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卿

唐大卿,男,四川瀘州人,1974年6月生,博士,中國地質大學資源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湖北省石油學會會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大卿
  • 出生日期:1974年6月
  • 畢業院校: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學位/學歷:博士
  • 職業:教師
  • 專業方向:板塊構造與含油氣盆地分析
  • 任職院校:中國地質大學資源學院
個人經歷,研究方向,主講課程,研究項目,學術成果,榮譽獎項,

個人經歷

教育經歷
2012.04-2013.04 博士後,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構造地質學專業, 導師:Ken McClay 教授
2004.09-2009.07 博士,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礦產普查與勘探專業, 導師:何 生 教授
1998.09-2001.07 碩士,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礦產普查與勘探專業, 導師:孫家振 教授
1994.09-1998.07 本科,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專業,導師:孫家振 教授
工作經歷
2013/06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資源學院石油系,副教授
2012.04– 2013.04,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訪問學者/博士後
2005/07 – 2013/05,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資源學院石油系,講師
2001/07 – 2005/06,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資源學院石油系,助教
社會兼職
湖北省石油學會會員

研究方向

板塊構造與含油氣盆地分析
石油構造分析
斷裂構造與油氣成藏

主講課程

本科課程
《含油氣盆地構造學》
《石油構造分析》
研究生課程
《石油構造分析原理及套用》
《地震信息分析及工作站套用》
留學生課程
《StructureAnalysis of Petroliferous Basin》
《Seismic Interpretation》

研究項目

教學項目
參與湖北省教學研究項目“層序、地震、地質綜合解釋理-實一體化實踐教學模式構建”( 2009.7-2010.9)
在研項目
“塔河地區高精度三維區奧陶系走滑斷裂形成機理及相關構造研究”,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2015.11-2016.11,技術負責。
“松南深層重點斷陷沉積充填研究及緻密儲層評價”,中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2016.07-2017.08,主要成員。
“鶯歌海盆地東方區中深層強超壓環境壓力-應力耦合下流體保存與排放的動力學機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7.01-2020.12,主要成員。
結題項目
“塔里木盆地構造差異演化與下古生界油氣成藏過程”(2014.1–2016.12),國家“973”課題,主要成員。
“杭錦旗地區東部斷層對成藏控制作用研究”(2015.5 -2016.6),中石化華北分公司,主要成員。
“高郵凹陷漢留斷裂帶構造樣式及形成機制研究”(2014.8-2015.8),中石化江蘇油田分公司,項目負責。
“聯合勘探區塊重點目標區構造特徵研究”(2014.5-2015.5),國土資源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技術負責。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斷裂差異活動特徵及其控藏效應”(2013.1–2014.12), “構造與油氣資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負責。
“塔中–玉北地區油氣成藏期次及富集規律研究” (2013.7- 2014.12),中石化西北油氣分公司,主要成員。
“紅河油田代家坪延長組沉積微相研究及儲層綜合評價” (2013.6-2014.6),中石化華北油田分公司,主要成員。
“漠河盆地演化機制與天然氣資源前景研究” (2012.1- 2015.12),中國地質調查局,主要成員。
“中國近海新生代盆地演化與油氣聚集” (2012.1- 2014.7),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主要成員。
“伊通盆地西北緣走滑沖斷帶的形成機制研究” (2011.1–2013.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優秀青年教師基金,項目負責人。
“伊通盆地西北緣新近紀反轉構造及其控藏效應研究” (2009.7–2010.12), “構造與油氣資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負責人。
“北部灣盆地北部坳陷新近紀反轉構造及其控藏效應研究” (2012.1–2013.12), “構造與油氣資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負責人。
“川東北地區關鍵構造事件的成藏流體活動回響研究” (2010.1–2012.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主要成員。
“隱蔽輸導體系對岩性透鏡體油氣藏的成藏效應” (2008.1–2010.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主要成員。
“基於流體底辟構造的流體活動信息分析” (2007.1–2009.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主要成員。
“斷陷盆地油氣成藏動力系統與驅動機制研究” (2009.1–2010.12),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大型油氣田及煤層氣開發,主要成員。
“白雲深水區古近系(文昌組-恩平組)層序地層骨架模型的構建” (2011.10–2012.3),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研究院,主要成員。
“北部灣盆地潿西南區塊構造-沉積演化及油氣控制作用研究” (2011.11–2012.12),中石化上海海洋油氣分公司研究院,主要成員。
“伊通盆地構造、沉積及油氣成藏綜合評價” (2006.1–2008.12),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公司,主要成員。
“鄂爾多斯盆地麻黃山西區塊構造演化與成藏關係研究” (2005.11–2006.6),中石化華北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主要成員。
“宣漢-達縣地區油氣成藏動力學研究” (2005.1–2006.7),中石化南方勘探開發分公司,主要成員。
“雲南曲靖-陸良盆地淺層氣地質綜合評價與勘探目標優選” (2005.7–2006.12),中石化南方勘探開發分公司,主要成員。
“準噶爾盆地古流體壓力恢復及流體動力系統演化” (2004.9–2006.12),中石化西部新區勘探指揮部,主要成員。
“北馬莊油田地震地質綜合研究” (2003.7–2003.12),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主要成員。
“雙城-太平川中淺層構造演化與有利區帶評價” (2003.9–2004.4),中石油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主要成員。

