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喊與細語(瑞典1972年英格瑪·伯格曼執導電影)

呼喊與細語(瑞典1972年英格瑪·伯格曼執導電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呼喊與細語》是由英格瑪·伯格曼執導,麗芙·烏曼英格里德·圖林哈里特·安德森主演的情感電影,於1973年3月5日在瑞典上映。

該片講述了身患不治之症的艾格尼絲自知時日無多,她希望在臨死之前讓關係緊張的兩個妹妹學會珍愛彼此的故事。

基本介紹

  • 導演:英格瑪·伯格曼
  • 編劇:英格瑪·伯格曼
  • 主演:麗芙·烏曼,英格里德·圖林,哈里特·安德森
  • 製片人:Lars-Owe Carlberg
  • 對白語言:瑞典語
  • 中文名:呼喊與細語
  • 外文名:Cries and Whispers
  • 其它譯名:吶喊與低語
  • 出品時間:1972年
  • 製片地區:瑞典
  • 類型:劇情
  • 片長:106分鐘
  • 上映時間:1972
  • 色彩:彩色
  • imdb編碼:tt0069467
演職員,電影視頻,電影評論,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角色介紹,幕後花絮,獲獎記錄,製作發行,影片評價,

劇情簡介

艾格尼絲哈里特·安德森飾)、瑪麗亞麗芙·烏曼飾)和卡琳英格里德·圖林飾)雖然是三姐轎趨試妹,她們的內心卻有著積重難返的隔膜與疏離感。當艾格尼絲身患絕症,生命將近,守護在她身邊的只有女僕安娜(卡莉·塞爾萬飾)。艾格尼絲從來沒有得到過母親完尋晚整的愛,臨死前她妄想讓關係緊張的姐妹變得珍愛彼此,卻一再事與願違。瑪麗亞是最得母親寵愛的孩子,因此遭到姐妹的嫉妒,而她自己的感情生活也處理的一塌糊塗,在丈夫和情人之間徘徊周旋。卡琳的生活更是充滿壓抑,和丈夫的關係陷入僵局,令她沉淪於自虐。姐妹三人想擺脫生活的陰影,重新拉近彼此的心,卻發現和解的願望太過遙遠,隔膜似乎已不可打破。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配音
艾格尼絲哈里特·安德森----
瑪麗亞麗芙·烏曼----
卡琳英格里德·圖林----
安娜卡莉·塞爾萬----
大衛厄蘭·約瑟夫森----
Isak安德斯·埃克----
JoakimHenning Moritzen----
FredrikGeorg Årlin----
Story tellerInga Gill----
Maria as a childLena Bergman----
SpectatorLars-Owe Carlberg----
Anna's daughter Malin Gjörup----
UndertakerGreta Johansson----
Spectator Ann-Christin ----
SpectatorBörje Lundh----
Agnes as a child Rosanna Mariano----
Karin as a childMonika Priede----
Maria's daughter 琳·烏爾曼----
Spectator英格莉·馮·羅森----

職員表

製作人導演副導演(助理)編劇攝影剪輯藝術指導造型設計服裝設計錄音
英格瑪·伯格曼 Lars-Owe Carlberg英格瑪·伯格曼Arne Carlsson英格瑪·伯格曼斯文·尼科維斯特Siv LundgrenMarik Vos-Lundh Britt Falkemo  Börje Lundh Cecilia Drott Marik Vos-LundhSven Fahlén  Tommy Persson Owe Svensson 

角色演員介紹

  • 呼喊與細語
    艾格尼絲
    大姐,身患不治之症,自知時日無多,她對人人恐懼的死亡早已習以為常,抱著全然無所謂的態度生活。艾格尼絲沒有得到過母親完整的愛,臨死前她希望能緩和姐妹間緊張的關係,卻一再事與願違。
  • 呼喊與細語
    瑪麗亞
    小妹,她是最得母親寵愛的孩子,也因此遭到姐妹的嫉妒。瑪麗亞雖然已經結婚,卻還是擺脫不了感情方面的困擾,在丈夫和姐姐的主治醫生之間徘徊不定。
  • 呼喊與細語
    卡琳
    二姐,卡琳有著難以理清的煩惱和麻煩,內心感到非常壓抑。她和丈夫的關係陷入僵局,也因此開始頻頻自虐。卡琳試圖擺脫生活的陰影,想要重新拉近姐妹間的距離,卻發現有些事已無法改變。      
  • 呼喊與細語
    安娜
    演員:卡莉·塞爾萬
    女僕,心地善良、忠心耿耿,一直照顧著重病的女主人艾格尼絲。安娜是唯一真心為艾格尼絲著想的人,她希望能為艾格尼絲減輕痛苦。

