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通論個性教育》由范壽康編著。 《哲學通論個性教育》包括:《哲學通論》和《個性教育》兩部書。 《哲學通論》在緒論中介紹了哲學的概念、哲學與宗教、哲學與科學、哲學的方法。在第一編“知識哲學”(認識論)中討論了認識的起源(唯理論、經驗論和批判輪)、效力(獨斷論、懷疑論和批判輪)和本質(實在論、觀念論、先驗觀念論和批判實在論等),在結論中批評了康德的知識哲學(先驗觀念論),介紹了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在第二編“自然哲學或形上學”中介紹了本體論(唯物論、唯心論、一元論和多元論)和宇宙論(自然的歷程和自然的究極),在結論中批評了費爾巴哈的唯物論,介紹了辯證的唯物論。 《個性教育》論述了個性的意義、教育的理想、個性與教育的關係、個性差別的原因、個性的七大實驗法等。贊成社會主義的教育理想,同時主張在教育中必須照顧到兒童的個性。
基本介紹
- 書名:哲學通論個性教育/武漢大學百年名典
- 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
- 頁數:172頁
- 開本:16
- 作者:范壽康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范壽康先生是中國著名教育家、哲學家,一生出版著作幾十部。《哲學通論》是為當時的哲學初學者所寫的入門讀物,主要介紹哲學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範疇等;《個性教育》探討個性對教育的影響和作用,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教育方面的認識和思考。《哲學通論個性教育》將這兩本書納入《武漢大學百年名典》叢書系列,再版合為一本,前者以1935年中華書局為基礎,後者以1930年商務印書館為基礎。再版以簡體排印,在內容上力求保持原貌,只在少數地方稍作修改,以資紀念。
作者簡介
范壽康(1896—1983),浙江上虞人,1922年在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獲教育學和哲學碩士學位。1923年回國後,歷任商務印書館編輯、中華《學藝》雜誌主編,中山大學教授、春暉中學校長、安徽大學教授、武漢大學教授。抗日戰爭時任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副廳長、第七處處長,負責對敵宣傳工作。1945年任台灣長官公署教育處處長。1947年後任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兼圖書館館長。1970年退休。退休後曾任台灣開明書店董事長。1982年經美國回國,任全國政協常委。1983年2月在北京逝世。
圖書目錄
《哲學通論》
《個性教育》
《個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