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溪蟾

哀牢溪蟾

哀牢溪蟾,角蟾科髭蟾屬物種,生活于海拔2600m左右的竹林內或闊葉喬木林下流溪中。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物學資料,種群狀態,分布,

形態特徵

雄蟾體長39~41mm,雌蟾體長52~55mm。頭寬大於頭長;吻端略鈍,頭部無骨質棱脊;耳後腺長與寬之比為2:1左右;無鼓膜,無耳柱骨;上頜無齒,無犁骨齒。皮膚粗糙,背面有密布且均勻的小疣粒,其間散有小瘰疣,瘰疣呈圓形;腹面疣粒扁平。四肢細弱,前臂及手長略超過體長之半;後肢短而細,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腋後或腋部,左右跟部不相遇;足比脛長;趾間約具1/3蹼,無跗褶;關節下瘤單枚;內跖突稍大於外跖突,前者具游離緣。背面為一致的黃棕色,少數個體具淺色脊線;耳後腺下半具暗色斑紋成細條狀;腹面淺黃色,胸、腹和四肢腹面具暗色斑紋約占1/3。雄蟾第一、二指具棕黃色角質顆粒,無聲囊。剖視雌蟾卵巢內成熟卵粒直徑2.5~3.0mm,動物極黑色。

生物學資料

該蟾生活于海拔2600m左右的竹林內或闊葉喬木林下流溪中。剖視采自6月和8月上旬的雌蟾,根據腹內卵粒和輸卵管發育程度分析,該蟾產卵期可能始於8月中旬或下旬。

種群狀態

中國特有種。該蟾分布區狹窄,目前其種群數量不明。受脅等級:未定。

分布

雲南(雙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