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摩崖石窟群

唐代摩崖石窟群

唐代摩崖石窟群位於廣元市旺蒼縣城二十三公里的普濟鎮遠景村,在清江河畔一密林絕壁上,發現唐代摩崖石窟30龕總計220餘尊雕刻精美的佛像,其中有國內摩崖雕刻中罕見的書法珍品、靈塔雕像1座、裸佛30餘尊、西方三聖1龕等珍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代摩崖石窟群
  • 位置:廣元市旺蒼縣城普濟鎮遠景村
  • 現存主要洞窟:30個
  • 價值: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
概況,特色,文化價值,

概況

該摩崖石窟群藏身在普濟鎮遠景村清江河東岸寶鼎罐山腳下密林中,百丈高崖下,峭壁如削,石窟依山開鑿,自北向南橫亘300多米,現存主要洞窟30個,石雕佛像220餘尊,在最北端離地面七米許的懸崖上,寫有「天竺飛來」四個?體字,直徑約兩米,筆畫粗約30公分,字型強勁有力、氣勢磅礴,題字落款為唐天寶年間鄭太守巡檢到此書寫。專家表示,該題字應是唐代遺留的書法珍品。

特色

唐代摩崖石窟群自北向南錯落排開,最北的一號石窟內,壁上彩繪有釋迦牟尼等佛教人物;二號石窟南、北、中壁彩繪有唐僧取經圖、觀音救難經變、十二生肖經變等,色彩鮮?、繪法精湛,彩繪壁畫保存面積達百分之九十以上;三號石窟為牟尼閣,正面本尊為釋迦佛,左為彌勒佛,右面為阿彌陀佛赤足踏在人面地神中生出的蓮莖上,十分别致奇特,專家表示,這在國內石窟藝術中十分罕見。
四號為觀音閣石窟,窟高20.5米,寬1.58米,深0.36米,觀音佛像肌體豐滿,比例適度,衣紋流暢,裝飾華美,畫面布局嚴謹,立體感強,經上千年風雨剝蝕至今完好無損;五號石窟正面朝南清晰地繪有一佛二菩薩像,其兩側各有一壁畫;東西兩側(東面塌毀三分之二)分別繪有兩組壁畫,窟頂還可見暗紅色的塗層,保存也比較完整;六號石窟內,彩繪的二十幅佛像形神兼備,最小的僅十公分。
七號石窟為靈塔,靈塔雕刻面積約一平方米,左右各有一對稱的尖塔,塔高七層,中為兩層大塔,每層塔角雕有對稱的鈴鐺,塔頂兩面有三對稱的鈴鐺,靈塔下三級台階上站著七佛,象徵級浮屠,整個靈塔雕刻精美,色彩鮮?,保存完好,專家表示,這在國內佛像雕刻中實屬罕見。
八號石窟和二十號石窟中央雕有觀音坐蓮台和站蓮台佛像,兩邊均為神態各異的裸佛共三十餘尊,八號石窟還有釉彩,二十號石窟釉彩已經脫落,裸佛或坐或沈思,或雙手抱膝,或雙掌合立面露笑容,或頭部微偏側耳聆聽,有三尊佛像可清晰看到其男性生理特徵,形態逼真,神貌栩栩如生;佛像從姿態到面容到服飾,不含絲毫威嚴和神秘,流露的全然是純樸如水的真情,藝術家用優雅傳神的人物形象,洋溢著現實生活的濃鬱氣息,令觀賞者無不為其高超藝術造詣傾服。
專家表示,國內唐代佛像雕刻中,除敦煌石窟發現裸佛外,鮮有所見,其塑造技巧和表現手法,幾乎薈萃魏晉、隋代以後我國佛教佛像的風貌,從歷史和文物價值來衡量,此處摩崖石刻意義重大。
據了解,二十九號石窟為西方三聖佛像,龕高2.1米,寬1.6米,深0.4米,三聖均赤足立於0.5米蓮花台上,中佛高一點八米,中佛上部已毀,下部尚存,其雕刻精細,衣紋線條流暢,袈裟下沿著彩圖案規範美觀;左右兩菩薩高1.68米,左邊觀音菩薩面部豐滿,體態勻稱,造型逼真,近乎世人,其頭戴珠冠花飾,身著長袖長袍,胸前配飾瓔珞,風帶纏繞腰間,給人以瀟灑自然、儀態萬方之感,可惜下部已毀;右邊為大勢至菩薩,濃眉慧眼,服飾華貴,佛像略遜左邊觀音,腰部已殘缺。專家介紹,該龕佛像為唐代雕刻佛像精品。

文化價值

廣元市文物研究專家考證,三號石窟內的「牟尼閣」落款有題記,清晰可辨,其文稱:「地平縣(古縣名,設今旺蒼縣普濟鎮大營壩)員外尉王偉因謫官至此,敬造釋迦牟尼佛一鋪,願早平安歸。天寶六載六月建造。張季和書。」天寶六年即西元七四七年,距今一二五七年。
唐代摩崖石窟群唐代摩崖石窟群
專家們表示,從石窟所保存的紀年銘刻和藝術風格上看,這處巨集偉的藝術工程是唐代遺物無疑,該摩崖石窟群氣勢宏偉,內容豐富,雕刻精細,佛像構思獨到,在吸收和借鑑印度犍陀羅佛教藝術的同時,有機融合中國傳統藝術風格,三十龕佛像,龕與龕毫無雷同,窟與窟風格各異,整個布局縱橫交錯,佛像眾多,主次分明,大多保存較為完好,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
專家們認為,旺蒼縣這次發現的石窟年代久遠,石刻線條、輪廓、字型都是純正的唐代風格,部分石窟結構設計奇特,塑像造型精美,其書法、靈塔、裸佛、西方三聖像在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是唐代摩崖佛像中前所未有的珍品,打開研究唐代歷史和佛教文化的一個視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