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白頭牛是哈薩克斯坦育成的第一個肉牛品種。是以哈國地方牛種哈薩克牛和卡爾梅茨牛為基礎,通過導入國外肉用型海福特種牛的血液,經過近30年有目的的育種選擇培育而形成的肉牛新品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哈薩克白頭牛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簡介,體形外貌,生產性能,肉用品質,利用情況,
簡介
於1950年將其命名為哈薩克白頭牛。哈薩克白頭牛非常適應於長距離放牧飼養,能經受酷暑嚴寒,在天然放牧場能迅速增膘。
體形外貌
哈薩克白頭牛全身被毛呈不同色調的紅色,頭、耆甲、胸、腹、四肢、尾梢是白色,鼻面為粉紅色。牛的體形不大,緊湊,頭短小,胸深而寬,骨骼較細,結實,不粗糙。體軀呈圓桶形,而且很寬,肌肉發達,四肢短,乳房不大。母牛的耆甲平均高123厘米~125厘米,胸深平均70厘米~73厘米,胸寬平均42厘米~45厘米,體長平均150厘米~155厘米,管圍平均18厘米~19厘米。
生產性能
哈薩克白頭牛母牛平均體重為500千克~550千克,種公牛平均體重為800千克~900千克(最高體重可達1100千克以上);公犢斷奶(8月齡)平均體重是240千克~250千克,母犢平均是225千克~230千克。牛犢12月齡、15月齡、18月齡的平均體重分別為331.8千克、415.5千克和497.2千克,肥育至15月齡~18月齡的平均日增重為983克。優秀小公牛18月齡的平均體重可達541千克。肉用型母牛的年平均產奶量大約為1250千克~1500千克,肉奶兼用型母牛的年平均產奶量為2000千克~2500千克,乳脂率平均為3.8%~4.0%。
肉用品質
哈薩克白頭牛具有非常好的肉用品質。肉多汁,脂肪沉積在肌束和肌肉纖維之間;屠宰率平均為63%~64%,肉和脂肪平均約為胴體重的80%~84%,骨頭平均占14%~15%。
利用情況
現新疆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烏魯木齊市城郊某民營科技企業、一些家庭牧場示範點的養牛大戶分別通過各種渠道從哈薩克斯坦引入少量哈薩克白頭牛,進行飼養繁殖,觀察其在新疆牧區天然草地放牧和舍飼圈養條件下對新疆氣候、環境、飼草料等的適應性。據了解,哈薩克白頭牛引入新疆上述地區後,對天然草地放牧和舍飼圈養基本適應,生產性能發揮正常,經濟效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