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詞審美談

唐宋詞審美談

《唐宋詞審美談》是2008年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福慶。

基本介紹

  • 書名:唐宋詞審美談
  • 作者:張福慶
  • ISBN: 9787501234455
  • 頁數:482頁
  • 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11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作者簡介

張福慶,外交學院教授。1948年生於北京。1968年畢業於北京三十一中,赴內蒙古哲里木盟科左中旗插隊。1981年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留首師大分校中文系任教,任古典文學教研室主任。1993年調外交學院工作,曾任漢語教研室主任、基礎教學部副主任、教務處處長,兼《外交學院學報》副主編。出版《唐詩美學探索》等古典詩歌研究專著三部,參加《全唐詩廣選新注集評》、《歷代名詩一萬首》等大型叢書的編撰,在全國核心期刊發表研究唐詩、唐宋詞、古典詩歌美學方面的論文五十餘篇。

內容簡介

《唐宋詞審美談》對唐宋詞風格流派的論述,不取傳統的“婉約”、“豪放”二分法,而是以唐宋詞的艷化與雅化、俗化與詩化、律化與文化、柔化與剛化這種矛盾運動作為一個特殊的視角,來重新認識唐宋詞發展演變的軌跡,作出自己新的分析。中國的詩歌發展至唐代而達以高峰。但與此同時,一種新的文學體裁卻正在悄悄興起,以一對到了宋代,它能夠取代詩的崇高地位,成為有宋一代最有特色、成就也最高的文學形式,這就是詞。
詞,確實是一種與詩有著明顯區別的文學體裁。它“別是一家”,把它混同於詩,以為只是句式長短不同而已,是不對的。 那么,為什麼詞會具有這樣的審美特質?詞在自己的發展過程中究竟走過了一條什麼樣的道路?唐宋詞中那些曾被人廣為傳誦的名篇是否具有普遍的、永恆的美學價值?這些,就是我們試圖在《唐宋詞審美談》中探討和回答的問題。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唐五代詞
第一節 敦煌曲子詞——椎輪為大輅之始
第二節 李白詞的真偽之爭
第三節 中唐的文人詞
第四節 溫庭筠與詞的“艷化”
第五節 韋莊詞的淺語深情
第六節 花間詞略說
第七節 馮延巳詞的“堂廡特大”
第八節 李景詞的“亡國之音”
第九節 李煜的“士大夫之詞”
第十節 李煜詞的“粗服亂頭”之美
第二章 北宋前期詞
第一節 北宋初期的幾個詞人
第二節 從范仲淹詞看詞的“以悲為美”
第三節 晏殊詞的“風調閒雅”
第四節 張先詞中“影”的審美涵義
第五節 “紅杏尚書”宋祁
第六節 歐陽修詞中的“雅”與“俗”
第七節 歐陽修的山水詞
第八節 柳永“俗”詞中的愛情觀
第九節 柳永羈旅行役詞中的悲秋情緒
第十節 柳永詞中的“承平氣象”
第三章 北宋後期詞
第一節 王安石《桂枝香》在詞史上的地位
第二節 晏幾道詞中的歌女情結
第三節 蘇軾的“以詩為詞”與詞的“詩化”
第四節 蘇軾詞中的人生哲理
第五節 蘇軾的悼亡詞
第六節 蘇軾對閨情詞的開拓
第七節 蘇軾的詠物詞
第八節 蘇軾的農村風情詞
第九節 秦觀詞中的“悽美”
第十節 黃庭堅後期詞的“倔強”
第十一節 李之儀的“古樂府俊語”
第十二節 賀鑄的“梅子黃時雨”
第十三節 清幽瀟灑的毛滂詞
第四節 周邦彥詞的“渾厚”之美
第五節 周邦彥的檗括詞
第十六節 李清照前期的閨情詞
第十七節 李清照的後期詞
第十八節 李清照的《詞論》
第四章 南宋前期詞
第一節 岳飛的《滿江紅》與抗戰詞的“剛化”
第二節 關於陸游的《釵頭鳳》
第三節 辛棄疾詞的“肝腸似火、色貌如花”
第四節 辛棄疾的“以文為詞”
第五節 陳亮的“以文為詞”
第六節 辛派詞人的“以文為詞”
第七節 朱淑真的《斷腸詞》
第五章 南宋後期詞
第一節 姜夔詞的“幽韻冷香”
第二節 姜夔的《暗香》、《疏影》
第三節 史達祖的詠物詞
第四節 曲折幽深的夢窗詞
第五節 周密詞的“蒼茫感慨”
第六節 王沂孫詠物詞的“最爭托意”
第七節 張炎詞的悽愴纏綿
主要參考書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