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台族(哈台族、ハータイズ),一開始用以表示對台灣或台灣文化感到喜歡或好奇的日本人。這個辭彙的出現是受到台灣漫畫家哈日杏子在1996年所創造的“哈日族”一詞的影響,1997年日本國內也開始使用這個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哈台族
- 外文名:ハータイズ
- 對象:日本人
- 出現時間:1996年
起源,哈台族的發展,出版書籍,
起源
“哈台族@元祖”在1997年開始使用“哈台族”一詞,目前被公認為是最早使用此一辭彙的例子。2000年開始,“哈台族”一詞已經廣為人知,在網路上也開始逐漸形成各式各樣的哈台族社群。現在在台灣社會中,此一稱呼已不再限於日本人,而是指所有喜愛台灣的外籍人士。
哈台族的發展
1990年代,有許多日本人對茶等台灣文化感到興趣(其中大部分是女性),因而開始流行前往台灣旅遊。另外受到《満里奈の旅ぶくれ―たわわ台灣》(渡邊滿里奈作,2003年4月發售)中所介紹的茶藝文化的影響,也有許多日本女性為追求台灣文化而成了哈台族。
此時對台灣文化產生興趣的日本人增加,加上台灣男子偶像團體「F4」主演的《流星花園》(原名:花より男子)真人版的影響,在日本也開始有重製作品的現象。
前總統李登輝所著的《台灣的主張》,和日本漫劃家小林善紀的作品《台灣論》,廣泛地介紹了有關台灣的政治主張及見解。由於台灣賦予日本人一種“親日”的形象,因此在1990年代後半,網路上開始出現“台灣擁護論”的主張,即在政治主張上“哈台”的哈台族。
相對於“哈日族”在台灣多用以指稱對日本文化感到興趣的台灣人,“哈台族”在日本除用以指稱對中國茶、布袋戲、台灣的音樂、戲劇、漫劃、偶像明星等感到興趣的日本人之外,也可用來指稱關心台灣的政治或社會等方面議題的“台灣擁護派”,因此“哈台族”所指涉的意義範圍是相當廣泛的。
根據2006年台灣自由時報報導,1990年夏威夷大學東亞所就曾開設台語課程,比台灣還早十年。目前美國哈佛、史丹佛、柏克萊、賓州大學等9校也有開課,而其中一半學校聘有專任台語教師。日本則有9所學校將台語課列入學分計算,包括慶應與筑波大學等。
2006年5月29、30日,台灣歷史學會在台北舉辦的「台灣之再現、詮釋與認同—台灣歷史與文化國際會議」,主標題為「世界都在哈台灣」,是第一個有關「哈台」的國際性學術會議,並且舉辦第一個有關「哈台」的徵文活動。國際會議中有研究論文指出:1895年世界博覽會曾有過台灣館展示。而從20世紀以來各個博物館有關台灣的展示不斷呈現,包括全世界最大的博物館--美國史密森尼博物館(Smithsonian Institute)也增設部門典藏台灣文物。
目前除經濟與科技產業外,國際間「哈台」文化有幾個發展趨勢:偶像劇(主要外銷日韓中、東南亞)、綜藝節目(中國、東南亞、美加等華人地區)、華語流行歌曲(東亞等華人地區)、觀光(尤以日本、港澳、新馬為最大宗)...
現今,不少熱愛台灣的外籍人士在台灣擁有不小的知名度,例如加拿大音樂家馬修·連恩、 於JET TV主持電視節目《瀨上剛in台灣》的日本人瀨上剛等。2006年以降,台灣許多綜藝節目邀請外籍旅台人士的頻率越來越頻繁,台灣啤酒公司甚至以熱愛台灣的外籍人士為主角,拍攝電視廣告。
出版書籍
在出版方面,台灣本地有不少外籍旅台人士出版哈台相關書籍,例如:《我就這樣哈上台灣》、《奇怪ㄋㄟ—一個日本女生眼中的台灣》、《風和日暖--台灣外省人與國家認同的轉變》、《台灣饅頭美國兵》、《大和貓的台灣留學日記》、《馬力歐帶你瘋台灣》、《台灣黃昏地帶─兩個日本鐵道迷的台灣旅遊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