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紅色經典

品味紅色經典

《品味紅色經典》是由人民日報社文藝部編著的文學作品集,於2022年5月首次出版。

該書是人民日報社文藝部通過一年多的時間,或訪談,或約稿,以紅色文藝作品為切入點,系統的整理建黨百年以來的紅色文藝經典作品,所匯集成的愛國主義作品,內容涵蓋了自延安時期以來小說、詩歌、電影、美術、音樂等各種形式且已成為典範的文藝作品,反映了紅色文藝在記錄與宣傳中國革命與黨的光輝成就方面的巨大影響力。該書內容的講述者與撰稿人,有的是歷史的親歷者,有的是革命者後人,有的是國家榮譽的獲得者,有的是文藝領域的研究者與專家,還有的是當今的優秀青年代表。他們立足於親身經歷與切身體會,來講述紅色經典中激盪人心的革命故事,還原記憶中的經典作品、經典形象。或權威解讀,或回憶口述,講述紅色經典背後激盪人心的故事,揭示經典永流傳的精神密碼。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品味紅色經典
  • 作者:人民日報社文藝部
  • 創作年代:當代
  • 文學體裁:文學作品集
  • 首版時間:2022年5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是人民日報社文藝部在一年多的時間裡,約請于洋、田華、郭蘭英、馬識途、張桂梅、郎朗、王源等52位文藝工作者、革命後人,或回憶口述,或權威解讀,追溯文藝經典,品讀百年征程中追夢的足跡、奮鬥的功勳。書中收錄了《閃閃的紅星》《團結就是力量》《紅星照耀中國》《白毛女》《紅岩》《誰是最可愛的人》《平凡的世界》等30餘部建黨百年以來的經典影視、文學、詩歌、美術題材的佳作解析。這些文章堅持歷史的“大敘事”、細節的“微表達”、事件的“深邏輯”、傳播的“融思維”,以權威解讀、多元視角、生動講述,擴大了紅色經典的“朋友圈”。

作品目錄

第一章《大浪淘沙》
于洋
大浪淘沙始到金
第二章《黨的女兒》
田華
演《黨的女兒》做黨的女兒
第三章《青春之歌》
謝冕
將青春融入時代的洪流
謝芳
我們的“青春之歌”回聲嘹亮
第四章《閃閃的紅星》
傅庚辰
閃閃紅星伴我行
第五章 建黨題材美術經典
陳履生
為紅色起點譜寫視覺史詩
第六章《紅旗譜》
徐懷中
《紅旗譜》的持久魅力
第七章《松花江上》
魏克
“百歲回望換天地”
李光羲
“心聲豈止三千萬”
第八章《團結就是力量》
毛時安
振奮人心的旋律
倪光輝
團結鑄就鋼鐵雄關
第九章 長征題材美術經典
許向群
崇高的精神境界 獨特的藝術魅力
第十章 鋼琴協奏曲《黃河》
郎朗
“每個樂章都澎湃著民族的力量”
第十一章《小兵張嘎》
江平
回眸半生,最喜歡的還是《小兵張嘎》
王源
愛國的少年心,總是相通的
第十二章《十送紅軍》
希亞
一首《十送紅軍》為何總讓人熱淚盈眶
李修文
“寫給《十送紅軍》的一封回信”
第十三章 抗戰美術經典
黃宗賢
烽火熔鑄的精神圖譜
屈波
銘刻記憶 樹起豐碑
第十四章《長征組歌》
馬子躍
字裡行間詠嘆長征精神
王勁松
我走進真實的雪山
第十五章《可愛的中國》
劉大先
一封86年前的來信
方梅
我替父親看到了“可愛的中國”
第十六章《紅星照耀中國》
丁曉平
《紅星照耀中國》的永恆魅力
何理良
“這些樹都長得那么高大了”
第十七章《李有才板話》
羅揚
對人民有益 受民眾歡迎
艾斐
文學之樹何以長青
第十八章《永不消逝的電波》
羅懷臻
從電影到舞劇,一甲子後,“電波”的魅力為何穿透時空
第十九章《白毛女》
郭蘭英
一輩子演不夠《白毛女》
雷佳
演好喜兒,接過這一棒
第二十章《野火春風斗古城》
王曉棠
永遠向上向前
第二十一章《林海雪原》
姚丹
講述革命傳奇 唱響英雄頌歌
任飛帆
讓紅色經典不斷煥發新光彩
第二十二章《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何吉賢
循著生活脈絡 寫活巨大變革
第二十三章《暴風驟雨》
周小儀、舒莉莉
紮根火熱生活 書寫偉大變革
張寶金
“這裡邊有元寶村的未來”
第二十四章《南征北戰》
左衡
波瀾壯闊的戰爭史詩片
董富君
這是父親一輩子的榮耀
第二十五章《紅日》
周大新
《紅日》噴薄而出——從紅色記憶中汲取前進力量
呂其明
保衛家鄉建設家鄉的深厚情感
第二十六章《紅岩》
馬識途
講述革命故事 弘揚紅岩精神
張桂梅
江姐,我一生的榜樣
第二十七章 解放戰爭三大戰役題材美術經典
鄭石如
戰略決戰的藝術再現
第二十八章《大決戰》
明振江
鴻篇巨製書寫解放戰爭的大決戰
袁志超
一封發自渡江戰役的戰士家書(節選)
第二十九章 解放軍入城式美術經典
鄭工
定格走向新生的歷史時刻
第三十章《誰是最可愛的人》
西元
書寫英雄壯舉 讚頌英雄精神
魏巍
我怎樣寫《誰是最可愛的人》(節選)
第三十一章《英雄兒女》
黃會林
永遠銘記“最可愛的人”
第三十二章《創業史》
李雲雷
經典之作的悠遠迴響
劉可風
懂得一支筆的重量
第三十三章《平凡的世界》
梁鴻
一部奮鬥者的心靈史
白描
誠實寫作,蹚出一條路來
第三十四章 紅色美術經典中的共產黨人
齊喆
百鍊成鋼的精神塑像
後記

