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個人經歷,個人作品,出版圖書,人物成就,
個人經歷
德里羅進入福特漢姆大學學習神學、哲學和歷史。現代派繪畫、爵士樂、歐洲電影和格林尼治村的先鋒藝術給了他些許樂趣和教益。相比之下,他孩時受到的天主教教育對他影響更大。在教堂的神秘氣氛、儀式、教義中,他看到虛構的抽象的體系、教條、信念如何操縱人的思想與行為,並驅使他們走向極端——這為德里羅後來的思考與創作提供了一種樣板。1958年大學畢業後,德里羅就職於一家廣告代理公司,並在業餘時間從事文學創作。1960年,德里羅在《紀元》雜誌上發表第一篇小說《紐旦河》。11年後,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美國形象》出版。此後,德里羅接連出版《球門區》(1972)、《大瓊斯街》(1973)、《拉特納之星》(1976)、《球員們》(1977)和《走狗》(1978)。1979年和1984年,他先後獲得“哥根哈姆獎”和“美國藝術和文學科學院文學獎”。
1979年,德里羅移居希臘,在那裡開始創作他的第7部長篇小說《名字》(1982)。這是一部關於語言的書,名字和命名的書,試圖告訴人們,不同文化對於現實之所以會產生不同的概念,是因為存在著一個基本的規定性結構;語言規定本能的表現,是人類的基本需要,它不僅表達思想,也建構現實。書中提及的地名多達一百多個,人物的名字在命名時有許多巧合,說明名字所代表的人物的虛構性。《名字》分為四個部分:島嶼、山區、沙漠、草原。字母(被害人人名首字母和地名首字母匹配)殺人(暗示著名字對人生境遇的建構功能和話語強權的濫用)是這本書的主要故事。
1985年,德里羅出版《白噪音》,本書被譽為美國後現代主義文學最具經典性的代表作,獲美國“全國圖書獎”。《白噪音》以美國中部小城鎮和坐落於該鎮的“山上學院”為背景,描繪了傑克·格拉迪尼教授的家庭生活、山上學院的校園生活,以及小鎮居民的日常生活和一次災難事件中形形色色的表現。德里羅曾對亞當·貝格利說:“如果寫作是思考經過提煉濃縮的形式,那么提煉得最濃縮的寫作,也許就會終結為關於死亡的思索。”《白噪音》正是他“關於死亡的思索”的產物,德里羅的研究學者馬克·奧斯蒂恩稱此書為“美國死亡之書”。在書中,“與死亡經驗相聯繫”的白噪音是拒絕死亡的“人類的自然語言”。
1988年他出版《天秤星座》,獲“《愛爾蘭時報》國際小說獎”。本書有三個層面的故事:一是甘迺迪遇刺的歷史故事,二是敘述者講的故事,三是作品中的人物講的故事。這三層故事相互消解,元虛構和滑稽模仿——小說對歷史的模仿、對以往作品的模仿以及對其自身的模仿——將真實人物推入想像的時空。
1989年,他突發奇想,要寫一寫霍梅尼。小說出版後幸運地獲得1992年度“福克納筆會小說獎”。他於1997年出版的一部八百多頁的巨著《地獄》,描繪了20世紀整整後半個世紀的美國社會,對美國和世界文壇產生了不小的轟動,不幸成了國際第一暢銷書。
2003年,斯克里布納出版公司推出德里羅的第14部小說《大都會》。像《尤利西斯》一樣,本書也是描寫發生在一天之內的故事。這部作品展示了異化與妄想狂,藝術與商業,現實與想像,性與死亡,全球市場與恐怖主義,仿佛一個後現代話語的萬花筒。有書評認為,這部作品並非是德里羅最優秀的作品,但同時又指出,這部作品將是近年美國創作界所能提供的最優秀的作品之一。
德里羅的三本劇作分別為《月光工程師》(1979)、《娛樂室》(1987)和短劇《允準上天堂的運動員之狂喜》(1990)。這些書的寫作、出版和閱讀如今作為德里羅的生命過程或特性存在著。按照德里羅本人的看法,這些書仿佛是“唐·德里羅”這個名字所隱藏的意義的表露和所帶來的聯想。
個人作品
德里羅的第一篇小說《約旦河》,於1960年發表在《紀元》雜誌上。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美國的傳說》發表於1971年,從此佳作不斷、聲譽日隆,接連發表有《球門區》(1972)、《大瓊斯街》(1973)、《拉特納之星》(1976)、《球員們》(1977)、《走狗》(1978)、《名人們》(1982;獲“葛根哈姆”獎)《白噪音》(1985),《天秤星座》(1988),《毛二世》(1991),《地下世界》(1997),《大都會》(2003),《墜樓者(falling man)》(2007)和《歐米茄點》(2010)等。
德里羅的劇作有《月光工程師》(1979)、《娛樂室》(1987)和短劇《允準上天堂的運動員的狂喜》(1990)等。另外德里羅還曾創作有許多短篇小說並出版故事集《天使艾斯梅拉爾達:九個故事》(2011)。
出版圖書
- 沒有更多了
作者類型:
作者時間:
《白噪音》是美國作家唐·德里羅所著的長篇小說,講述了一場化學品泄漏事故後人們的驚恐與不安。小說描繪了居住於美國中部一個小城鎮的傑克·格拉迪尼教授一家的生活、傑克任職的“山上學院”的校園百態、小鎮居民在一次毒霧事件中形形色色的表現、以及最後傑克蛻變為一個兇手的過程。《白噪音》抓住了當代美國的精神...
人物成就
1979年和1984年,他先後獲得聲譽極高的“哥根哈姆獎”(1979)和“美國藝術和文學科學院文學獎”(1984)。唐·德里羅於1985年發表的《白噪音》更使他在美國聲名大震,次年即獲美國的文學大獎“國家圖書獎”,該書被譽為美國後現代主義文學最具經典性的代表作。1988年發表的《天秤星座》,獲“《愛爾蘭時報》國際小說獎”。1989年,他開始創作一部描寫霍梅尼的小說——《毛二世》,並在發表後獲得1992年度“福克納筆會小說獎”。1997年出版的827頁的巨著《地下世界》,成功描繪了20世紀整整後半個世紀的美國社會,因此轟動美國和世界文壇,,號稱國際第一暢銷書。1999年,德里羅獲得了“耶路撒冷獎”,使他成為獲此殊榮的第一個美國人。2001年《人體藝術家》問世。2003年,他又推出長篇小說《大都會》,這部作品仿佛一個後現代社會的萬花筒。2005年美國《紐約時報書評》雜誌評選了自1980年以來美國最好的小說,德里羅有3部小說入選,它們是《白色噪音》,《天秤星座》和《地下世界》。英國著名作家馬丁·艾米斯(MartinAmis)讀完德里羅的《地下世界》後說了這樣一番話:“它也許是,也許不是一部偉大的小說,然而毫無疑問,它已使唐·德里羅成了一位偉大的小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