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舌

呼舌

笙的演奏技巧非常豐富,其中呼舌的演奏技巧獨具藝術魅力。呼舌是依據笙簧吹吸都能發音的原理產生的一種特有技法。五十年代,演奏家胡天泉、閆海登等人經過不懈探索,將這一新技巧運用於個人的創作和演奏,獲得成功,極大地豐富了笙的藝術表現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呼舌
  • 發出:具有顆粒狀的波浪音
  • 特點:口腔內使用“來回氣”
技巧,特點介紹,舉例,

技巧

呼舌,是演奏者用均勻而微顫的呼吸力量,使樂器發出柔和而具有顆粒狀的波浪音,其音響效果近似弦樂器的抖弓。吹奏這一技巧時,必須始終保持正常的鼻呼吸狀態,咽喉肌肉放鬆,舌頭懸空,儘量向後縮成團形,打開縫做含水漱口的動作;同時舌根向後收縮,將喉嚨打開,使整個口腔至喉頭部位向周圍擴張(喉嚨下降),氣流被吸入。舌根向前移動的同時,喉臂向內收縮(喉結上升),迫使氣流呼出口外。運用舌根前鼓後抽交替和咽喉來回擴張收縮交替兩者相結合的力量,牽動整個舌頭在口腔內有節奏地急速伸縮,構成口內氣流的頻繁進出。
呼舌
呼舌

特點介紹

呼舌技巧的最大特點是口腔內使用“來回氣”(不通過肺部)與鼻呼吸(通過肺部相分離),二者各引其“道”,互不干擾;即用喉頭、舌頭的聯合運動,使氣流在口內作極快速的吞吐交替,鼓動簧舌發音。因此,呼舌又有“喉舌”之稱。
由於呼舌的氣息來源不是直接依靠肺部擴張與收縮供給,而僅僅靠口腔內舌、喉的抽動所獲得,所以,比其它口內技巧的氣息流量要少得多,音量也比較小。
在氣流吞吐的口腔範圍內,空間的擴張範圍和舌根的前後伸縮距離反差愈大,則吸入或呼出的氣息愈多,樂器發出的聲音亦愈響。相反,如果口腔空間狹小,舌的伸縮動作不大,則吸入或呼出的氣息必然相應地減少,因而發出的聲音也就比較微弱。倘若需要加強聲音的力度時,便要最大限度地調動有關器官(舌、腮、喉、唇)的活動能量,以便獲得更多的氣息。呼舌練習應注意:①儘量保持舌的鬆弛狀態,避免僵硬,舌向前後移動時,舌尖不要觸及前方的上下門齒和上顎,應將舌根兩側邊緣與臼齒面的摩擦減少到最低程度,以便保持舌運動的最大靈活性。②還要防止舌根與軟齶貼得太緊,不然將會導致舌頭過分緊張,從而影響伸縮的速度,這樣發出來的聲音既顯得笨拙,同時也缺乏彈性。③禁忌鼓腮,以免影響演奏形象。同時還要防止嘴出現漏氣現象,避免造成氣息的浪費,以便保證有效的氣源。
呼舌音運用樂曲中,根據旋律所表達的不同情緒,不同風格,常常配以輕、重、緩、急不同的“打指”,猶如綠葉紅花之趣,畫龍點睛之妙。
呼舌技巧,由於其音響具有恬靜、清幽、甜美、華麗等特點,最適於表現大自然的絢麗景色,刻畫樂曲中盡善盡美的意境。呼舌多用於散板或優美抒情的慢速旋律。用在表現諸如彩旗招展,麥浪翻滾、田園寧靜、山霧蒙蒙、小溪流淌、鳥羽抖動等富有詩情畫意的音樂段落,其表現力就更具獨到之處。

舉例

例如:《鳳凰展翅》片段引子中,短短几小節的呼舌“唏噓”之聲,將百鳥之王——鳳凰輕輕抖動羽翼展翅欲飛的優美姿態,描繪得惟妙惟肖。
練習呼舌時,也可不藉助樂器,只將唇縫打開,運用漱口動作,口內便會發出清晰可聞的快速氣息。氣息越大越快,結合到樂器上發出的碎音就越響越密。
為了獲得滿意的呼舌效果,還必須注意樂器的維護,應嚴防笙腳與笙桿連線處漏氣,並且要及時為簧片“敖緣”,使簧舌振動靈敏度永遠處於最佳狀態,否則,演奏起來會很費氣息,甚至還可能出現有些音能“呼”出,而另一些音則“呼”不出來的音響不平衡情況。只有把口腔動態和樂器維護做到良好統一,才能吹奏出高質量的呼舌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