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震前八中占地75畝,在市中心新華道北側。55年建校高起點,是我市當時硬體最好的學校。地震後恢復建設時,計畫為八中新建,因特殊情況,新建設的學校轉給開灤一中。當時的市直重點完全中學八中就留在了借用的小區配套中學校址,校址——31#小區中學,該校占地29畝,設計能力24個班,建築面積七千平方米,為小區配套國中學校。此一舉,成為以後制約八中發展的關鍵因素。多年來,為了八中教育事業,幾任領導四處奔波,為校舍不足問題費盡了心血。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八中越來越跟不上步伐,高中熱,高中招生擴大,八中校舍不足的情況引起了市政府和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特別是,1996年9月省教委批准八中加掛“河北省第一外國語學校”校牌,2002年2月更名為“
河北唐山外國語學校”,2002年4月市教育局批“
唐山師範學院附屬中學”,1999年4月批准為省重點中學後,市教育部門為八中借用了市職教中心、
唐山師院舊址等為臨時校址,暫時渡過難關。
現校址在唐山市北新西道189號
辦學理念
從
應試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來的八中人開始從提高全民族整體素質的高度來審視自己,追求教育的民主化、個性化、多元化、智慧型化、趣味化,努力把自身建設成為
學習型學校。堅持“人文厚達,才力和諧”“讓每個學生走向成功”的辦學理念,樹立“挖掘潛能,低進高出,多數升學,人人成才”的目標,堅持抓好基礎知識教學和基本能力的培養。
特長發展
“得法於課內,受益於課外”,學校成立了演講、寫作、聲樂、舞蹈、器樂、美術、外語角、文學社等23個課外活動小組或社團,在專任教師的指導下,不斷提升活動的層次,拓寬活動的內容和形式。這些課外活動激發了同學們的合作與競爭意識,明確了集體榮譽與個人名利的關係,個人競爭與團結合作的關係,提高了技術水平,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拓寬了他們的知識視野,培養了他們觀察力、想像力、思維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樹立了開拓創造的精神。
唐山八中積極探索素質教育途徑,培植素質教育沃土,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特長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發展前景
1996年市政府決定,在市中心新建一所高級中學校解決八中困難,地址在北新西道,征地115畝,征地工作進行中,唐山師專升格新建學校需要資金,市政府決定我校建校資金轉給師院,師院舊校址調給我校。這期間,我校搬入師院舊址,解決了校舍不足的困難,初、高中招生計畫得到了落實。
市政府2002年3月28日市長辦公會議決定,師院舊址置換給煤礦醫學院,煤醫置換資金用於八中(外國語學校)新建校舍。根據市教育局意見,現有唐山八中仍保留在原校址,主要解決片內學生及附近新建小區
國中生入學問題,並緩解周遍中學在校生容量過大的問題。
地址:西校;北新西道189號。東校;北新西道16號郵編,063000。校長;楊永利。
新校址設計高中12軌,國中8軌,在校學生3000人。新校占地76254平方米,總建築面積5800多平方米,其中包括教學樓(五層)、辦公科技樓(五、六層)、圖書館、藝術樓(五層)、食堂(三層)、學生宿舍三棟(六層)、禮堂、體育館(二層)地下腳踏車庫、地下汽車庫、主席台(二層)、傳達室等。結構形式為框架結構。該工程總投資躍上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