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縣誌

簡介本書修編始於1984年。是年1月成立縣誌編委會及其辦公室,6月30日,縣委、縣政府作出《關於新編(和平縣誌)的決定》,8月15日縣誌編委會發出《關於徵集文史資料的通知》,縣編志辦公室擬定了總體計畫和綱目。此後,各部、委、辦、局和區鎮相繼成立編志小組,發動民眾,提供資料;編輯人員走向社會採訪調查,並赴各級檔案館查閱文獻,收集資料。經過120多個單位、500多人的10載辛勞,至1994年春全縣編成專業志與區鎮志共47冊,出版《和平縣修志通訊》29期,並寫成下限至1985年近80萬字的《和平縣誌》初稿。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縣委、縣政府於1996年9月決定把縣誌下限延長至1995年,並調整了編委會成員,增聘離退休幹部、教師9人充實編輯力量,提出了“一年修改、續編志稿,一年送審、印製出版,向和平建縣480周年獻禮”的要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和平縣誌
  • 外文名:Peace county annals
  • 時間:1984年
  • 特點:1月成立縣誌編委會
基本簡介,主要內容,

基本簡介

本書修編始於1984年。是年1月成立縣誌編委會及其辦公室,6月30日,縣委、縣政府作出《關於新編(和平縣誌)的決定》,8月15日縣誌編委會發出《關於徵集文史資料的通知》,縣編志辦公室擬定了總體計畫和綱目。此後,各部、委、辦、局和區鎮相繼拳鍵放成立編志小組,發動民眾,提供資料;編輯人員走向社會採訪調查,並赴各級檔案館查閱文獻,收集資料。經過120多個單位、500多人的10載辛勞,至1994年春全縣編成專業志與區鎮志共47冊,出版《和平縣修志通訊》29期,並寫成下限至1985年近80萬字的《和平縣誌》初稿。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縣委、縣政府於1996年9月決定把縣誌下限延長至1995年,並調整了編委會成員,增聘離退休幹部、教師9人充實編輯力量,提出了“一年修改、續編志稿,一年送審、印製出版,向和平建縣480周年獻禮”的要求。

主要內容

從1996年初冬始,全體編輯人員一邊認真學習省地方志辦有關指示和外地編寫縣
志的成功經驗,一邊研討本縣縣情特點,對本縣具有光榮革命傳統,自然資源比較豐
富,新中國成立後,工霉判燥農業生產有了較大發展,基礎設施逐年改善,但由於原來的經濟基礎薄弱,自然資源與人口增長的矛盾與日俱增,人口素質不高等基本縣情取得了共識,並一致認為要把“反地方主義的鬥爭”、“大躍進”運動和“文化大革命”中的三件事等這些歷史寫準、寫好。在統一認識的基礎上,根據編目的總體設計,分成地理、經濟、政治、文化與社會和人物4個組,責任到人進行撰寫、編纂,至1997年9月撰就全志27編、近110萬字的初稿。
為了提高志書質量,我們採取了幾條措施院拜宙:一是將初艱碑稿印發至全體編委和有關部門審核補正;二是對《大事記》、《經濟綜述與經濟管理》、《農業》、《林業》、《政黨》、《文化》、《教育》和《人物》等重點編分送顧問、審定委員會成員審閱修改外,還到主管單位召開座談會,廣泛聽取意見;三是主編等多次赴穗請省地方志辦的專家、教授和本志顧問審閱設諒肯凳指導;四是就縣誌的重點、難點問題和人物人編的條件、範圍等,向縣委、縣政府領導和審定委員會成員匯報,聽取意見。然後根據反饋回來的信息,編纂人員分組、分編進行討論修改、增補,有的編章數易其稿,才決定送審驗收。
新《和平縣誌》的成書,是縣委、縣政府的重視和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縣煮船凶巴內外有關單位協作的產物,是全體編輯人員辛勤勞動的結晶。省地方志辦,特別是黃勛拔教授等和中山大學歷史教授吳機鵬、暨南大學教授高國抗以及本縣籍在外地工作的老領導熱心指導;縣委書記兼審定委員會主任陳仰望親自審閱修改重點編章,主管修志工作的常務副縣長朱文金籌集解決了經費,縣人大、縣政協、縣黨史辦、縣檔案館、統計局、圖書館等有關單位給修志工作予以大力支持,為修志提供了重要條件。各鎮、各單位負責收集整理材料的人員及時給縣誌辦提供了豐富翔實的材料;全體編輯人員,尤其是離、退休的老幹部、老教師,團結協力,連續筆耕,盡心竭力,辛勞有加,精神可敬。趁本志出版發行之時,謹向上述單位和人員以及所有關心支持本志編纂工作的同志表示衷心感謝和致以崇高的敬意。
由於編寫志書工程巨大,而我們編海擊企纂人員的知識水平和閱歷有限,本書錯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由於編寫志書工程巨大,而我們編纂人員的知識水平和閱歷有限,本書錯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