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2002年春,和縣革命烈士紀念館破土奠基。
2008年清明,和縣革命烈士紀念館峻工開館。
建築布局
綜述
和縣革命烈士紀念館是在原西梁山戰鬥紀念館的基礎上籌建而成,設在西梁山烈士陵園大、小陀山山谷之處,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400平方米,總陳列展覽面積1200平方米,總投資600萬元。館名由和縣籍已故當代著名書法家、被譽為“草聖”的
林散之題寫。主體建築坐南朝北、氣勢雄偉、莊嚴肅穆。外觀按照中國共產黨黨旗圖案形狀設計,呈錘子鐮刀狀,辦公區樓頂矗立一座桅桿狀建築,象徵船上的桅桿,展覽區樓頂矗立四座炮樓式建築。整體建築為二層框架式結構,分為展覽區、辦公區、休閒廣場、綠化帶及停車場。基本陳列由東南大學裝飾藝術工程公司設計,按照《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分設五個展廳。紀念館主要介紹和縣革命鬥爭歷史以及大革命至改革開放以來和縣籍與非和縣籍犧牲在和縣的革命烈士光輝事跡,其中以渡江戰役西梁山戰鬥為重點。紀念館運用文字、圖片、實物、雕塑、油畫等多種藝術形式以及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生動形象展現當年革命鬥爭場景。二樓展廳設定電子遙控西梁山戰鬥實景沙盤和多功能報告廳。
臨時展覽
和縣革命烈士紀念館為開展面向社會各界的愛國主義教育和反腐侶廉宣傳教育,促進廉政文化建設,2011年6月,和縣紀委在和縣革命烈士紀念館舉行巢湖市廉政教育基地揭牌儀式,並製作設定臨時展覽為開展面向社會各界的愛國主義教育和反腐侶廉宣傳教育,促進廉政文化建設,2011年年6月,和縣紀委在該館舉行巢湖市廉政教育基地揭牌儀式,並製作設定展板舉辦《廉政文化教育宣傳展覽》,吸引大批觀眾前來參觀,帶動了紀念館的人氣,發揮了和縣革命烈士紀念館的宣傳教育功能。
館藏文物
綜述
和縣革命烈士紀念館的藏品來源主要有徵集(購)、社會捐贈等,藏品分為烈士遺物、圖片資料、實物、戰鬥遺蹟、字畫等。截至2013年,和縣革命烈士紀念館藏品數量有實物81件,圖片資料150幅,字畫36幅。重要藏品有館內一廳和縣籍抗日女英雄成本華烈士被捕的圖片資料,這是當年侵華日軍隨軍記者所拍攝的,是該館珍貴的文物資料。二樓四廳有從渡江戰役西梁山戰鬥中徵集的烈士遺物及有關展品和資料是該館極為珍貴的文史資料。
主要藏品
| 和縣籍抗日女英雄成本華烈士被捕的圖片資料 成本華,祖籍山東省寧陽、聊城一帶。明初成氏家族移居安徽,始祖成永通被誥封為“武德將軍”,清初的成克敬是她家遷居和州的一世祖。其父成持和,母親梁氏。民國三年(1914年),成本華出生於和縣歷陽鎮大西門外的高巷村。自幼聰明、勇敢、剛強,性格豪爽秉直,讀過國小、國中,在讀國中時,曾參加和縣“中國童子軍1194團”學生組織,受到過嚴格的軍事訓練。抗日戰爭爆發後,成本華與許多愛國青年一樣熱血沸騰,積極參加了抗日救亡活動,如上街寫標語、唱戰歌、演活報劇等。與愛國青年劉志誼結婚後,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2月16日夫妻倆一道參加了和縣抗日人民自衛軍。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5月11日,日軍由金河口登入並很快攻破了和城,成本華指揮戰友們與日軍血戰,終因寡不敵眾,不幸被俘。 |
相關事件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渡江戰役前夕,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九兵團三十軍九十師二六八、二六九、二七零團奉命攻打西梁山,以牽制敵人兵力,為渡江戰役創造條件,經過三晝夜激戰,千餘名指戰員血灑西梁山,為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保護措施
和縣革命烈士紀念館自2008年清明竣工開館以來,藏品實物及圖片資料保管條件有了顯著改善,展覽面積由原來不足100平方米,增加到1400平方米,更新購置了30套專用展櫃,分類保管各類實物及展品,同時展館內安裝了8台天井式大功率空調,購置了6台除濕機,配備了消防器材,安裝了監控設備,既方便民眾參觀,也使館藏物品得到有效保護。此外,清明和縣革命烈士紀念館建章立制、規範管理,制定了規章制度和安全保障措施,實行12小時保潔,24小時保全。
所獲榮譽
和縣革命烈士紀念館為“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安徽省3A級旅遊景區”。
機構設定
毛亞平(2008~至今,兼和縣光榮院黨支部書記)。
和縣革命烈士紀念館是全民所有事業單位。
和縣革命烈士紀念館由縣財政全額撥款。
和縣革命烈士紀念館設負責人、管理員、水電工、講解員、園林工、護林(陵)員。
和縣革命烈士紀念館在職職工有5人,臨時聘用員工2人。
和縣革命烈士紀念館每年接待觀眾有5萬人次。
參觀信息
地址
和縣革命烈士紀念館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鄭浦港新區白橋鎮。
開放時間
9:00一11:00,14:30—16:30
票價
免費開放。
交通指南
自駕車:導航經和州北路、206省道行走24.1公里既到和縣革命烈士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