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精神

哥本哈根精神

“哥本哈根精神”是由20世紀初丹麥的著名科學家尼耳斯·玻爾所提出的,玻爾的摯友、著名物理學家羅森菲耳德為“哥本哈根精神”下的定義是:完全自由的判斷與討論的美德。澳大利亞物理雜誌編輯羅伯遜的看法是:“哥本哈根精神或許可以很好地被表征為玻爾給人的一種鼓舞和指導,它與聚集在周圍的青年物理學家的才華相結合,體現了領袖與民眾的互補關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哥本哈根精神
  • 提出者尼耳斯·玻爾
  • 提出時間:20世紀初
  • 適用領域範圍:完全自由的判斷與討論的美德
  • 內容:玻爾給人的一種鼓舞和指導
簡介,具體例子,產生過程,

簡介

“玻爾依靠他的洞察力和鼓舞力量,把他周圍的人的聰明才智充分發揮出來。”傳記作家穆爾則認為,哥本哈根精神是“高度的智力活動、大膽的涉險精神、深奧的研究內容與快活的樂天主義的混合物”,在楊福家先生的《哥本哈根精神》(摘自《大學人文讀本》“人與世界”卷)一文中,又有具體的闡述,這是玻爾所留下的“物理學界最可寶貴的財富”。
玻爾倡導的“平等、自由討論和相互緊密地合作的濃厚的學術氣氛”,已經成為了一個可放之四海的團隊工作的準則。玻爾的為學與為人同樣值得稱道--他是一個愛國的、然而同時又是積極推動“科學國際化”的丹麥科學家。在他積極營造的那種“使人感到繁忙、激動、活潑、歡快、無拘無束、和藹可親”的氣氛中,“工作著”才會是美麗的。
正是由於這種精神的存在,玻爾才成功地在丹麥開闢了歐洲又一個物理學聖地,他的研究所名噪一時,是當時所有物理學愛好者們的天堂。哥本哈根精神完美地詮釋了什麼才是團隊精神,至少,它是以一個成功者的姿態存在的,雖然玻爾的團隊是一個科研隊伍,他們針對的是對自然科學的討論和研究,這和商業團隊有著很大的區別,商業團隊中,相互的溝通配合和較為明顯的責任分擔,需要更為統一的思想,對目標的認同,和個人犧牲。

具體例子

抽象的定義與具體的例子總是互為補充的。下面來看幾個具體的例子。
1922年6月,玻爾應邀赴德國格廷根講學,德國一些著名的學者都前來聽講,盛況空前(後被稱為“玻爾節”)。當時年僅20歲的大學生海森堡(德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也隨其導師索末菲從慕尼黑專程趕來聆聽玻爾的演說。在玻爾的每次演講末了,照例總有一段時間供大家討論、提問。有一次,當時在大學裡唯讀了四個學期的海森堡,對玻爾的一些看法提出了強烈的異議。玻爾一眼就看出,這些異議是經過仔細研究後提出來的,於是,這位在當時已享盛名的教授,在當天下午就邀請海森堡到附近山區散步,以便能對問題作出深入討論。在討論中,玻爾既肯定海森堡的很多想法,又十分坦率地談了自己的認識過程,還承認“我今天上午說得不夠小心”。最後,玻爾邀請海森堡到哥本哈根工作一段時間。海森堡後來回憶說:“我真正的科學生涯是從這次散步開始的。”
玻爾則認為,他到格廷根講學的最大收穫是第一次遇到了兩位有才華的青年人——海森堡和泡利(奧地利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泡利也是索末菲的學生,比海森堡大一歲。他的可貴之處就是敢於提出非常尖銳的批評,後來成了近代物理學中最著名的評論家。在玻爾的邀請下,泡利在玻爾訪問格廷根後就來到哥本哈根。玻爾讓他評論研究所的各項工作,並高度評價泡利的作用,不管大事小事,總要去找泡利聊一聊。雖然研究所里很多人都怕泡利,但是,逐漸地,大家都開始珍視泡利的批評。甚至,當泡利離開哥本哈根之後,他的每次來信都被看做是一件大事,在所內廣為傳閱。
無疑地,玻爾、海森堡、泡利之間的合作對量子力學的發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正是他們,形成了哥本哈根學派的核心。

產生過程

哥本哈根精神是怎樣產生的呢?為了回答這一問題,還有必要回顧一下尼耳斯·玻爾是怎樣創建玻爾研究所的。
在1913年,玻爾發表劃時代的三部曲《原子和分子結構》之後,邀請書紛紛來到了玻爾的手中:1916年,美國加州大學邀請玻爾去工作,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校長聘請玻爾去任職;1918年,盧瑟福寫出“私人信件,本人親啟”的邀請信,以“把曼徹斯特辦成現代物理研究中心”、“年薪200英鎊(相當於玻爾在丹麥收入的兩倍”)為前提,再次請玻爾去英國任職。導師和摯友盧瑟福的邀請,對於玻爾當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玻爾回信道:我非常喜歡再次到曼徹斯特去。我知道這對我的科學研究會有極大的幫助。但是我覺得不能接受您提到的這一職務,因為哥本哈根大學已經盡全力來支持我的工作,雖則它在財力上、在人員能力上和在實驗室的管理上,都達不到英國的水平。……我立志盡力幫助丹麥發展自己的物理學研究工作……我的職責是在這裡盡我的全部力量。
玻爾一心一意致力於在自己的國土上建立一個物理研究所。1921年3月3日,在近代物理史上有重大影響的玻爾研究所終於宣告成立。在成立大會上,35歲的所長——玻爾說道:“……極端重要的是,不僅要依靠少數科學家的才能,而且要不斷吸收相當數量的年輕人,讓他們熟悉科學研究的結果與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不斷地提出新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通過青年人自己的貢獻,新的血液和新的思想就會不斷湧入科研工作。”
正如澳大利亞學者羅伯遜所指出的:“年輕的丹麥和外國物理學家所帶來的新思想和朝氣,在玻爾及其周圍一批有經驗的合作者的指導下,不久就轉化為豐碩的成果。”在人口不到500萬的一個小國里,出現了與英、德齊名的國際物理中心,這裡一直被許多物理學家譽為“物理學界的朝拜聖地”。這個聖地的中心人物,當然是尼耳斯·玻爾。他事業心極強,日以繼夜地工作,但又幽默好客,不擺架子。他愛才如命,到處物色有希望的青年人來所工作。他積極提倡國際合作,以致被人譽為“科學國際化之父”。
在他的研究所里,既有22歲當講師、27歲當教授的海森堡和作為“上帝的鞭子”的泡利,又有開玩笑不講分寸的朗道(前蘇聯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以及“幾乎把畫漫畫、做打油詩作為主要職業,而把物理倒變成副業”的伽莫夫(前蘇聯物理學家)。哥本哈根的氣氛使人感到繁忙、激動、活潑、歡快、無拘無束、和藹可親。哥本哈根精神隨著量子力學的誕生而誕生,現已成為物理學界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