幕後花絮

  1. 片中用於拍攝的房子Taxinge-Nasby已經很多年沒有人居住,劇組用光滑的紅色油漆把牆面重新漆了一遍。
  2. 導演伯格曼自費製作了該片,但在美國卻沒有一個發行商願代理發行,他們一致認為該片很難盈利。
  3. 片中安娜懷抱安妮的姿勢是受到了米開朗琪羅創作的雕塑“聖母憐子”的啟發。
  4. 該片攝影機使用的簽屑永方式很特別,遠鏡頭被用於冷漠與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姐姐卡琳,而強烈的近鏡頭則被用於十分熱情的妹妹瑪麗亞。

獲獎記錄

時間獎項類型獎項名稱蘭判獄獲獎者備註
1974
最佳攝影
斯文·尼科維斯特
獲獎
最佳影片
《呼喊與細語》
提名
最佳導演
英格瑪·伯格曼
最佳原創劇本
最佳服裝設計
Marik Vos-Lundh
第18屆義大利大衛獎
特別獎
哈里特·安德森、卡莉·塞爾萬、英格里德·圖林、麗芙·烏曼
獲獎
最佳外國導演
英格瑪·伯格曼
最佳女演員
英格里德·圖林
提名
最佳攝影
斯文·尼科維斯特
1973
技術大獎
英格瑪·伯格曼
獲獎
第30屆美國金球獎
電影類府戀拜挨-最佳外語片
《呼喊與細語》
提名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Cinematograph AB [瑞典]
發行公司
Reserva Especial [巴西]
標準收藏 [美國] (DVD)
New WorldPictures [美國]
Continental HomeVídeo [巴西] (2001) (DVD)
Kinowelt HomeEntertainment [德國] (2006) (DVD)
Home VisionEntertainment (HVE) [美國] (2000)(DVD)
CriterionCollection (2001) (美國)(DVD)
Moskwood Media (2005) (荷蘭)(DVD)
Gutek Film [波蘭] (2007)(all media)
Palisades-TartanAcquisitions (2008) (英國) (DVD)

影片評價

《呼喊與細語》沿用伯格曼前作《沉默》的方式,在鐘錶的滴答聲中開始,用五種不同的鐘表聲音配以指針和鐘擺的特寫,時間在片中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性,鐘錶的特寫畫面被穿插在影片的各個部分。尼克維斯特的攝影讓影片散發出了全部的魅力,在銀幕上創造出了“油畫般的質感”。不過實際上片中的色彩運用是“不自然”的,紅色為基調的大色塊過於濃烈,然而這一“缺點”卻正好符合影片的內在需要。色彩是與角色的心理與情感相聯繫,因此那些通常會顯得做作和生硬的畫面,在片中卻顯得格外貼切。伯格曼近乎自然主義地描寫了晚期癌症病人在衰弱和劇痛中一步步走向生命的終結,為此他必須凝局頌用唯美的畫面和鮮艷的色彩來加以調和,才不至於讓人徹底墮入對死亡的恐懼和對生命的絕望。死去的艾格尼絲和她的日記述說著理想生活的美好,使得影片結尾三姐妹與安娜在鋪滿金黃落葉的林間散步的畫面更加感人(《外灘畫報》評)拘匙朵戶

職員表

製作人導演副導演(助理)編劇攝影剪輯藝術指導造型設計服裝設計錄音
英格瑪·伯格曼 Lars-Owe Carlberg英格瑪·伯格曼Arne Carlsson英格瑪·伯格曼斯文·尼科維斯特Siv LundgrenMarik Vos-Lundh Britt Falkemo  Börje Lundh Cecilia Drott Marik Vos-LundhSven Fahlén  Tommy Persson Owe Svensson 

