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壁畫

唐卡壁畫

西藏的宮殿、寺院以及藏族居家、莊園的經堂里,都有繪製壁畫的傳統和懸掛唐卡的習慣。那些著名古代建築,可謂座座是繪畫藝術博物館。古代畫師們創造出許多具有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壯觀畫卷,其數量之多,非常驚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卡壁畫
  • 特點:數量之多,非常驚人
  • 壁畫面積:4400平方米
  • 大唐卡長:達五十餘米
簡介,傳記畫,肖像畫,建築畫,歷史畫,

簡介

大昭寺的壁畫面積達4400平方米,如果把它變成一米寬的彩帶,可以環繞八角街五圈多。各大寺廟中,都藏有相當數量的唐卡。布達拉宮的二幅大唐卡長達五十餘米。為了存放這二幅大唐卡,布達拉宮賽佛台腳下,還專門建造了一幢340平方米的二層樓房作庫房。
每年藏曆二月三十日拉薩要舉行賽寶法會,哲蚌寺廟的幾千喇嘛身穿佛衣,手持各種珍貴樂器、祭器、旗帳幡等物,自大昭寺出發,過疏璃橋,到布達拉宮前舉行宗教儀式和各種表演,這時,賽佛台上就掛出這二幅巨大的唐卡佛像,極為壯觀。布達拉宮紅宮第六層壁畫迴廊南側的一幅“賽寶會”壁畫,就是描繪懸掛唐卡的情景。這幅壁畫的畫面場景宏大,從布達拉宮一直到大、小昭寺,畫中人物不下千餘個。非常氣魄和壯美。
壁畫,含意明確。唐卡,系藏語,即錦緞鑲邊的布軸畫或絲繡。兩者無論是內容還是表現技法都十分類似。壁畫與唐卡的題材十分廣泛,有歷史事件、人物傳記、宗教教義、西藏風土、民間傳說、神話故事等等,涉及政治、經濟、歷史、宗教、文藝、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堪稱是形象的百科全書。這些精湛的藝術品是藏族文明的史詩。
按繪畫所表現的內容可分為: 宗教畫:有佛、菩薩、天王、度母、天女、密宗本尊和護法神等偶像畫。大昭寺、扎什倫布寺,以一組廊院專門繪製千佛,氣勢很大。宗教畫中還有辨經、跳神、弘法、傳經等宗教活動和表現宗教世界觀的“壇城”畫(金科)、“須彌山”圖、“六道輪迴”圖。

傳記畫

有表現釋迦牟尼生平及前世各種故事的本生圖和佛傳;有大師傳(蓮花生、阿底峽)、法王傳(八思巴、米拉日巴、宗喀巴、五世達賴)、藏王傳(松贊乾布、赤松德贊)等等。這些壁畫往往用幾十以至幾百幅連環畫面,表現人物的生平事跡。
如布達拉宮紅宮第五層司西平措大殿的西壁上,全部是五世達賴一生的活動。壁畫面達幾百平方米。有一組唐卡,以一百多幅畫面描繪薩迦法王八思巴降生、赴京州、應召進京、返藏、二次入京、皇帝冊封、圓寂等整個生平。古格王朝遺址白廟中繪有吐蕃王朝世系圖,概括了王朝的發展過程。

肖像畫

有松贊乾布、赤松德贊、赤熱巴巾等藏王像,有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尺尊公主等后妃像;有達賴、班禪等高僧活佛像等。
故事畫:以猴子變人最為著名。布達拉宮白宮東大殿、羅布林卡達旦米久頗章小經堂的“獼猴變人”壁畫和大昭寺主殿內門楣上的木雕,都是有名的作品。雕刻非常動人,稱得上是難得的珍品了。
風俗畫:壁畫中還有許多畫面,表現了藏族社會生活和各個方面,有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和體育競技活動,大昭寺主殿西壁南側一組慶賀圖有歌舞、樂器演奏、競技表演,場面非常熱烈。布達拉宮壁畫中有賽馬、射箭、摔跤、抱石等各種民間體育活動。桑耶寺主殿迴廊中有一組民間雜技如馬技、倒立、攀索、氣功表演等,人物神態動勢栩栩如生。

