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駱駝(三毛《哭泣的駱駝》)

哭泣的駱駝(三毛《哭泣的駱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在《哭泣的駱駝》里,三毛深深眷戀著撒哈拉沙漠裡的生活和周遭的人,《收魂記》、《大鬍子與我》等故事情趣盎然,《沙巴軍曹》等所刻畫的主角給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而壓軸的《哭泣的駱駝》以游擊戰事為背景,細細鋪寫了一對沙漠情侶的生死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哭泣的駱駝
  • 作者:三毛
  • 文章背景:墨沙漠生活周遭的人與事
  • 模組:四章
  • 主要人物:巴西里,沙伊達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作者簡介,

第一部分

塵緣(代序)(一)塵緣(代序)(二)
哭泣的駱駝
收魂記(一)收魂記(二)收魂記(三)
沙巴軍曹(一)沙巴軍曹(二)沙巴軍曹(三)沙巴軍曹(四)
搭車客(一)搭車客(二)搭車客(三)搭車客(四)搭車客(五)

第二部分

哭泣的駱駝(一)哭泣的駱駝(二)哭泣的駱駝(三)哭泣的駱駝(四)哭泣的駱駝(五)哭泣的駱駝(六)哭泣的駱駝(七)哭泣的駱駝(八)哭泣的駱駝(九)哭泣的駱駝(十)

第三部分

逍遙七島游(一)逍遙七島游(二)逍遙七島游(三)逍遙七島游(四)逍遙七島游(五)逍遙七島游(六)逍遙七島游(七)
一個陌生人的死(一)一個陌生人的死(二)一個陌生人的死(三)

第四部分

大鬍子與我(一)大鬍子與我(二)大鬍子與我(三)大鬍子與我(一)
啞奴(二)啞奴(三)啞奴(四)
三毛一生大事記

作者簡介

三毛於1943年3月26日(農曆2月21日)生於重慶。幼年時期的三毛就表現對書本的愛好,五年級下學期第一次看《紅樓夢》。國中時期幾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初二那年休學,由父母親悉心教導,在詩詞古文、英文方面,打下次堅實的基礎。並先後跟隨顧福生韓湘寧邵幼軒三位畫家習畫。三毛在她的散文《我的三位老師》中記錄了這三位繪畫老師。
哭泣的駱駝
1964年,得到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均先生的特許,到該校哲學系當旁聽生,課業成績優異。
1967年再次休學,隻身遠赴西班牙。在三年之間,前後就讀西班牙馬德里大學、德國哥德書院,在美國伊諾大學法學圖書館工作。對她的人生經驗和語文進修上有很大助益。
1970年回國,受張其均先生之邀聘在文大德文系、哲學系任教。後因未婚夫猝逝,她在哀痛之餘,再次離開,又到西班牙。與苦戀她6年的荷西重逢。
1973年,於西屬撒哈拉沙漠的當地法院,與荷西公證結婚。在沙漠時期的生活,激發她潛藏的寫作才華,並受當時《聯合報》主編的鼓勵,作品源源不斷,並且開始結集出書。
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在1976年5月出版。
1979年9月30日夫婿荷西因潛水意外事件喪生,回到台灣。
1981年,三毛決定結束流浪異國14年的生活,在國內定居。同年1月,《聯合報》特別贊助她往中南美洲旅行半年,回來後寫成《萬水千山走遍》,並作環島演講。之後,三毛任教文化大學文藝組,教小說創作,散文習作兩門課程,深受學生喜愛。
1984年,因健康關係,辭卸教職,而以寫作、演講為生活重心。
1989後4月首次回大陸家鄉,發現自己的作品在大陸也擁有許多的讀者。並專誠拜訪以漫畫《三毛流浪記》馳名的張樂平先生,了卻夙願。
1990年從事劇本寫作,完成第一部中文劇本,也是她最後一部作品《滾滾紅塵》。
1991年1月4日清晨去世,享年48歲。
作品
從學生時代開始喜歡三毛,想像她那樣萬水千山走遍,想像她那樣擁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愛!
每個人都有夢,卻不是每個人都敢去追夢,所以她便成了我們心靈上的那點寄慰,至少有人那么努力的按自己想過的方式在生活,至少有人在擁有刻骨銘心的愛情,至少有人懷抱夢想,乾淨而透明~~~
當自己不敢前行的時候,她便成了遠處的燈塔,成了我那夢中嚮往的橄欖樹。
三毛,一個眷戀沙漠生活的女子,以自己強烈的感情色彩,反映社會與人生,構築了一個有淚有笑的文學世界。
《哭泣的駱駝》以戰爭為背景,那是一個得不到獨立的民族,它的子民有的悲賤,有的無知,有的高傲,有的善良,有的悲壯…… 一個在屠殺中唯一倖存下來的軍曹,在這片沙漠裡埋藏著他整個團的兄弟,他眼睛裡折射出的仇恨,是整個撒哈拉沙漠翻過來都遮不住的。一個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燈光下,沙伊達的臉孔不知怎的散發著那么嚇人的吸引力,她近乎象牙色的雙頰上,襯著兩個漆黑得深不見底的大眼睛,挺直的鼻子下面,是淡水色的一抹嘴唇,削瘦的線條,像一件無懈可擊的塑像那么的優美,目光無意識的轉了一個角度,沉靜的微笑,像一輪初升的明月,突然籠罩了一室的光華,眾人不知不覺的失了神態,連我,也在那一瞬間,被她的光芒震得呆住了。穿著本地服裝的沙伊達,跟醫院裡明麗的她,又是一番不同的風韻,坐在那兒的她,也不說話,卻一下子將我們帶入了一個古老的夢境裡去。”
這樣美好的女子,最終的結局卻是悲慘的,她和她的愛人——民族英雄巴西里被自己人出賣遇害。小說結尾通過對駱駝悲鳴的描寫,寫出了三毛心中的無限悲憤。 “我蹲在遠遠的沙地上,不停的發著抖,發著抖,四周暗得快看不清他們了。風,突然沒有了聲音,我漸漸的什麼也看不見,只聽見屠宰房裡駱駝嘶叫的悲鳴越來越響,越來越高,整個的天空,漸漸充滿了駱駝們哭波著的巨大的回聲,像雷鳴似的向我罩下來。”
看三毛的書,心裡總是覺得有濃濃的悲傷,就快要化不開來。但是這本書,給我以強烈的震撼,那是一種震撼心靈的悲愴。讓人痛恨戰爭的殘酷,痛恨愚昧的人類。可憐紅顏薄命,英雄末路。正義美好被扼殺,駱駝為之悲鳴、蒼天大地為之哭泣。
相較於三毛的其它作品,這部小說的故事性更強一些,而且講的是當地的一段真實的歷史,可以說是一段傳奇故事。小說的絕妙之處在於用駱駝嘶叫的悲鳴來烘托氣氛,使讀者仿若身臨其境,“駱駝們哭波著的巨大的回聲,像雷鳴似的向我罩下來。”
三毛雖離開好多年了,但她的作品使她依然活在喜歡她的讀者心中。我喜歡三毛的作品,尤其喜歡這部作品,更欣賞她豁達超脫的個性。這個堅韌不拔的女子,有著不為一般人所能窺視的內心世界。
如果生命是一朵雲,它的絢麗,它的光燦,它的變幻和飄流,都是很自然的,只因為它是一朵雲。三毛就是這樣,用她雲一般的生命,舒展成隨心所欲的形象,無論生命的感受,是甜蜜或是悲悽,她都無意矯飾,行間字里,處處是無聲的歌吟,我們用心靈可以聽見那種歌聲,美如天籟。
讀三毛的作品,發現一個由生命所創造的世界,像開在荒漠裡的繁花,她把生命高高舉在塵俗之上,這是需要靈明的智慧和極大的勇氣的。

