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內容
三女神的造形採用兩像坐姿,一像斜臥,最高坐像為1.4米,並由高到低呈三角形。她們姿態自然舒展,相互依偎得親密無間。由於沒有頭部,人們的審美注意集中在神像的軀體上。而覆蓋在女神們身上的希臘式寬大灰裙尤為引人注目。
創作背景
取材背景
這是希臘古典時期的雕刻,題材來自希臘神話。宙斯的第二個妻子是提坦神族中代表正義和法律的女神忒彌斯,忒彌斯與宙斯生了兩對三胞胎共六個女孩子,第一胎為歲時三女神:司秩序(歐諾米亞)、公正(狄刻)與和平(厄瑞涅):第二胎為命運三女神,即紡織生命線的克羅托,分配生命度數的拉刻西斯和收回生命線的阿特洛波斯。命運三女神的職權超過一切,無論神還是人都不能違抗。宙斯是萬神之王,掌管天地萬物,權力無窮大,但他自己的命運卻受這三女神的操縱,不能由己。在希臘世界,大家無疑認為自己的命運受三女神的掌握,她們三個人是冥王哈得斯在人間的代理人。
歷史背景
公元前490年,強大的波斯帝國為擴張版圖出兵攻打希臘各城邦,波斯大軍打著勝仗一路奔襲,卻遭到雅典軍隊的頑強抵抗,在馬拉松平原受到重創,無奈退兵。雅典城邦取得馬拉松戰役的巨大勝利,他們將城南頂點的邁錫尼遺蹟清除,開始建造舊帕特農神廟。雅典人用8000個兩噸重的石灰岩磚塊找平地基並加高,這些石頭將原先最深達11米的大坑都填平了。他們懷著極大的敬畏之心,一點點修建對神供奉之地,長達10年都沒有完工。
公元前480年,雅典城邦被波斯人再次入侵,20多萬波斯軍隊占領了希臘三分之二的國土,但當他們打到雅典時,雅典人已經全部撤離。波斯統帥薛西斯下令焚城泄憤,尚未完工的“老帕提農”和其他古代神殿一起被夷平。雅典人決定不再重建,讓廢墟“作為紀念碑來警示那些在不敬的野蠻人走後,來衛城憑弔的人”,直到贏得戰爭的勝利。
此後,希臘各城邦結成同盟,共同抵抗波斯的進攻,盟軍以雅典為首經過30年的抗擊終於打敗波斯帝國,前449年,波斯與希臘簽訂卡里阿斯和約,承認希臘各城邦的獨立,並撤出愛琴海與黑海地區,波希戰爭結束。
為了紀念這場戰爭的勝利,人們修建了大量的神廟,為神歌功頌德。其中就包括帕特農神廟。而《命運三女神》是帕特農神廟的東面人字形山牆上全部雕像中的一組雕像殘片。
藝術鑑賞
整體形象
三位女神坐著的姿勢,是隨著牆的三角形趨勢而變化的,她們都穿著質地很薄的希臘式寬大長袍,衣褶纖細而又繁複,隨著人體的結構起伏,極其生動地體現了鮮明的女性人體曲線,女神們身形優美、飽滿而豐腴,使人切實地感受到孕育在她們體內的無限生機和活力。那似乎正在隨著呼吸而微微起伏的、富有彈性的身體,讓每一個看到這一組雕塑的人都幾乎忘記了她們是冷冰凍的大理石,她們真實、親切、令人崇敬。
古希臘雕刻十分重視形象的整體不可分割性,人體各部分都充分發揮出造型特性,力求表現形象的內在生命。所以儘管形體殘缺,但每一個部分都蘊含著生命不息的精神,就是說,雕像的殘片也是有生命的活物,觀賞者可以通過可視部分的動作姿態聯想殘缺的部分,從而獲得完美的審美感受。
手法
雕刻家運用高超的雕刻語言,真實而細膩地刻畫了透過女神衣褶隱現出來的豐滿、柔美的肉體。雕刻採用不同的曲線變化造型:坐立女神,鬆軟的連衣裙由於肉體的起伏而形成橫豎疏密的變化,豐滿的酥胸和乳峰處上平下褶,束腰向下揉褶繁複,從整體看疏密變化有致;躺臥女神,袒胸露出圓渾柔軟的肌膚,身體的動勢顯出優美的體形和波浪式的衣紋曲線疏密節奏的流動,既平穩又柔和。用詩人海涅的話來說,希臘雕像上的衣紋是身體動勢的多音反響。
名家點評
世界文化史專家、復旦大學博士生導師、原副校長莊錫昌:《命運三女神》一組雕刻,雖然如今已殘缺不全,但仍透出端莊秀美、儀態萬方的魅力。
歷史傳承
1687年,帕提農神廟在戰爭中被毀壞,大量雕塑被焚毀或搬走,後來又遭到英國人的掠奪,使得其中許多珍貴的藝術品流落到英國,《命運三女神》就是其中保存比較好的作品之一。
作者簡介
菲迪亞斯(前500年——前432年),希臘理想化藝術的代表。他領導了雅典衛城的設計建造,是巴底隆神殿裝飾雕刻、奧林匹亞神殿《宙斯神像》的設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