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地球聯合的戰爭末期,Z.A.F.T.投入了ZGMF-X42S命運高達這作為最強MS的機體。長久以來,人們都認為命運高達只有真·飛鳥搭乘的那一機。但是從近年來公開的史料中,也判明了存在有其它同型機的情況。
面對地球聯合軍裝備的各種MA的嚴重威脅,Z.A.F.T.軍方被迫開始進行新型MS的開發。“由各戰區精選出最出類拔萃的ACE組成特殊部隊並裝備同型且擁有高機動力、高中遠程攻擊能力、高近身格鬥戰能力並同時擁有抗實彈、光束打擊能力並對敵人造成高威懾力的近似全能型MS”的提案應運而生。而此看似近乎不可能實現的方案卻在暗地裡緊鑼密鼓的進行著,開發工作將脈衝高達作為模版,以統合了Force、Sword、Blast各側影組件的“命運側影系統(Destiny Silhouette System)”的形式開始了。
ZGMF-X56S/θ命運脈衝高達試製了4機,但是根據運用數據的反饋,開發人員得到了與其用次世代的脈衝高達作為母體,倒不如從零開始重新設計更有助於高性能機體開發成功的判斷。其後,開發重心轉移到全新的機體命運高達上面,提出開發指令的議長要求“加入所有最尖端的技術”。
本機編號當中的Trial意即“試驗”,作為最初建造的機體進行各方面的性能與裝備測試。當然也和議長的“命運計畫”相呼應,希望能以命運之力進行裁決(trial也具有裁決之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命運裁決高達
- 外文名:ZGMF-X42S-Trial Destiny Gundam
- 機體類型:全方位攻擊型高速突擊用MS
- 出處:機動戰士高達動漫
背景設定,機體武裝,詳細解說,
背景設定
本機最初的開發目的,是為了替代性能不夠的命運脈衝高達。其設計思想,依然是全領域萬能型MS;與此同時,由於獲得了地球聯合軍第81獨立機動部隊“幻痛”(Phantom Pain)列裝中的漆黑強襲高達,所以扎夫特的研究員們也參考了其阿克泰昂計畫(Actaeon Project)中改良MS的思想,並發現從概念上來說和原本的命運脈衝高達有著極高的相似度,因此最終做出小規模的測試與修改後正式建造。
機體武裝
1.小型複列位相光束炮X1(嘴部)
“嘴”部內藏了一門引入了複列位相光束炮設計概念的小型中近距離射擊兵器,其縮短射程而增大威力的設計可以一擊摧毀射程內絕大多數目標。
2.簡易龍騎兵型光束迴旋鏢X2(兩肩噴口下方)
運用量子通信技術的簡易型龍騎兵式裝備,能描繪出拋物線狀軌道,可擊破多數的目標。此迴旋鏢和靠空氣動力學投擲的迴旋鏢不同,靠的是能形成光束場的力場與周圍空間進行相互作用來進行飛行及誘導,這也是為了能在沒有空氣的宇宙進行迴旋飛行。光束振盪口為可動式,可將刃部延長作為光束軍刀來使用。
3. 3連裝重光束突擊槍X2(兩臂,盾牌安裝在其上)
對於阿克泰昂電子工業設計師開發光束手槍的理論,扎夫特的研究員們並不贊同,因為在接近戰中手持小型火器無疑是一種避免格鬥戰的弱勢做法。當然也同意在要求機動性與爆發力的接近戰鬥中,全尺寸的光束步槍並不適合。為此決定開發出一種在不妨礙手持近戰武器格鬥戰的同時兼具速射性能的光束兵器。最終產物就是正式列裝在ZGMF-2000上的4連裝重光束突擊槍,這種採用類似光束加特林技術特徵的火器避免了實彈彈藥占據大量空間的問題,並且擁有中近距離內堪稱兇猛的連射火力。雖然因為小型化的緣故導致了射程、精準度、散熱等問題,但在實戰中仍然極具威力。
本機所用的型號將4連裝更改為3連裝的式樣,雖然表面上看火力強度降低了,但因為改良了冷卻裝置,整體擁有更加優異的火力壓制能力。
4.高能光束步槍X1(右手手持,可搭掛在後腰)
第二世代MS裝備的光束步槍的改良型,為本機專用的中距離型射擊兵器。得益於核動力的採用而確保了豐富的電力,輸出和連射性大幅提高,因而可射出高出力的光束。步槍右側有和腰部接合用的連線器,這點和脈衝高達相同,同樣是為了方便接近戰、格鬥戰所考慮。
5. 伸縮式光束防禦盾X1(左臂武裝上)