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但鳥兒已飛過
-----三毛-----

她從來尊重生命的本質。生命的本質就是給予生命最為盡情的愛,最為盡情的燃燒。三毛做到了。在她短暫而傳奇的一生里,她將這種對生命的尊重和關愛燃燒得多姿多彩,她將奇異艱辛的流浪生涯鍛造得悲愴且浪漫,她將和荷西刻骨銘心的愛情推向了極致,化為至悲至愛的永恆樂章……
------《懷念三毛》------


追求每一個年輕人自己也說不出到底是在追求什麼的那份情懷,因為過分執著,拚命探求,而得不著答案,於是有了一份不能輕視的哀傷。
-----《雨季不再來》-------

我唯一鍥而不捨,願意以自己的生命去努力的,只不過是保守我個人的心懷意念,在我有生之日,做一個真誠的人,不放棄對生活的熱愛和執著,在有限的時空里,過無限廣大的日子。
-----《撒哈拉的故事》-----
意外地在圖書館借到《愛情路上》還是《愛的路上》,摘錄的是諸多當代作家的愛情感言,包括老舍等,但唯獨三毛的那篇《大鬍子與我》讀的我嬉笑不止。這本精緻的文摘是繁體版的,而且是香港出版的,因為價格是以港幣標註的~
《大鬍子與我》絕對是一個亮點,先前剛讀了《愛與信任》中關於三毛和荷西的《亞當與夏娃》,這兩篇簡直就是幽默的呼應,對三毛的作品了解不多,只知道她是個很有個性堅持自我的現代女性,與至愛荷西相識於十八歲,結拜與二十五歲,婚姻卻只有短短的六年,丈夫就離開了人事,他們很長的一段日子是在沙漠生活的,1991年三毛因思念亡夫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這兩篇小文中無不流露彼此間與眾不同的感情,充滿情趣和幽默,尤其《大鬍子與我》,相信是很多嚮往自由的心靈所追求的感情境界,當下的我看來,給了我莫大的鼓舞,人生貴在遇見如此的對手,一起演繹愛情,他們是無憾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