創作背景

在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百年征程中,產生了為數眾多的紅色文藝作品。這些作品以不同的藝術形式,記錄了令人難忘的崢嶸歲月,講述了可歌可泣的感人史事,可謂是點燃國民精神的火光,鼓舞人民奮進的號角,既有重要的價值,又有巨大的魅力。
2021年年初,《人民日報》文藝部副刊精心策劃和連續推出“品味紅色經典”欄目,約請創作參與者、革命先輩後代、文藝工作者等,圍繞這些紅色經典作品,回顧創作過程,暢談創作體會,解讀作品意蘊。這實際上是用以點帶面的方式,對當代的紅色文藝經典作品,進行了全面的盤點,給予了系統的梳理。最終,這60篇文章結集成書,以《品味紅色經典》為書名全新面世。

作品鑑賞

《品味紅色經典》選取了30多件紅色經典作品,既有文學經典,也有電影、音樂、美術等各類藝術經典(其中美術是將相同題材的幾部作品歸為一組來介紹的),參與品味的作者既有經典作品的創作者本人及其親人,也有專家學者,還有革命歷史中的親歷者,他們帶著各自的親身體驗,分別從不同角度對紅色經典進行了解讀,人們不僅可以從這本書中分享他們的體驗,而且還能舉一反三,更深入地理解“紅色”之意義,欣賞“紅色”之美。
該書是人民日報社文藝部精心編輯的“品味紅色經典”專欄所收穫的成果。紅色經典以革命歷史作為書寫對象,以生動的藝術形象表達出歷史的必然性與合邏輯性,是對在中國神州大地上所經歷的“人間正道是滄桑”的真實描摹。正如該專欄的編輯所說:“紅色經典,是中國共產黨人詩意的精神棲居地,承載著億萬萬中華兒女的集體記憶與精神共識。”因此他們在這個專欄里“品的是永不褪色的初心信仰”。這也是他們給專欄定下的目標,這個目標很宏大,給人的感覺是需要連續的長篇大論才能達到這一目標,但人民日報社文藝部的編輯們採取了舉重若輕的方式,開小口子,取特別角度,既請專家對經典作品進行解讀,同時還派出記者採訪經典的創作者和歷史的見證人,從而使“品味紅色經典”的專欄像一幀多稜鏡,從多個側面都能直接看到事物的核心。如在回望革命歌曲《十送紅軍》時,他們除了請評論家撰文解讀這首歌“為何總讓人熱淚盈眶”之外,還專門採訪了將這支歌曲改編為同名電視劇的作家李修文,李修文談到了他在改編中是如何理解《十送紅軍》的內在精神的。他聽這支歌時,眼前就展現出眾多普通百姓送別紅軍的場景,他意識到,這支歌將革命戰士與百姓的日常生活緊緊聯繫在一起,生動闡釋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他又在重走長征路的過程中看到了許多無名烈士的墓,從這些無名戰士身上感受到堅定的信仰。這樣他就確立了書寫無名戰士的創作主基調,他要代替無名戰士給家鄉父老寫一封長信,講述他們“是在何時何地又因為什麼樣的理想選擇了犧牲” 。李修文認真寫了這封回信,讓他所改編的電視劇與經典歌曲《十送紅軍》親密地擁抱在一起。又如在回望歌劇《白毛女》時,專欄編輯將目光鎖定在扮演喜兒的兩代藝術家身上。被授予“人民藝術家”榮譽的郭蘭英,第一次演喜兒是在1948年,演到最後一幕時,她都哭得唱不下去了,因為她感覺這就是自己親歷的生活。她說:“《白毛女》改變了我的人生,帶我走上革命道路,徹底改變了我對藝術的理解。”雷佳是出生在改革開放初期的青年歌唱家,她撰文講述了在改革開放時期如何才能演好歌劇《白毛女》。她和復排《白毛女》的劇組一起去農村採風,鄉下的生活實感和老鄉們的樸實都深深印在她的腦海里,她說:“生活和人民幫助我理解喜兒。 ”她尤其記得當時已85歲高齡的郭蘭英老師親自示範,她由此深刻認識到,要演好喜兒,“不只是演唱與表演上的傳承,更是精神上的傳承。只有帶著敬畏之心,才可能演好喜兒,接過這一棒”。
