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村(濱州市北鎮街道辦事處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和平村位於濱州市北鎮街道辦事處東南部, 村中心處於北緯37°23′,東徑118°03′。西北距市政府3公里,北距北鎮辦事處0.5公里,南依黃河大壩,渤海三路和五路從東西兩面穿過,交通便利,水利資源豐富,優越的地理環境為其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村中現分為新老兩個居民區,老居民區北接勝利居委會,南依黃河大壩,東鄰義和居委會,西靠紅旗居委會,東西寬300米,南北長400米,面積12萬平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和平村
  • 地點:濱州市北鎮街道辦事處東南部
  • 榮譽:先進企業
  • 面積:12萬平方米
新居民區在老居民區的東北方向, 兩區最近點相距300米,新居民區北接中心國小,南鄰義和居委會,東依渤海三路,西與蒲城北三村接壤,東西寬175米,南北長246米,面積4.305萬平方米, 整個居民區總占地面積16.305萬平方米。
1996年有居民268戶624人, 分高、薛、侯、王、劉、馮、蘇、孫、曹、李、張、郭、崔、曲、謝、呂等16個姓氏,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 和平村歷史悠長,明朝洪武年間自河北棗強遷來高、薛、侯、王四姓聚居成村,這便是和平村的最初雛型。清屬濱州蒲台共管,民國時期屬蒲台縣轄治。
1945年為蒲台城鎮區,1950年屬濱縣二區,與今的五四、勝利、紅旗、義和、六街統稱北鎮街。
1956年後又合稱曙光社,在行政上分為東、西、南、北四街(後稱四村),和平與義和都屬南街(後稱南村)。
1958年後北鎮南村分為和平大隊、義和大隊,1982年濱州市建市後,隨著土地陸續被徵用,全體村民由農業人口轉為非農業人口,於1985年建立和平居委會,今屬濱州市北鎮辦事處管轄。
1996年居委會從業人口250人,其中從事工業者90人,從事第三產業者160人,全年實現社會總產值5500萬元,其中工業產值3500萬元,人均純收入達到5100元。
隨著濱州市城區的不斷擴大和地區印染廠、毛紡廠的相繼建立,和平居委會的土地被陸續徵用,失去了土地的依託,人們在紛紛尋找新的出路,而此時黨中央不失時機地提出改革開放的政策方針,和平黨支部、居委會重又看到黎明的曙光,解放思想,大膽開拓,踏上一條曲折發展路。
1979年10月經多方籌資13萬元開始動工興建和平染織廠(今濱州市絨布染織廠的前身),藉助地區印染廠的技術優勢,為其搞產品代加工。自1980年投產以來,黨支部居委會每年都加大投資,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實現紡、織、染配套生產,成為擁有紡織1萬紗錠,織布機314台的中型紡織企業。由於攤子鋪得過大,發展太快,欠款1200萬元,企業背上沉重的包袱;
1989年又值紡織企業形勢步入低谷,真是舉步維艱,處於半停產狀態,出路在哪裡?當時擺在和平居委會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是把廠房、設備全部賣掉還貸,這將意味著多年嘔心瀝血的成果化為烏有;二是賣掉部分機器籌集資金啟動企業正常運轉。經過細緻的權衡和思考的陣痛決定採用第二個方案,把紡紗設備全部轉讓給濱州市第三棉紡廠,把辦公大樓和紡紗車間租給毛紡廠, 共得款項710萬元,還清部分貸款,另一部分用於使一度停產的廠子重新開工運營,輕裝上陣專門經營織布,真是柳岸花明又一村。實踐證明這次決擇是正確的。
從1991年開始居委會領導班子一改過去重上輕管的辦法,狠抓企業內部管理,實行目標責任制,把任務分解到科室、車間、班組,具體落實到人,獎勤罰懶,向管理要效益,在財務管理上嚴格把關,嚴格壓縮非生產開支,減少科室人員,決不亂花一分錢,廠里的裝卸由居委會黨支部班子成員承擔,僅此一項就節約資金10多萬元,並且融洽了幹部與職工的關係,選拔得力人員從事供銷工作,積極開拓市場,增強自身競爭實力,以上舉措很快使企業衝出低谷,步入健康運營軌道。不到半年企業就扭虧為盈,效益蒸蒸日上,在發展方向上,企業堅持以技改為主,根據企業的效益和承受能力量力而行。自1994年以來,年年都有新項目。
1994年新上寬幅布機30台,1995年新上寬幅布機32台, 1996年技術改造120台。
1997年新上寬幅布機76台,企業發展成為擁有布機416台, 車間11210平方米,職工600人,固定資產890萬元,流動資金750萬元的中型紡織企業, 年產值達到4000萬元,創利稅400萬元,並在1993-19 96年連續四年被市委、市府評為“先進企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