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鑽石礦

和平鑽石礦

和平鑽石礦位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地區的米爾內鑽石礦深度為525米,入口直徑為1200米,相當於161層樓高,是世界上第二大人為挖掘產生的巨坑,僅次於美國的賓漢峽谷銅礦。

1955年,一位年輕的地理學家來到這裡考察,意外地發現這一地區蘊含豐富的鑽石資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和平鑽石礦
  • 外文名:Peace diamond mine
  • 地理位置:俄羅斯西伯利亞雅庫蒂亞市附近
  • 形成:人造洞穴
  • 屬性:鑽石礦
  • 直徑:1600米
  • 深度:533米
  • 所處環境:永久凍土帶
歷史發展,名稱來源,地理位置,礦坑價值,礦坑影響,

歷史發展

1955年,一位年輕的地理學家來到這裡考察,意外地發現這一地區蘊含豐富的鑽石資源。
和平鑽石礦坑和平鑽石礦坑
自從上世紀50年代赫魯雪夫時期第一批鑽石從“和平”鑽石礦中被挖掘出來後,至今俄礦工已從該礦中挖出了1.65億立方米的岩石。由於這一鑽石礦非常重要,克里姆林宮又將經營該礦的“艾爾羅薩”公司重新收歸聯邦政府控制。據悉,俄羅斯99%的未切割鑽石都是由“艾爾羅薩”公司供應的,它挖出的鑽石占全球23%的鑽石產出量。
直到2004年,政府決定關閉鑽石洞穴,運行了46年的世界最大鑽石坑洞正式熄火。大坑卻讓當地政府傷透腦筋。有人曾提議把它填平,但天文數字的“埋坑費”讓政府徹底放棄了這個建議。
和平鑽石礦歷經多年的開發,前蘇聯和俄羅斯礦工竟然挖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洞穴”。這個巨大的洞穴直徑大約1600米,深度達533米,從衛星照片上看,它就像是地球的一個大傷口。

名稱來源

諷刺的是,雖然它的俄語名為“米爾”,意思為“和平”,可是當時該礦的主要收入卻為前蘇聯冷戰提供了大筆軍費。要想在這片如岩石般堅硬的凍土層上開採出鑽石,其難度可想而知。然而據粗略統計,自從上世紀50年代前蘇領導人赫魯雪夫下令開採第一批鑽石礦以來,“米爾”礦坑迄今已經挖掘出了約1.65億立方的岩土。當地居民猶如“抱著金碗討飯”。

地理位置

和平鑽石礦位於俄羅斯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帶雅庫蒂亞市附近,那兒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區之一,冬季的溫度低至零下50攝氏度。

礦坑價值

在這個“巨大洞穴”邊上的小鎮,也叫“和平”鎮,該鎮居住著4萬多戶居民。儘管“和平”鑽石礦每年產出價值20億英鎊的鑽石,但該鎮卻仍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地方之一。據悉,“和平”礦坑中的鑽石總有枯竭的一天。事實上,“艾爾羅薩”公司已經開始將目光轉移到其他西伯利亞地區甚至國外。
“和平”鑽石礦坑曾是克里姆林宮的最高機密之一,它產出的大量鑽石使前蘇聯在美蘇爭霸中擁有強大的經濟資本,即使今天,俄政府仍將它當做“聚寶盆”,渴望從這個巨坑中挖出更多的鑽石寶藏。

礦坑影響

由於這個鑽石礦坑是如此巨大,以至於直升機也被禁止從它上面飛過。因為這個大洞造成的空氣湍流足以將直升機吸進它的內部。一旦直升機被巨洞中紊亂的空氣湍流“俘虜”,那將凶多吉少。事實上,從這個地球上“最大洞穴”中挖掘鑽石顯然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在冬天,潤滑劑也會結成冰,鋼鐵也會被凍裂。
該坑在俄羅斯當屬首個也是最大的,載重汽車從坑洞頂部到底部需花費2個小時的時間,螺旋狀的地洞之深,已使地球內部磁場與地表上空的空氣形成強大氣流。如果質量過輕的小型飛機飛過其上空,都能被這股氣流吸進洞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