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與戰爭》是一部研究過去350年中的戰爭起源與和平建設的重要著作,堪稱外交史、戰爭與和平研究、國際關係、國際衝突以及政治學研究中的重要著作。 千百年來有無數的政治學家、哲學家和歷史學家探討過戰爭發生的原因問題,並產生了浩如煙海的著作,但這一問題仍然沒有定論。霍爾斯蒂在這本書中從一個新的角度切入對該問題的研究。他提出了三個相互關聯的問題:是什麼樣的爭議問題引發了衝突?人們對待戰爭的態度是如何改變的?為了控制和預防國際衝突和危機,人們過去曾經做過什麼樣的努力,採取過什麼樣的措施? 霍爾斯蒂教授首先評價大量有關戰爭研究文獻的成就與不足,並提出了自己研究國際政治的框架模式。然後,他詳細考察了自1648年以來將近三個半世紀中歐洲和世界國家體系中的177次戰爭和大型的武裝衝突,以及調停人在戰爭結束後所做出的幾次階段性的建立秩序的努力。 從方法上看,本書在敘述風格上體現為歷史的描述與科學的分析相結合,既有歷史學家對故事細節的敏感,又有政治學家對理論分析的縝密。一卷在手,讀來毫無枯燥之感。
基本介紹
- 書名:和平與戰爭:1648-1989年的武裝衝突與國際秩序
- 譯者:王浦劬
- 出版日期:2005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301092415
- 品牌:北京大學出版社
- 作者:卡列維·霍爾斯蒂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頁數:341頁
- 開本:16, 16開
- 定價:38.0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在某些方面,與其將該書作為一本研究戰爭根源的著作,莫若將它視為研究國際社會的著作。正如霍爾斯蒂本人所說,“對國家的追求”是該國際體系中最大的延續性特徵,而且在這一道途上仍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一發展道路同時也是國際社會逐漸形成的過程。霍爾斯蒂著力探討了這一體系中的戰爭根源,揭示出國際社會演進的過程以及動力。
作者簡介
卡列維·霍爾斯蒂,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國際關係研究中的知名學者,其重要著作還有:《為什麼國家再度結盟?》、《學科劃分》、《國際政治分析架構》等。
媒體推薦
為什麼會發生戰爭?這個問題在文學、詩歌、戲劇以及無數哲學家、史學家、政治和戰略分析家的研究中一再追問。答案可謂五花八門,從國際關係體系的本質到人類的基因構成,應有盡有。但沒有一種獲得所有人的公認,因此這個問題仍然被人們一再提起。
本書的研究並不能提供這個問題的答案,而只是提供理解戰爭的一些線索。在過去幾十年對戰爭進行研究的浩如煙海的文獻中,這些線索並沒有為人們所深入探討。本書並沒有追問“為什麼會發生戰爭?”,相反,它提出三個相互關聯的問題:人們為了什麼而相互戰鬥?他們對於戰爭的態度是如何轉變的?在何種程度上,他們成功地創建了一個國際秩序和制度,從而操縱、控制或者防止國際衝突和危機陷入戰爭:我們將關注這些問題、態度和秩序是如何相關聯的;同時我們還關注這些因素是如何影響著一個國家傾向於在國際關係中使用武力的。
霍爾斯蒂坦率地承認,他對為什麼發生戰爭這個問題“沒有提供答案”。在這個問題上,他深入探討了學者們通常忽略的一些因素。雖然他的研究不能視為最後的定論,但仍然有助於我們的認識,並給進一步討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是一本很重要的著作,值得所有研究戰爭與和平的學者認真閱讀。
史蒂芬·R·羅克(瓦薩大學)
在某些方面,與其將該書作為一本研究戰爭根源的著作,莫若將它視為研究國際社會的著作。正如霍爾斯蒂本人所說,“對國家的追求”是該國際體系中最大的延續性特徵,而且在這一道途上仍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一發展道路同時也是國際社會逐漸形成的過程。霍爾斯蒂著力探討了這一體系中的戰爭根源,揭示出國際社會演講的過程以及動力。
