代以來佛教研究方法的困境及其反思》‚《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2009年第1期複印‚《中國民族報》摘要介紹。
19、《作為民間慈善組織的近代居士佛教——以上海佛教居士林為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長江三角洲人地關係中的佛教因素”)‚《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6期。
20、《佛教生態倫理的理論核心及其現代詮釋的誤區》‚《當代宗教研究》‚2009年第1期。
21、《佛教中有關心理治療的幾種模式》‚第三屆宗教心理學國際會議宣讀論文(2009‚3月14—15‚成都)‚載《覺群》2009年第2期。
22、《佛教平等觀的向度及其現實意義》‚載《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009年第3期。
23、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Buddhism and Science
印度孟買大學、普納大學等聯合舉辦的國際研討會“Science and spirituality”主題發言。
24、《學習佛教的“保富法”》‚《覺群》雜誌‚2009年第2期。
25、《20世紀中國佛教思潮及其研究反思》‚載《中國思潮評論》(第一編)‚古籍出版社‚2009年10月。
26、《藕益智旭及淨宗後期的“去禪化”傾向略析》‚《靈峰藕益大師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27、《現代性背景下的詮釋差異與交流困境——以“批判佛教”為例》‚載《學術月刊》‚2010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宗教卷》2010年第3期全文轉載)。
28、《都市佛教文化功能的現代轉型與當代價值》‚載《深圳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
29、《近代中國佛教思潮研究述評——以大陸近三十年來的研究為中心》‚《覺群佛學》(2009)‚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30、《宗教性與不同層次的和諧:實證研究》‚第四次國際宗教心理學大會主題發言‚2010年‚3月25—28日‚山東曲阜。
31、《“存在”的困境與佛教禪學的診療價值》‚國際存在主義心理學大會主題發言‚2010年4月2—5日‚南京。
32、《中國佛教的衰落及其原因略考》‚《佛學研究》‚2010年‚總第19卷。
33、《略論生活禪的次第及其心理調適功能》‚載黃夏年主編《生活禪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34、《中國佛教現代性的向度、特點與問題》(日文發表),《東亞佛教研究》(日本東京),2013年5月第11號。
35、《居士佛教的近代轉型及其社會學意義》,《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013年第6期。
36、《民國上海居士佛教慈善的運作模式、特點與意義》,《社會科學》,2013年第10期。
37、《中國佛教現代性的基本向度》,《南京大學學報》,2014年第6期。
38、《人間佛教發展過程中的世俗化問題辨析》,《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014年第6期。
39、《近代呂、熊之辨及南京內學院的唯識取向》,《慈氏學研究》(2014年),中國文史出版社。
40、《近代中國佛教教育興辦的背景及其類型分析》,《普陀學刊》第2015年二輯,上海古籍出版社。
41、《近代中國佛教教育興辦的背景及其類型分析》,《普陀學刊》第2015年二輯,上海古籍出版社。
42、《人間佛教發展過程中的世俗化問題辨析》,《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01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