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通過德波頓的筆觸讀者看到六個不同的哲學家形象,他們中的有些人是人們熟悉的,有些是似曾相識,有些卻很陌生。他們的思想,他們的言行或許不一定讓人們大徹大悟,但一定會讓人們有一些感受,受到某些啟發和激勵。
哲學的慰藉 先哲蘇格拉底畢生以哲學為職業,安貧樂道。他告訴世人,現存的不一定是合理的;他教導世人,要學會懷疑,獨立思考,辨別善惡,反抗世俗偏見,聽從理性律令。他面對強權而保持合乎理性的自信,面對眾人指責而不收回自己的思想,“他寧願失歡於眾,獲罪於邦,而決不折腰”。
古希臘晚期的思想家伊壁鳩魯不僅承認感官享受是幸福生活的目標,而且更試圖解答“怎樣才能快樂”的問題。在他看來,哲學的任務就是幫助人們診斷痛苦和欲望的脈搏,制定出擺脫精神苦難、謀求快樂人生的方案。伊壁塢魯開出的藥方有三大元素:友誼、自由和思想。由此知道,富甲天下不會增加快樂,快樂的真諦在於思想的自由和心靈的溝通;讀者因此可以減少一些迷茫、錯位、驚愕、焦慮,增加一些理性和自信。
斯多亞派哲學家塞內加出身豪門,卻命運多並。年紀輕輕就患重病,與疾病抗爭六年;身體康復後從政,又仕途不順,無辜遭到貶謫,身受8年囹圄之苦;後來違心去當王儲的老師,十五年後又被國王—當年的學生—賜死。塞內加一生坎坷,屢遭挫折,卻能處變不驚,泰然應對。他的哲學告訴他世事無常,不僅自然災害、生老病死不可預知,就是人世間的勾心鬥角、相互殘殺也是防不勝防。怨天尤人於事無補,“哲學交給我們順應全方位的現實,從而使我們縱使不能免遭挫折,也至少能免於因情緒激動而遭受挫折帶來的全部毒害。”哲學給了塞內加“生命和智慧”,他以從容應對多並的命運來“回報”哲學。
十六世紀的法國哲學家蒙田與其前輩不同,他常常關注那些不為哲人所注意的瑣碎小事。他以為,人是由肉體和精神組成的,人亦生活在某種具體的文化中,對我們身體、智力的缺陷避而不談,不承認我們文化、習俗的差異,是體面社會缺乏坦誠帶來的結果。他的哲學大談“君子不為”的人間瑣事,因為他己經看到,晦澀不等於深刻,“神秘莫測的人能夠在簡單的頭腦中引起崇敬,卻不能打動堅實可靠、清晰的頭腦。”哲學家不能眼望蒼穹冥思苦想,卻忘記腳底下的事情。哲學要讓世人努力尋求智慧而又從未遠離愚蠢,要學會如何去過健康而快樂、平凡而善良的生活。
叔本華生活在十九世紀的德國,雖早年喪父,但一生並無衣食之憂。他生性多愁善感,卻又不善於與人交往,常常痛感人生苦難。三十歲時寫出傑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卻得不到學術界的認可,直到四十多歲仍然一事無成。在憤世嫉俗之餘,難免自我安慰,自我仰慕。他在感嘆“人的存在是一種錯誤”的同時,並未自暴自棄,而是天才地說出了這個真理:人與其它動物一樣服從“生命意志”,但人又是萬物之靈,人通過哲學和藝術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驗,勾畫生存的條件,因此,只有人才能自我解惑,只有人才能認識自身。人或許永遠不可能擺脫“生命意志”,但正是藝術和哲學以其特有的方式把人生痛苦轉化為“知識”,人才可能獲得洞察世事的省悟和少許的安寧。
尼采早年深受叔本華的影響,也是一個悲觀主義者。這大約與尼采的生存環境和自身經歷有關。其父英年早逝,家境很快衰落,而尼采本人內心感情豐富、極其敏感,外表則木訥靦腆、舉止刻板,雖有才華,然疾病纏身,孤獨憂鬱,人生遠非一帆風順。於是悲天憫人,自嘆自艾。後來經過學而思,思而學,人生態度發生驟變,他不再贊同逃避痛苦的觀點,而是創造了“超人’夕哲學。“超人”就意味著要有超乎常人的信念、勇氣、意志、智慧、情感等,就要像真正勇士那樣面對慘澹人生而決不放棄。於是,尼采不是讓人努力減輕痛苦、追求幸福,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他推崇苦難,因為他堅信,苦難是實現完美人生的條件,苦難是實現成功人生的必經之路,關鍵是要有應對苦難的勇氣和明智。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對與世不合的慰藉
第四章 對缺陷的慰藉
第二章 對缺少錢財的慰藉
第五章 對傷心的慰藉
第三章 對受挫折的慰藉
第六章 困難中的慰藉
創作背景 西方傳統文化,經過二十世紀種種現代、後現代思潮蕩滌和洗禮,正面臨著亟待整合重組的局面。二十一世紀的西方文化將以什麼樣的態勢,再度使世人驚訝,恐怕是眾多西方文化戰略家和批評家們正在努力思考的問題。作為一位研究哲學的學者型作家,德波頓在從容悠遊於西方文史哲的同時,也在結合著他這一代人的生存現狀,挖掘整合著西方傳統文化中有價值的部分,從而探索一種足以支撐當代西方人生存的精神基點。