巴里·布贊(華威大學)
本書的研究並不能提供這個問題的答案,而只是提供理解戰爭的一些線索。在過去幾十年對戰爭進行研究的浩如煙海的文獻中,這些線索並沒有為人們所深入探討。本書並沒有追問“為什麼會發生戰爭?”,相反,它提出三個相互關聯的問題:人們為了什麼而相互戰鬥?他們對於戰爭的態度是如何轉變的?在何種程度上,他們成功地創建了一個國際秩序和制度,從而操縱、控制或者防止國際衝突和危機陷入戰爭:我們將關注這些問題、態度和秩序是如何相關聯的;同時我們還關注這些因素是如何影響著一個國家傾向於在國際關係中使用武力的。
霍爾斯蒂坦率地承認,他對為什麼發生戰爭這個問題“沒有提供答案”。在這個問題上,他深入探討了學者們通常忽略的一些因素。雖然他的研究不能視為最後的定論,但仍然有助於我們的認識,並給進一步討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是一本很重要的著作,值得所有研究戰爭與和平的學者認真閱讀。
史蒂芬·R·羅克(瓦薩大學)
在某些方面,與其將該書作為一本研究戰爭根源的著作,莫若將它視為研究國際社會的著作。正如霍爾斯蒂本人所說,“對國家的追求”是該國際體系中最大的延續性特徵,而且在這一道途上仍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一發展道路同時也是國際社會逐漸形成的過程。霍爾斯蒂著力探討了這一體系中的戰爭根源,揭示出國際社會演講的過程以及動力。
巴里·布贊(華威大學)
圖書目錄
譯者前言(1)
序言(5)
第一章 關於戰爭的研究(1)
解釋框架(3)
生態變數方法的期望與缺陷(6)
戰爭的意義(9)
人們為何而戰:爭議問題與國家衝突(11)
一個研究的方位(14)
界定爭議問題(16)
數據來源:地理範圍和時間範圍(18)
戰爭態度(19)
爭議問題、戰爭與和平:創建國際秩序(19)
第二章 1648年的閔斯特和奧斯納布魯克:漸進的和平、(23)
三十年戰爭(24)
籌劃和平(27)
閔斯特和奧斯納布魯克的談判(30)
結局(31)
歐洲的新秩序? (34)
第三章 尚武時代的戰爭與和平:1648-1713年 (39)
引發戰爭的爭議問題(41)
戰爭態度(57)
第四章 霸權戲中的第二幕:《烏得勒支和約》(64)
英國"方案"(66)
結局(68)
分析(71)
第五章 致命時刻:1715年至1814年基督教
君主之間的戰爭與和平(74)
引發戰爭的爭議問題(79)
後烏得勒支國際體系中的戰爭(91)
戰爭的意義(94)
和平問題(99)
第六章 源於均勢的和平:1814--1815年的體系安排(101)
問題的診斷 (103)
問題的解決(105)
鍛造體系安排(112)
聯盟的瓦解:界定對和平的威脅(115)
評價(116)
第七章 1815年至1914年的衝突與承諾(121)
歐洲協調組織中的戰爭與干預(122)
新的引發戰爭的爭議問題(129)
舊的和衰落的問題(133)
備戰的特徵(138)
戰爭的意義(140)
和平問題(145)
民族國家的創建與體系的崩潰(149)
第八章 1919年:基於民主與盟約的和平(154)
伍德羅·威爾遜:道德一政治領域(159)
革舊布新:永久和平的道德與政治基礎(162)
國際新秩序的政治基礎:民主、盟約以及軍備控制(163)
基於實力優勢的和平:克列蒙梭(166)
基於解決衝突機制的和平:英國的提議(170)
1919年的巴黎:預備會議與程式的重要性(172)
國際聯盟委員會之戲(175)
對德和約(179)
評價(182)
第九章 作為和約後果的戰爭:1918年至1941年的國際衝突(186)
1918年至1941年引發戰爭的爭議問題(191)
戰爭態度(200)
第十章 被管制的和平(213)
被重新提起和修正的威爾遜主義:美國(214)
均勢:英國與戰後秩序(219)
基於擴張的安全:史達林與戰後秩序(222)
