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利村

咱利村

該行政村隸屬於維西傈僳族自治縣中路鄉 ,地處瀾滄江邊,距鄉政府所在地11.00 公里,到鄉道路為油路,交通方便,距縣49公里。東鄰縣城 ,南鄰中路鄉佳禾行政村,西鄰福貢,北鄰白濟汛鄉。村轄吉介土、咱利、古咱、別咱、咱利、老漢、張子、比獨、魯美底、勞母底、水巴落、耍母底、葉尺底等13 個村民小組。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534 人。全村國土面積 34.04 平方公里,海拔 1,680.00 米,年平均氣溫 15.00 ℃,年降水量 835.00 毫米,適合種植玉米、水稻等農作物。農民收入主要以農業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咱利村
  • 年降水量: 835.00 毫米
  • 海拔 :1,680.00 米
  • 年平均氣溫 :15.00 ℃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人文地理,新農村建設,發展重點,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966.50畝(其中:田160.05畝,地1806.45畝),人均耕地1.10畝,主要種植玉米、洋芋、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37573.4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0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10畝,主要種植核桃、桔子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1669.87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3年底,全村有498戶通自來水,有498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498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9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98戶。該進村道路為屬於柏油、水泥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9.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9.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38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75.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0畝。該村到2013年底,有1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7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咱利村

農村經濟

該村201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740038.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249049.00萬元,畜牧業收入2270385.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70頭,肉牛23頭,肉羊68頭); 林業收入1101234.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2135339.00萬元, 工資性收入10000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006.00元,農民收入以農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6500.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6人 ,在省內務工234人,到省外務工46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為主。2009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7.93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1.84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乾果、藥材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乾果、藥材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98戶,共鄉村人口1863人,其中男性613人,女性548人。其中農業人口1854人,勞動力1441人。到2013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879;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863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距離鎮衛生院9.00公里。

文化教育

村小學生就讀到中路中心校,中學生就讀到維西一、二、三中。該村距離國小校9.00公里,距離中學51.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98人,中學生38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9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896.00畝,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1個,黨員總數125人,黨員中男黨員94人,女黨員31人。 團員139人。

人文地理

咱利行政村是個漢族和傈僳族等多個民族的混居地,有著豐富的傈僳族文化和宗教文化,多數村民信仰基督教,村民多數能歌善舞,心靈手巧。

新農村建設

2008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2008年度總投資56萬元,對咱利行政村魯畝地自然村進行了全面改造,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交通不便、缺少資金。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經濟林果、藥材、畜牧業、蔬菜、水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