角色演員介紹

  • 呼喊與細語(瑞典1972年英格瑪·伯格曼執導電影)
    艾格尼絲
    大姐,身患不治之症,自知時日無多,她對人人恐懼的死亡早已習以為常,抱著全然無所謂的態度生活。艾格尼絲沒有得到過母親完整的愛,臨死前她希望能緩和姐妹間緊張的關係,卻一再事與願違。
  • 呼喊與細語(瑞典1972年英格瑪·伯格曼執導電影)
    瑪麗亞
    小妹,她是最得母親寵愛的孩子,也因此遭到姐妹的嫉妒。瑪麗亞雖然已經結婚,卻還是擺脫不了感情方面的困擾,在丈夫和姐姐的主治醫生之間徘徊不定。
  • 呼喊與細語(瑞典1972年英格瑪·伯格曼執導電影)
    卡琳
    二姐,卡琳有著難以理清的煩惱和麻煩,內心感到非常壓抑。她和丈夫的關係陷入僵局,也因此開始頻頻自虐。卡琳試圖擺脫生活的陰影,想要重新拉近姐妹間的距離,卻發現有些事已無法改變。      
  • 呼喊與細語(瑞典1972年英格瑪·伯格曼執導電影)
    安娜
    演員:卡莉·塞爾萬
    女僕,心地善良、忠心耿耿,一直照顧著重病的女主人艾格尼絲。安娜是唯一真心為艾格尼絲著想的人,她希望能為艾格尼絲減輕痛苦。

幕後花絮

  1. 片中用於拍攝的房子Taxinge-Nasby已經很多年沒有人居住,劇組用光滑的紅色油漆把牆面重新漆了一遍。
  2. 導演伯格曼自費製作了該片,但在美國卻沒有一個發行商願代理發行,他們一致認為該片很難盈利。
  3. 片中安娜懷抱安妮的姿勢是受到了米開朗琪羅創作的雕塑“聖母憐子”的啟發。
  4. 該片攝影機使用的方式很特別,遠鏡頭被用於冷漠與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姐姐卡琳,而強烈的近鏡頭則被用於十分熱情的妹妹瑪麗亞。

獲獎記錄

時間獎項類型獎項名稱獲獎者備註
1974
最佳攝影
斯文·尼科維斯特
獲獎
最佳影片
《呼喊與細語》
提名
最佳導演
英格瑪·伯格曼
最佳原創劇本
最佳服裝設計
Marik Vos-Lundh
第18屆義大利大衛獎
特別獎
哈里特·安德森、卡莉·塞爾萬、英格里德·圖林、麗芙·烏曼
獲獎
最佳外國導演
英格瑪·伯格曼
最佳女演員
英格里德·圖林
提名
最佳攝影
斯文·尼科維斯特
1973
技術大獎
英格瑪·伯格曼
獲獎
第30屆美國金球獎
電影類-最佳外語片
《呼喊與細語》
提名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Cinematograph AB [瑞典]
發行公司
Reserva Especial [巴西]
標準收藏 [美國] (DVD)
New WorldPictures [美國]
Continental HomeVídeo [巴西] (2001) (DVD)
Kinowelt HomeEntertainment [德國] (2006) (DVD)
Home VisionEntertainment (HVE) [美國] (2000)(DVD)
CriterionCollection (2001) (美國)(DVD)
Moskwood Media (2005) (荷蘭)(DVD)
Gutek Film [波蘭] (2007)(all media)
Palisades-TartanAcquisitions (2008) (英國) (DVD)

影片評價

《呼喊與細語》沿用伯格曼前作《沉默》的方式,在鐘錶的滴答聲中開始,用五種不同的鐘表聲音配以指針和鐘擺的特寫,時間在片中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性,鐘錶的特寫畫面被穿插在影片的各個部分。尼克維斯特的攝影讓影片散發出了全部的魅力,在銀幕上創造出了“油畫般的質感”。不過實際上片中的色彩運用是“不自然”的,紅色為基調的大色塊過於濃烈,然而這一“缺點”卻正好符合影片的內在需要。色彩是與角色的心理與情感相聯繫,因此那些通常會顯得做作和生硬的畫面,在片中卻顯得格外貼切。伯格曼近乎自然主義地描寫了晚期癌症病人在衰弱和劇痛中一步步走向生命的終結,為此他必須用唯美的畫面和鮮艷的色彩來加以調和,才不至於讓人徹底墮入對死亡的恐懼和對生命的絕望。死去的艾格尼絲和她的日記述說著理想生活的美好,使得影片結尾三姐妹與安娜在鋪滿金黃落葉的林間散步的畫面更加感人(《外灘畫報》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