固定於左手小臂重光束突擊槍上,是逐漸進化為MS防禦系統標準的非物質力場型護盾,即所謂光束盾的最新試做型。系統採用的是以光束護盾發生裝置為核心,為了不妨礙格鬥戰,實體的機動防盾採用伸縮式構造,通過上下左右裝甲部的滑動可以伸展成普通大小的防盾,配合大小及形狀可在保持相同防禦力的情況下經由吸取不同量的能源自由調整的光束盾發生器可有效擴大防禦面積。
6.可變式火箭彈射爪錨X2(正面兩側裙甲)
平時以正面裙甲的狀態隱藏收納,緊急時突然變形彈射而出,除了粘在建築物和艦船上來控制機體姿態外,還有著將火箭錨打入對象物,或用索纜纏繞破壞、牽引等豐富多彩的運用。有著在地球環境下將總重量1OOt前後的敵Mobile Suit捉住、揮舞也不會弄斷的超高強度。本武裝正是參考了漆黑強襲高達在兼具萬能配置的同時接近戰特化思想的體現。
7. 高周波震動破甲短刀X2(兩腳腳底)
在與敵方機體裝甲以及實體兵器的接觸時,能夠收集到敵機的資料,並且能夠配合對象的材質改變頻率,產生出敵方裝甲周波數的震動,藉此獲得優異的切斷能力,即使是面對相轉移裝甲(Phase Shift Armor),依然能夠如同切豆腐塊一樣輕鬆。也正因為本機具有獨特的柔韌性,可做出人類一般的動作才能裝備這種特殊近戰兵器並有效運用。
8.長程高能量光束炮X2(背部兩側)(自帶瞄準鏡)
本機萬能戰鬥定位思想的體現,這兩座遠視桶伸展式光束炮塔在核動力的支持下擁有令人驚訝的射程和威力。
9.組合型伸展式大型光束斬艦刀X2(背部兩側)
延續了脈衝高達劍裝實體劍+光束刃的複合兵器,對於即便是擁有光束反射盾發生器裝備的機體和碩大的戰艦都能發揮壓倒性的威力,可以說是非常厲害的白刃格鬥戰利器,兩柄劍還可以通過尾部接駁而成為巨型的雙頭斬艦刀模式(Dual-bladed Ambidextrous Form),通過機體的揮動,能像人類一般自如的進行各類揮砍、斬擊、切削、突刺等等格鬥動作,威力也是成倍提高。
詳細解說
頭部:
在設計階段,還有著曾研討是否搭載需占用大量空間以作彈倉的火神炮,最後為了保證優異的散熱性能而決定廢除的經歷。
複列位相能量炮是光束炮的一種,將複數的能量發射裝置排成陣列,並調整各個能量發射裝置所射出光束的相位,使其可以同時集合成一束髮射又不會因互相之間的干涉而爆炸。而且由於能量發射裝置的體積小,相對地炮管的長度也可以變短。說形象一點,就是有很多門小光束炮同時發射出一發光束彈,因此威力和能量消耗都是很巨大的。對於裝備在MS身上的固定武器來說,能量發射裝置的體積、炮管長度有比較嚴格的要求,因此同樣要發射出大威力的光束彈,使用多門短炮管的小光速炮來共同發射,要比使用一門長炮管的大光束炮發射要來得可行(對戰艦來說沒有這方面限制,因此戰艦一般不會裝備複列位相能量炮)。
由於每個能量發射裝置的體積都小而且可以有獨立的散熱裝置,所以散熱效率也比較高。不過同樣地,由於每個能量發射裝置的能效都不可能是100%,因此發射同等威力的光束彈,複列位相能量炮所消耗的能量也比只有單一能量發射裝置的大光束炮要多,因此只有能量供應足夠充足而且動力爐輸出功率足夠大的MS才會裝備複列位相能量炮。
至於“吸氣”動作,並不是空氣分子的湮滅,是因為光束炮為了發射能量巨大的光束彈,相應地在炮管要製造出強大的電磁場(複列位相能量炮的情況是複數的小磁場,對外界效果是一樣的),使得炮口的空氣產生感應電離。射出光束“白裡透紅”的顏色,要說明的是光束彈的顏色取決於其能量級而不是其組成。由於其高能量,複列位相能量炮射出的光束其粒子會處於能級不穩定狀態,較高能級的粒子會處於外圍而相對低的處於中間,造成“白裡透紅”的顏色。
由於每個能量發射裝置的體積都小而且可以有獨立的散熱裝置,所以散熱效率也比較高。不過同樣地,由於每個能量發射裝置的能效都不可能是100%,因此發射同等威力的光束彈,複列位相能量炮所消耗的能量也比只有單一能量發射裝置的大光束炮要多,因此只有能量供應足夠充足而且動力爐輸出功率足夠大的MS才會裝備複列位相能量炮。
至於“吸氣”動作,並不是空氣分子的湮滅,是因為光束炮為了發射能量巨大的光束彈,相應地在炮管要製造出強大的電磁場(複列位相能量炮的情況是複數的小磁場,對外界效果是一樣的),使得炮口的空氣產生感應電離。射出光束“白裡透紅”的顏色,要說明的是光束彈的顏色取決於其能量級而不是其組成。由於其高能量,複列位相能量炮射出的光束其粒子會處於能級不穩定狀態,較高能級的粒子會處於外圍而相對低的處於中間,造成“白裡透紅”的顏色。