建築畫

西藏古代建築壁畫中,都有許多魏偉壯觀的建築形象畫,如大昭寺、布達拉宮、桑耶寺、扎什倫布寺、薩迦寺、山西五台山等等。桑耶寺全景圖和落成圖,畫工精心描繪了五十餘座殿宇、佛塔和眾多的人物形象。布達拉宮興建圖是一組上百幅畫面的組畫,生動地再現了公元十七世紀修建布達拉宮的情景:石匠們在忙碌地開山鑿石;拉薩河上牛皮船運送著石料;成千上萬的勞動者攀行在布達拉山坡上;數不清的石匠、木工在砌築牆體、搭置梁架……正是這些藏族人民,以他們聰明才智和勤勞勇敢的品格,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這組壁畫是一份難得的關於藏族建築營建的形象資料,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歷史畫

這類壁畫,以史實為依據,著重表現歷史上重大的政治事件和活動。其中以謳歌藏漢民族血肉相連友誼的作品,尤有特色,引人注目。“文成公主進藏”故事,布達拉宮大昭寺、羅布林卡都繪在醒目的位置。畫面通過“使唐求婚”、“五難婚使”、“公主進藏”等形象,生動描繪了貞觀十五年唐蕃聯姻的歷史事件。大昭寺、布達拉宮中的“歡慶圖”,再現了文成公主駕抵“邏娑”時,吐蕃人民以節日盛裝、載歌載舞的歡迎場面。布達拉宮白宮東大殿內“照鏡子”壁,描繪的是公元710年金城公主下嫁吐蕃的歷史。羅布林卡達旦米久頗章內一幅“宴前認舅”,畫的是金城公主的故事。公主與藏王赤德祖贊聯姻,生下王子,被藏王另一王妃搶走,公主十分悲傷。
當王子周歲時,藏王舉行了盛大的宴會,公主和大唐使者、王妃和重臣貴戚應邀參加,分列兩旁就座。藏王將斟滿酒的金杯遞給王子,說將酒獻給你舅舅。王妃及其貴戚,拿出各種珍玩衣物,呼喚王子,而王子卻將酒送到唐朝使者手中,撲入其懷說:我是漢人的外甥。母子重聚,情景動人。布達拉宮紅司西平措大殿中,一幅“五世達賴朝見順治圖”,記述的是公元1652年五世達賴“赴京”、“覲見”、“遊樂”等各項活動和歡迎盛況。 這些壁畫,生動地頌歌了藏漢民族間團結友好的歷史。
西藏壁畫與唐卡構圖嚴謹、均衡、豐滿,布局上疏密參差,以虛濟實,活潑多變。畫法上主要有工筆重彩與白描種種,首先按照造像量度標準起稿,面部五官、頭、胸、腰等各個部位的比例均有嚴格的要求。然後著色,用色上強調對比,講究色彩富麗,追求金碧輝煌的效果,並用點金和其它中和色統一畫面。最後線描,線條勾勒,一種線粗細一致、剛柔相濟,另一種運筆有粗有細,頓挫變化,隨畫面的區別而運用,有的線條粗獷有力,有的圓潤流暢,均能達到傳神動人的效果。
西藏壁畫與唐卡,經過畫師千百年不斷創造,在本民族繪畫傳統的基礎上,吸取了漢地及鄰邦印度、尼泊爾等外來的繪畫技藝,形成自己的風格和民族的特色。並在長期實踐中,出現不同流派,其中以“門當”、“青孜”兩大派最為著名。門當派畫風嚴謹端莊,大昭寺、布達拉宮一些壁畫就是他們的作品。青孜派風格奔放活潑,夏魯寺、白居寺、托林寺中的壁畫則是這一派繪畫成就的代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