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徠公園

唐徠公園是圍繞唐徠渠建設的一個開放式帶狀濱水公園,根據唐徠渠得名。1983年9月1日公園竣工同時向遊人開放,占地為6.7公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 唐徠公園
  • 占地面積:6.7公頃
  • 開放時間:全天
  • 門票價格:免費
唐徠公園是圍繞唐徠渠建設的一個開放式帶狀濱水公園,根據唐徠渠得名。
1983年6月開工建設, 1983年9月1日公園竣工同時向遊人開放,占地為6.7公頃供人們休閒、娛樂、健身,其優美的環境、新穎的景觀當時頗受市民稱讚。
1985年,在唐徠渠以東、保伏橋以北處,建設了一片青年林,由銀川市園林局系統共青團員參加修建,面積約為10畝,主要種植的是:國槐、旱柳、碧桃、連翹和榆葉梅等。
1985年5月唐徠公園在現家屬樓處建設一處200多平方米的玻璃溫室花房,由山東菏澤引進了十多個木本花卉,如:扶桑、米蘭、仙客來、茉莉、玉蘭、鐵樹、棕櫚、蒲葵、君子蘭等,豐富了銀川市的花卉品種。
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隨著城市和農村建設的發展,唐徠渠兩岸規劃、建設和管理上的滯後狀況日益突顯出來,城市段渠堤兩側逐漸被民房等臨時性建築物蠶食,形成了垃圾成山、污水成河、墳堆連片的髒、亂、差現象,特別是懸河高築、堤岸受損、渠道淤積、道路不暢等問題,嚴重威脅著城市安全,阻礙了城市建設發展的總體進程。
20世紀90年代末,唐徠渠兩側的環境狀況引起中共銀川市委、市政府的極大關注,決心對唐徠渠周邊環境進行綜合整治,同時將唐徠渠公園擴建成開放式的帶狀濱水公園。
此項工程2001年8月正式立項。
唐徠公園的工程規劃設計方案面向全國公開招標,先後有北京、天津、南京、瀋陽、蘇州等18家單位報名競標,經初評後有四家方案入圍。四家規劃設計方案在銀川光明廣場公開展示6天,向廣大市民徵求意見,最後經民眾評議、專家審定,北京景觀園林設計有限公司的規劃方案被採納。
唐徠公園的擴建改造也叫唐徠渠綜合整治項目。工程在市委、市政府總體部署下,由唐徠公園整治擴建指揮部具體安排進行。本著“一次規劃、分期實施”,“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質量建設”的原則,遵循“以人為本,創造滿足人們多樣生活需求的水域空間”的設計理念,在優先渠體灌溉和防洪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條件進行建設。
公園沿河渠流向由南至北分為三個景區,充分顯示塞上江南、回族之鄉、西夏古都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態,使它同時具備生態、遊覽、休閒、鍛鍊等多種功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