胸部:
為了追求高度的機動性採用了輕量化裝甲的設計,但因此在VPS裝甲關閉時抗打擊顯著地低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裝備了在緊急時會保護駕駛艙的SafetyShutter。
腿部:
雖然 MS是模仿人類的外形製作,由於其外部覆蓋堅實的裝甲部材,所以無法做到與人類完全一樣的動作。如果將各部件的裝甲細緻地分割,配合動作滑動,就可以做出更接近人類的動作。通過將裝甲分割為複數的零件,讓其各自柔韌地滑動,實現了寬廣的關節可動範圍和高超的運動性。當然,分割裝甲拓寬可動範圍和在裝甲上製造縫隙是同義,防禦力的降低在所難免。然而,ZAFT開發團體分析了測試機師的戰鬥數據,配合機師的運用實際成果進行可動範圍的設定和裝甲分割。為此,得以將留給敵人的無防備時間縮減到最小限度的同時發揮最大的機動性。
同時,在關節部位中,採用了轉用自PS裝甲技術的特殊素材。這是配合運動令關節部的素材性質發生變化的材料,為此誕生了如字面意思那樣“有柔軟性的關節”的特性。PS裝甲根據通電狀態顏色會發生相應變化,不過這種關節所用的特殊素材在工作狀態則放出暗淡的金屬光。這是為了在各種狀態下均能穩定供應硬化和柔軟化所必需的電力而把過剩輸出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在表面關節釋放出來。
另外這種裝甲—骨架聯動機構也預定在交付各專屬駕駛員之後繼續進行多次微調整以期完美適應不同機師的駕駛習慣。
翼部:
飛翼部件是以主推進器為中心的左右對稱配置,大型翼部件的內部收納了小型翼,展開的時候會露出總計6枚小型翼。翅膀為可動式,主翼內部和副翼之間設有噴口,利用大小十枚翼可對機體進行細微的制御。不管是在大氣層內還是宇宙空間都能給予機體極大的機動性。由於轉用了在D.S.S.D.(深宇宙探查開發機構= Deep Space Survey and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開發的光輪推進翼系統”光輝傳遞者”(“Voiture Lumiere” Light Propulsion System)技術,高出力超加速運作時會出現光之翼(Wings of Light)的效果。在D.S.S.D.制的GSX401FW Stargazer上,是以光之幕承受太陽風的太陽帆系統(Solar Sail System)為基本載體,而本系列機的光之翼,是以特殊能源變換所得到的巨大光壓為推進力,其搭載了核引擎和高階氘核供能系統的混合系統(HD系統),將可以說是無限的能量通過系統一瞬間轉化,進而形成巨大的光之翼,發揮出通常推進器所無法比及的爆發性推進力。由此可見兩者用法有著不小的差異,因此推測其共有的恐怕只有基礎技術,各自平行地實現了不同的進化結果的產物。並且本機搭載了幻象化粒子系統,利用幻象化粒子匿蹤(Mirage Colloid Stealth)技術來形成獨特的光學殘象“分身”機能,令捕捉變得極為困難。
由於技術的革新,光之翼的色彩會有多種不同的選擇,例如ZGMF-X42S-Revolution Destiny就因駕駛員海涅·威斯藤夫魯斯(Heine Westenfluss)的個人喜好而變為橙色(就連光束刃以及眼部攝影機的顏色也都一一變為橙色)。
同時考慮到命運脈衝高達優異的影子系統設計,本機的背包也設計為可獨立遙控操縱作戰的式樣。能從本體分離後變形為支援戰機,進行遠程遙控操作,或者依靠人工智慧進行自律行動。這樣在本體手持對艦刀格鬥戰時,分離背包可以為作戰帶來非常有利的支援。第二次大戰中奧布的旗艦機拂曉高達採用的大鷲裝備也有同樣的思路,只不過由於機師問題很少使用;同時終端機所屬的ZGMF-X19A無限正義高達的背包也具有同樣的功能。這一技術在戰後民用公司開發的命運脈衝高達R型上也得到了延續和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