美國有關國際安全觀點的變化(230)
處理爭議問題:國際組織的過去和未來(232)
第十一章 戰爭的多樣化:當代國際體系的爭議問題和看法(235)
爭議問題(248)
對待戰爭的態度(249)
第十二章 戰爭:爭議問題、態度和解釋(266)
領土(268)
單一民族國家的創建與戰爭(271)
意識形態與戰爭(272)
經濟與戰爭(274)
人類的同情心:種族、宗教與戰爭(276)
掠奪行為與生存 (278)
其餘問題(279)
今後的問題(283)
態度與戰爭(284)
爭議問題、戰爭和國際理論(286)
第十三章 調停人:爭議問題與國際秩序(292)
和平的前提(293)
調停與國際秩序:一項比較(296)
調停人:和平理論(303)
參考文獻(307)
補充資料(321)
索引(324)
序言(5)
第一章 關於戰爭的研究(1)
解釋框架(3)
生態變數方法的期望與缺陷(6)
戰爭的意義(9)
人們為何而戰:爭議問題與國家衝突(11)
一個研究的方位(14)
界定爭議問題(16)
數據來源:地理範圍和時間範圍(18)
戰爭態度(19)
爭議問題、戰爭與和平:創建國際秩序(19)
第二章 1648年的閔斯特和奧斯納布魯克:漸進的和平、(23)
三十年戰爭(24)
籌劃和平(27)
閔斯特和奧斯納布魯克的談判(30)
結局(31)
歐洲的新秩序? (34)
第三章 尚武時代的戰爭與和平:1648-1713年 (39)
引發戰爭的爭議問題(41)
戰爭態度(57)
第四章 霸權戲中的第二幕:《烏得勒支和約》(64)
英國"方案"(66)
結局(68)
分析(71)
第五章 致命時刻:1715年至1814年基督教
君主之間的戰爭與和平(74)
引發戰爭的爭議問題(79)
後烏得勒支國際體系中的戰爭(91)
戰爭的意義(94)
和平問題(99)
第六章 源於均勢的和平:1814--1815年的體系安排(101)
問題的診斷 (103)
問題的解決(105)
鍛造體系安排(112)
聯盟的瓦解:界定對和平的威脅(115)
評價(116)
第七章 1815年至1914年的衝突與承諾(121)
歐洲協調組織中的戰爭與干預(122)
新的引發戰爭的爭議問題(129)
舊的和衰落的問題(133)
備戰的特徵(138)
戰爭的意義(140)
和平問題(145)
民族國家的創建與體系的崩潰(149)
第八章 1919年:基於民主與盟約的和平(154)
伍德羅·威爾遜:道德一政治領域(159)
革舊布新:永久和平的道德與政治基礎(162)
國際新秩序的政治基礎:民主、盟約以及軍備控制(163)
基於實力優勢的和平:克列蒙梭(166)
基於解決衝突機制的和平:英國的提議(170)
1919年的巴黎:預備會議與程式的重要性(172)
國際聯盟委員會之戲(175)
對德和約(179)
評價(182)
第九章 作為和約後果的戰爭:1918年至1941年的國際衝突(186)
1918年至1941年引發戰爭的爭議問題(191)
戰爭態度(200)
第十章 被管制的和平(213)
被重新提起和修正的威爾遜主義:美國(214)
均勢:英國與戰後秩序(219)
基於擴張的安全:史達林與戰後秩序(222)
美國有關國際安全觀點的變化(230)
處理爭議問題:國際組織的過去和未來(232)
第十一章 戰爭的多樣化:當代國際體系的爭議問題和看法(235)
爭議問題(248)
對待戰爭的態度(249)
第十二章 戰爭:爭議問題、態度和解釋(266)
領土(268)
單一民族國家的創建與戰爭(271)
意識形態與戰爭(272)
經濟與戰爭(274)
人類的同情心:種族、宗教與戰爭(276)
掠奪行為與生存 (278)
其餘問題(279)
今後的問題(283)
態度與戰爭(284)
爭議問題、戰爭和國際理論(286)
第十三章 調停人:爭議問題與國際秩序(292)
和平的前提(293)
調停與國際秩序:一項比較(296)
調停人:和平理論(303)
參考文獻(307)
補充資料(321)
索引(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