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莊壩紅軍戰鬥遺址

遺址位於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哲莊鎮和雲南省鎮雄縣場壩鎮。是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二、六軍團在賀龍任弼時蕭克王震的率領下,在這裡打響了這場著名的戰鬥後留下的遺址。哲莊壩戰鬥是紅軍長征途中,賀龍親自指揮的烏蒙山迴旋戰中極為重要的一次戰鬥,為紅二、六軍團衝出10萬敵軍重圍和北上抗日創造了條件、奠定了基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哲莊壩紅軍戰鬥遺址
  • 地理位置: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哲莊鎮
  • 所處時代:現代
  • 開放時間:全天
  • 主要榮譽:省級全民國防教育基地
歷史沿革,主要遺址,重要影響,

歷史沿革

1986年,畢節地區行署、赫章縣委政府修建了紅軍戰鬥遺址紀念碑。
2005年,哲莊壩紅軍戰鬥遺址紀念碑及席大明等烈士墓被省委政府列為貴州省50個紅色旅遊重點建設經典景區之一和省級全民國防教育基地。

主要遺址

哲莊壩紅軍戰鬥遺址紀念碑
哲莊壩紅軍戰鬥遺址紀念碑,距離赫章縣政府約40公里,距離哲莊鎮政府約3公里,哲莊壩紅軍戰鬥遺址是赫章紅色文化的代表景點。2005年,該遺址被列為貴州省首批50個經典紅色文化景區之一,現正在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烏蒙山迴旋戰核心展示園”保護建設。
哲莊壩戰鬥指揮部
遺址位於雲南省鎮雄縣與貴州省赫章縣交界處,在鎮雄縣場壩鎮南面的巴溜村中寨三合頭。三合頭原為當地村民魯家住房,坐北向南,偏西19度。由於年久失修,西頭垮塌被撤除,正房照面木板壁改為石牆,外形及內部結構維持原貌。2008年,在巴溜啟動革命老區建設工程,將遺址在原址按原貌修復,並立碑介紹遺址形成經過。遺址現為三合院,19間260平方米,木結構草頂平房,已進行保護。

重要影響

如今,在赫章縣哲莊鎮,當年的紅色故事仍然被百姓口耳相傳,紅軍戰鬥的革命精神也激勵著廣大黨員幹部在鄉村振興中不懈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