孔子在欣賞音樂《韶》時,情不自禁地讚嘆道:“盡美矣,又盡善也。”這裡體現出孔子對藝術的看法,他認為好的文藝作品不僅需要美,還需要善。孔子的贊語裡還包含著這樣一層意思:在好的文藝作品中,美與善總是相輔相成的,美由善出,善依美彰。這也是讀者理解紅色經典的關鍵。紅色經典之紅色,既關乎善,也關乎美,善是指紅色所象徵的革命精神和思想高度,美是紅色所引發的審美快感。紅色作為一種審美性,它如火焰一般的熱烈,如陽光一般的溫暖,如崇山一般的莊重。紅色經典從來不是唯美的作品,“盡善盡美”是所有紅色經典共同追求的目標,只有把握了這一點才能真正品味到紅色經典的魅力。《品味紅色經典》這本書就是從這一角度引導讀者去欣賞紅色經典的。如《閃閃的紅星》從小說到電影,再到20世紀90年代改編為舞劇,在不同的歷史時段,在不同的藝術門類里,其藝術魅力都經久不衰。在回望這部紅色經典時,他們選取了音樂的角度,電影中的三首歌曲《紅星歌》 《紅星照我去戰鬥》《映山紅》傳唱度都很高,為電影譜曲的作曲家傅庚辰認為,這些歌曲的流行流傳“得益於昂揚向上的精神內涵和富有民族性的音樂語言”。他回顧自己在接到作曲任務後,就把吃透作品的主題思想和藝術風格放在首位,定下了“革命的激情與抒情的統一”的創作思路。電影最初沒有安排《紅星照我去戰鬥》這首歌,但傅庚辰在反覆閱讀劇本後,“竹排流水”這一場景使他獲得了靈感,他覺得在這詩情畫意的場景中應該加一段男聲獨唱,“展示主人公潘冬子搏擊風雨的鬥爭精神和革命理想”,於是“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的優美旋律便流淌而出。他感慨道,優美的旋律“與生命體驗相關,更與理想信念相連。‘紅色’,作為一種信仰的力量,形成了我音樂創作的底色”。在回味《紅岩》的一組文章里,還有一篇是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七一勳章”獲得者張桂梅的採訪,張桂梅說,江姐是她一生的榜樣。她以江姐為榜樣,將堅定信仰落實到去雲南支邊上,在艱苦的條件下創辦女子高中,讓大山裡的女孩子能夠受到更好的教育。她學習江姐革命精神的同時也在接受紅色之美的薰陶,她喜愛江姐的“藍布旗袍、紅色毛衣、潔白圍巾”,最愛唱的歌是《紅梅贊》。她讀中學時,學校排練歌劇《江姐》,選她演江姐,這是她至今仍感到很高興的事情,她把江姐的唱段和台詞倒背如流,她說:“江姐的形象,又美又忠誠純粹,我很佩服。”在張桂梅的一生中,《紅岩》和江姐始終陪伴在她的身邊,紅色經典對她的影響既來自紅色之善,也來自紅色之美。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22年7月,該書入選了由中國圖書評論學會組織評選的2022年6月中國好書榜單。9月,該書入選了由中央宣傳部辦公廳組織評選的“2022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
2023年6月,該書入選了由中國圖書評論學會組織評選的2023年“中國好書”六一專榜。

出版信息

書名
ISBN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時間
品味紅色經典
978-7-80772-060-7
人民日報社文藝部
大有書局
2022年5月

作者簡介

人民日報社文藝部,是人民日報社下主管文藝、發表散文、詩歌、文學評論、文藝動態的部門。用文藝來宣傳黨和政府的政策主張,記錄中國社會的變化,報導中國正在發生的變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