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安古寺

唐安古寺

“唐安古寺”因“唐安古柏”而得名,也稱“唐安古剎”。唐武德元年始建於湖北荊門象山腳下,原名“廣德寺”。幾經損毀與遷移,最終在荊門子陵寶馬山新建落成。

“唐安古寺”曾一度屹立在荊門雨山之巔,後因城市西擴,再次遷移。

新址上的“唐安古寺”已初具規模,諸多大型配套景點尚在進一步建設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安古寺
  • 地理位置: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子陵鎮
  • 曾用名:廣德寺 唐安寺 唐安古剎
主要景點,旅遊信息,發展歷史,地理環境,導航地圖,

主要景點

“唐安古寺”內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放生池、鐘鼓樓、地藏殿、客堂、藏經閣、齋堂、觀音池、濟公泉等。
寶馬山正在建設巨型釋迦牟尼佛像、萬佛塔、五百羅漢林、藝術塔群等。

旅遊信息

新建的“唐安古寺”承襲原有風貌,氣勢更加宏偉,禪趣橫生。距離兩公里的靈鷲山尚泉寺遺址、燃燈古佛“靴子洞”以及建泉水庫等秀麗景點,連線貫通,頗有“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之意。
在“唐安古寺”,尚可追尋“棋逢對手難藏行,詩到重吟始見功”的婉轉由來。

發展歷史

“唐安古寺”始建於唐武德元年(即公元618年)。
尉遲敬德任江陵總管時,朝庭將該寺命名為“廣德寺”。
清乾隆十九年(即公元1754年)荊門州府舒成龍主持修繕寺廟,對倖存孤柏四周加築玉石護欄,並親筆書寫 “唐安古柏”四字以示紀念。
至此,“唐安古柏”不僅成了古城荊門的八景之一,所在的“廣德寺”也被習稱為“唐安古寺”或“唐安古剎”。
清末民初,“唐安古寺”終因長年失修而被毀於一旦。
1997年,開始在離原址不遠的雨山之巔重建“唐安古寺”,曾一度再次輝煌。
2011年,由於荊門城市西擴需要,又在東寶區子陵鎮寶馬山再次重建“唐安古寺”。
至此,“唐安古剎”幾經周折,終於覓得一方風水寶地。一座全新的“唐安古寺”業已建成,正在笑納八方來客。

地理環境

子陵,是東漢名士嚴光的字號,助劉秀功成名就後歸隱山林,在寶馬山躲避封賞,留有遺蹟“子陵洞”。後人曾建草廟以紀念嚴光高風亮節。
寶馬山距荊門城區以北約10公里,新建的“唐安古剎”就坐落於此。
唐安古寺
新建唐安古寺

導航地圖

唐安古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