學術成果

期刊論文
  1. 唐大卿, 陳紅漢,江濤,張輝,邱玉超,陳栗.伊通盆地新近紀差異構造反轉與油氣成藏.石油勘探與開發.(2013.40(6):682-691)(EI)
  2. 唐大卿, 陳紅漢,雲露,張洪安,李楠,鄧志宇.論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斷裂差異活動特徵及其成因演化.地質科學.(2014.49(1):49-68)
  3. 唐大卿, 陳紅漢,何生,張輝.伊通盆地西北緣走滑沖斷複合構造特徵及油氣勘探意義.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0,45(2):282-289. (EI)
  4. 唐大卿,何生,孫家振, 張輝,陳栗.郯廬斷裂帶伊通段新生代構造演化特徵及控盆機制.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2010,34(3):340-347.
  5. 唐大卿,何生,陳紅漢,李楠,於連香,孫詠梅.伊通盆地新近紀以來的反轉構造特徵.石油學報,2009,30(4):506-512. (EI)
  6. 唐大卿,何生,陳紅漢,江濤,邱玉超.伊通盆地斷裂體系特徵及其演化歷史分析.吉林大學學報,2009,39(3): 386-396. (EI)
  7. 唐大卿,汪立君,曾韜,馮興雷.川東北宣漢達縣地區構造演化及其對油氣藏的改造作用.現代地質,2008,22(2): 230-238.
  8. 唐大卿, 陳新軍,張先平.川東北宣漢-達縣地區斷裂系統及構造演化.石油實驗地質,2008,30(1):58-63.
  9. 唐大卿, 孫玉鋒,餘光春.邵家窪陷區斷裂構造及其對油氣成藏的影響.油氣地質與採收率,2006,13(2):50-55.
  10. 劉凡瑀,陳紅漢,唐大卿,李楠. 塔里木盆地中-新生界構造單元劃分.地質科技情報, 2012,31(3):24-30.
  11. 王月蕾,陳紅漢,張希明,劉建章,唐大卿,陳龍. 塔里木盆地雅克拉斷凸白堊系-古近系油氣成藏過程,天然氣工業, 2011,31(5):49-54.
  12. 呂海濤,陳紅漢,唐大卿,馬黎.塔河地區三疊系油氣充注幕次劃分與成藏時期確定.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009,30(3):300-309.
  13. 曹強,葉加仁,唐大卿.伊通盆地漸新世以來構造活動歷史的裂變徑跡分析.礦物岩石,2009,29(2):66-71.
  14. 侯宇光,何生,唐大卿. 雲南曲靖盆地構造演化及其對生物氣成藏條件的控制.現代地質,2006,20(4):597-604.
  15. 侯宇光,何生,唐大卿. 滇東北新生代盆地構造反轉與生物氣藏的形成.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43(6):2238-2246.
  16. Tang Daqing, Chen Honghan, Jiang Tao, Zhang Hui, Qiu Yuchao, Chen Li. Neogene differential structural inversion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the Yitong Basin, NE China.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3,40(6) :731-741.(SCI)
  17. Cao Qiang, Ye Jiaren, Shen Chuanbo, andTang Daqing. Tectonic uplift history of the Yitong Basin since the Oligocene, Northeast China : Evidence from apatite fission track ages and geological relationship. Chin.J.Geochem. (2010) 29:293–300. (EI)
  18. Qilin Xiao, Sheng He, Zhi Yang, Zhiliang He,Wang Furong, Shuifu Li, andDaqing Tang. Petroleum secondary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in the central Junggar Basin, northwest China: Insights from basin modeling. AAPG Bulletin, v. 94, no. 7 (2010), pp. 937–955. (SCI、EI)
專著
參與完成專著“伊通盆地演化與油氣成藏動力學”(石油工業出版社,2009)構造專題的撰寫工作。
研究論文
唐大卿, 朱曉燕. 含油氣盆地構造學課程特徵與教學方法探討.內江科技. 2010, 31(4)33
學術活動
2012年9月參加在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 舉辦的斷層動力學實驗室年度學術會議。

榮譽獎項

2005年 獲資源學院教學優秀獎
2006年 獲資源學院教學先進個人稱號
2006年 獲湖北省優秀學士論文一等獎指導老師
2007年 獲資源學院教學優秀個人稱號
2010年 獲資源學院教學優秀個人稱號
2011年 獲資源學院教學優秀個人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