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公墓

唐公墓

唐公墓在市紅海灣開發區湖東村東北面約500米處。明代墓葬。唐公,生平事跡無考。現墓向190°,是一座花崗岩石亭墓。棺室封土保存完好,長4米,寬3.5米。棺室前面為花崗岩石墓亭,墓亭為重檐歇山頂,四支方形亭柱高1.72米,通高2.62米。亭內正中為墓碑,高0.8米,寬0.55米。碑直書陰刻"明唐公墓"四字,周圍用花崗岩石欄桿圍成墓身,面積70多平方米。這種歇山頂的花崗岩石亭墓,是明代較突出的墓葬風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公墓
  • :4米
  • 位置:市紅海灣開發區湖東
  • :3.5米
康縣,汕尾,

康縣

唐公墓位於陽壩梅園溝油房壩村西南隅,建於清代鹹豐七年,占地80平方米,墓座高4.5米,墓庭闊12平方米,由石質雕鑿鑲套而成。形制典雅,恢弘壯觀;書體文理規整,浮雕形象逼真。包羅了天地人和、祈福納祥的人文思想,具有較高的藝術和考古價值。

汕尾

明代抗倭名將唐順宇英靈在粵東汕尾與海天長存
在廣東汕尾紅海灣湖東村北面約500米處的山坡上,有一座保存完整的明代花崗岩石砌亭式墓葬“明唐公墓”,墓主唐順宇為明代抗倭英雄,其豐功偉績在當地廣為流傳,深得當地民眾愛戴。5日,近百名此墓附近村民以及汕尾海豐、陸豐、陸河、電白縣民眾及來自港、澳的僑胞專程前來“明唐公墓”祭拜。
據了解,該墓“明唐公墓”修建至今經歷350多年,由花崗岩石砌築而成,占地約300平方米。墓面結構分為墳丘,碑亭,祭堂,拜堂,墓町。墳丘呈橢圓形;碑亭為重檐廡殿頂,亭頂酷似一頂帽,當地俗稱“官帽”,墓周邊用花崗岩石欄桿圍成,並有石龍、石獅等雕飾。
該墓葬碑文只有“明唐公墓”四字,據唐順宇後代唐大楚介紹,唐順宇當年為抗倭猛將,殺寇甚多,亦為倭寇所仇恨,因此當時為防倭寇毀墳及報復,故造墳時隱去唐順宇的名號,只以“明唐公墓”四字為墓碑。
據《海豐縣誌》記載,唐公名唐順宇,官至佐理軍務的兵巡僉事,祖籍福建省莆田御史街人,生於明代正德十年(公元1516年),卒於嘉靖四十二年六月辛卯日,英年45歲。唐順宇幼年投軍於抗倭英雄唐順之的屬下,深得唐順之槍術的真傳,後拜俞大猷學劍術,並追隨俞大猷南征北戰,屢建奇功,殺寇無數,深得俞大猷將軍的重用,更受到當地百姓的愛戴,倭寇聞其名而膽戰心驚。唐順宇是一名抗倭的猛將,時至嘉靖四十二年四月初追隨俞大猷將軍追殺倭寇于海豐金錫都,六月辛卯日與總兵湯克寬並肩作戰,圍攻倭寇于海豐金錫都大埔寮(今汕尾紅海灣經濟開發區一帶),破陣擒殺倭寇一千九百多人和多名寇首,此戰取得抗擊倭寇的空前大捷,然而唐順宇亦不幸在此役中陣亡。戰後,俞大猷將軍為表彰唐順宇的抗倭業績,上表朝廷予以褒獎,並以將軍的身份厚葬唐順宇。
據了解,廣東省汕尾市人民政府於2011年7月27日頒布“明唐公墓”為汕尾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在此處設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唐大楚介紹,唐公墓已經收錄到《廣東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百大新發現》一書里,並且已正在申報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