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故事叢書:蘇轍故事》主要講述了,唐宋八大家故事叢書為唐宋八大家中的每個人創作編撰一個故事集,從其人生中截取最能表現其性情、最有故事情節的事件,通過簡明精煉的文筆描述出來。我們要求作者把嚴謹的學術研究和生動的文學創作結合起來,在對傳主生平事跡進行堅實考證的基礎上再進行合理的想像和虛構,寫成既有學術性又有可讀性的文學故事。為人們了解八大家之人品、之才氣、之作品搭建一個橋樑,為閱讀和學習寫作創造一點氛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宋八大家故事叢書:蘇轍故事
- 書名:唐宋八大家故事叢書:蘇轍故事
- 出版社:長春出版社
- 頁數:202頁
- 開本:16
- 品牌:長春出版社
- 作者:盧燕平 畢寶魁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4526098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嚴父親教少年穎脫
初見伯樂走上征程
懷遠備考風雨對眠
龍門一躍應策生瀾
京師侍父西門別兄
大名初任扶柩歸蜀
條例司事諫草難安
會兄學舍訪師潁湖
嵩岳登攀杭陳繼和
挺身橫禍救兄烏台
千里護送一路交情
融身佛道養生高安
寺游大愚文檢途中
績溪臥病返程依轍
出使契丹感念家園
風雲突變山雨欲來
歲更三黜家人兩分
貶途追遇臨海訣別
雷州遭變花甲益勤
龍川安頓寂寥略志
感義巢符患難情真
失之交臂忍銘吾兄
汝南避禍獨居經年
卜居修葺百口粗安
躬耕著述親教子孫
七十歸心徜徉自然
壽終潁濱履約嵩陽
後記
後記
年初,我接到畢寶魁先生的電話,說正在編撰唐宋八大家故事,問我想不想參加寫作。寶魁先生篤厚博學,是可以倚重的著名學者。被突然邀請的我立刻感到其中的信任和看重,於是欣然領命。
邇來收集資料——“餃子餡”,就花去了大量時日。有關“三蘇”的資料浩如煙海,借來的書堆積如山。我按照時序追尋蘇轍的生平事跡,包括他的家人生活、交遊情形等,在翻檢、思考中,感到越來越難,也越來越對進入角色有了興趣,覺得受益匪淺。漸人佳境後,覺得自己由古人的“偵探”儼然已變為古人,進人當時的時空,蓬頭垢面,心無旁騖……
最難的是如何提煉材料,把它們變成一個個有場景、有人物性格的鮮活故事。在動手“包餃子”前,我為此請教寶魁先生,希望他提供一兩篇示範文稿,沒想到他熱忱慷慨,即刻用電子郵件發來了已經完成的《韓愈故事》全稿,使我拜讀後,對這一不熟悉的文體和八大家故事的整體風格有了了解。
我寫《蘇轍故事》,想忠實於歷史原貌,儘可能多地包括相關史實,同時加大信息量,使故事有更多知識性、趣味性。其中的情節、對話、場景,都力求忠實於作品和史實。遇到一些“空當”處,則分析“考證”前後時序、地點、背景,加以合理想像,以便充填、完善故事情節。
在寫作中,我試圖把一些用在對話里的作品引文翻譯成白話文,可是發現這樣一來味道全變,沒有了原來的精緻深厚,於是部分地保留了原文。
蘇轍一生手不釋卷,學術著述十分豐富,筆者發現,他其實也是個大詩人,詩歌創作的質和量都十分可觀。而且,勤奮的他喜歡隨時用詩歌紀寫聞見和心緒,寫得真切淡然、細膩具體,這使我對場景以及作者心情的想像有了憑依。故事中常寫他觸景生情、出口成詩,使他有了一個全新的詩人形象。這個形象和蘇東坡同樣篤學,是性情中人,才華橫溢,但和東坡的_曠達恣肆不同,顯得更加沉靜從容。筆者竊自希望,能因此引起愛好者對蘇轍詩歌研究的注意……
牆櫃裡掛著冬天的衣服還沒有顧上整理,轉眼已經是溽暑時節。為了這本《蘇轍故事》,埋頭伏案中冷落了家人,忘了拍攝每年一度漂亮的各色玉蘭花,錯過了踏春中追逐柳絮的快樂,甚至忘了爐子上燒著的開水……
希望讀者能喜歡《蘇轍故事》,也希望能從中引發寧靜的思考、會心的微笑、感慨的淚水……
衷心感謝畢寶魁先生的鼎力提攜和悉心指導,對長春出版社孫振波編輯的前後聯繫和長期辛勞,也在此謹致深深的謝忱。
序言
在精神產品中,最易流傳,對後世影響最大者當數文學作品。曹丕說:“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李白說:“屈平辭賦懸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杜甫說:“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韓愈說:“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都是此意。春秋時期提出的“三不朽”觀念中,道德文化便是其中的主體和核心。
中國古代的主流文化是詩文,即詩歌和散文。散文發展中,對後世影響巨大,直到如今依然被人們喜愛並津津樂道的莫過於“唐宋八大家”。但是,唐宋八大家離我們已千年,千年的歷史進程將他們與我們的生活狀態拉開很大的距離,我們對他們已很生疏,要真正理解他們的思想、性格以及反映在作品中的喜怒哀樂,就必須走近他們。
無論多么偉大的文學家,都是人不是神。他們與我們有許多相似的經歷與情感,有許多相似的苦辣與酸甜,甚或遭遇過同樣的坎坷與挫折,受到過同樣的磨難與熬煎。古今的人性是相通的,故我們才有可能感知他們,走近他們。本著以今溯古,,以己度人的精神,我們可以撥去歷史的灰塵,用平等的眼光來看待這些歷史文化的偉人,進入到他們的生活中去,與他們同舅父說,仲永已沒有什麼詩才了,和普通農民沒什麼區別。而且養成了好吃懶做的習慣,其生呼吸共命運,使他們的精神復活,成為我們的知心朋友,成為我們現代精神家園中的楷模。 為此,我們設計了這套選題,為唐宋八大家中的每個人創作編撰一個故事集,從其人生中截取最能表現其性情、最有故事情節的事件,通過簡明精煉的文筆描述出來。我們要求作者把嚴謹的學術研究和生動的文學創作結合起來,在對傳主生平事跡進行堅實考證的基礎上再進行合理的想像和虛構,寫成既有學術性又有可讀性的文學故事。為人們了解八大家之人品、之才氣、之作品搭建一個橋樑,為閱讀和學習寫作創造一點氛圍。
閱讀欣賞是享受前人之成果,而更重要的是創作出文學的精品來供後人閱讀和欣賞,這樣才能在文化的長河中不斷注入新的水流,因此更重要、更有實際意義的是創作。孔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我們需要的不是苗,也不是秀,而是實。
為使這套書能夠達到我們設計的要求,我們請很有學術功底而又有文學創作能力的中青年學者來執筆撰稿。雖然每個人的學術修養和寫作風格各不相同,但本套叢書的總體結構還是基本一致的。
但願本叢書能夠給讀者諸君帶來一定的啟迪和補益。則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