德波頓在各種報刊雜誌發表的文章很多,23歲開始出版第一部作品,是小說體裁,以後兩部也是小說。但是他寫小說力求打破講故事和表現情景的傳統模式,探索情景背後的所以然,要弄明白各種人際關係後面的動力是什麼。他最喜愛的、能引起共鳴的作家之一是普魯斯特。他的第四部著作:《擁抱逝水年華》是從文學通向哲學的橋樑,這本書使他名聲大噪。由此引出下一部:《哲學的慰藉》。
德波頓認為他的書和那些美國式的所謂自助勵志書還是完全不同的。“那些愚蠢的垃圾書動不動就教人一夜暴富、速效減肥等等,總是煽動讀者樂觀。大多數勵志書並沒有悲劇的意識,這最讓我受不了。他們不知道,生活在本質上是不完美的,總有一種悲觀的因素需要我們去慰藉,承認生活有多痛苦才會使其臻於完美。”正是出於這一念頭,他又寫了《哲學的慰藉》。
作品鑑賞 德波頓的《哲學的慰藉》一書選擇西方哲學史上六位哲學家,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哲學對於人生的慰藉作用,儘管人生的境遇各不相同,古往今來被稱為哲學家的思想者千差萬別,還是有可能在相隔幾世紀之間找到一小群情貌略微相似的人,其共同點就是忠於“哲學”一詞希臘文的原意——“愛”“智慧”。他們的共同愛好,就是就人生最大的痛苦的根源向人們說一些寬慰而切合實際的話;他們的共同精神就是不向世俗低頭,堅持獨立思考。人生中有種種不如意處,其中有一些是可改變的,有一些是不可改變的。對於那些不可改變的缺陷,哲學提供了一種視角,幫助我們坦然面對和接受,在此意義上,可以說哲學是一種慰藉。但是,哲學不只是慰藉,更是智慧。二者的區別也許在於,慰藉類似於心理治療,重在調整我們的心態,智慧調整的卻是我們看世界和人生的總體眼光。因此,如果把哲學的作用歸結為慰藉,就有可能縮小甚至歪曲哲學的內涵。當然,智慧與慰藉並非不能相容,總體眼光的調整必然會帶來心態的調整,在此意義上,則可以說哲學是一種最深刻的慰藉。
在作者看來,哲學最大的功能就是以智慧來慰藉人生的痛苦。這痛苦有主觀自找的,例如名韁利鎖,慾壑難填;有外界強加的,例如天災人禍,種種不公平的遭遇。但是在哲學家那裡都可以找到解脫之道:蘇格拉底以通過理性思辨掌握真理的自信直面壓倒優勢的世俗偏見,雖百死而不悔。塞內加參透人事無常,對命運作最壞的構想,因而對任何飛來橫禍都能處變不驚。伊壁鳩魯認為人生以追求快樂為目的,但是他對快樂有自己的理解:擯棄世俗的奢華,遠離發號施令的上級,布衣簡食,良朋為伴,林下泉邊,優哉游哉!蒙田自己大半生在藏書樓中度過,卻貶低書本知識,因厭惡上流社會的矯揉造作,而走向了另一極端——讓飲食男女的原始本能登大雅之堂;他痛恨當時學界言必稱希臘的引經據典之風,提倡用百姓自己的話代替“亞里士多德如是說”,這樣,因能力、知識不足而自卑者可以從中得到慰藉。天下傷心人可以從叔本華的極端悲觀主義、放棄對此生的一切期待中得到慰藉;另一個極端,尼采對超人的意志和力量的絕對自信又可幫助人在一切艱難險阻面前永不放棄。
作者並沒有表明他對任何一種哲學的傾向性,對其中有一些也以調侃的筆法透露了一點質疑。但是從作者的角度看,這些哲學家的思想雖然相距甚遠,甚至相對立,卻有一個一以貫之的共同點,那就是哲學一詞希臘文的原義:“愛智慧”,而且用這種智慧來慰藉人生的種種悲苦。
作品影響 《哲學的慰藉》出版後引起廣泛反響,僅在英國便賣出15萬冊。
作品被改編成電視紀錄片,由英國廣播公司四頻道播出,從古典希臘到尼采,一共六講,很受公眾歡迎。
作品評價 《紐約時報》:“利用表面老生常談的主題情節,發展出充滿譏諷的笑話與漂亮有趣的細節。可以預期,他(德波頓)還會帶給我們更多精彩的作品。”
《哲學的慰藉》譯者、翻譯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前所長資中筠:“這一次,這本小書的文字使我有他鄉遇故知的感覺。那種特別英國式的散文風格,簡潔而優雅,機智而含蓄,能用小字眼就不用大字眼,慣以輕描淡寫代替濃墨重彩,給讀書留有回味的餘地,這些都深得英國古典散文的傳承。”
作者簡介 阿蘭·德波頓(Alain de Botton),英國作家,生於1969年,畢業於劍橋大學。著有小說《愛情筆記》(1993)、《愛上浪漫》(1994)、《親吻與述說》(1995)及散文作品《擁抱逝水年華》(1997)、《哲學的慰藉》(2000)、《旅行的藝術》(2002)、《身份的焦慮》(2004)、《無聊的魅力》(2005)、《幸福的建築》(2007)、《工作頌歌》(2009)、《機場裡的小旅行》(2009)、《寫給無神論者》(2012)。他的作品已被譯成二十幾種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