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祭體散文是用於哀悼死者祭天地、山川和鬼神的文章。古代又稱哀辭、吊、誄、祭文,體裁有散、韻之分。現代稱悼詞。
“哀辭”,原只用於哀悼夭折和枉死的人,晉·摯虞《文章流別論》說,哀辭“率以施於童殤夭折不以壽終者。”後來也泛用於其他的人。如韓愈《歐陽生哀辭》中的歐陽詹死時已過不惑之年,方苞《張彝嘆哀辭》則是悼念年逾六旬的老人。
“吊”,原用於“令終定謚,事極理哀”(劉勰《文心雕龍·哀弔》)的人,也用於慰問災禍受害者。如《左傳》:莊公十一年,“宋大水,公使吊焉。”但有名無文。作為文章,應以漢代賈誼《吊屈原文》為濫觴。晉代陸機《吊魏武帝文》、唐代李華《弔古戰場文》都是名篇。
“誄”,專指表彰死者功德並致哀悼之情的文章。《文心雕龍·誄碑》說:“誄者,累也。累其德行,旌之不朽也。”誄原限於上對下,長對幼。“賤不誄貴,幼不誄長,禮也。”(《禮記·曾子問》)後人突破此“禮”,“貴賤長幼之節,亦不復論矣。”(明·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只要求“榮始而哀終”(劉勰語)就行。如晉代顏延之《陶徵士誄》寄託了對陶淵明的傷悼之情。
“祭文”,用於祭奠死者,也用於告祭天地神靈。它要求在祭祀時要宣讀。如韓愈《祭龍文》、《祭十二郎文》,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等。特別是《祭十二郎文》情真質樸、慟極哀深,為千古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