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損率(loss probability)指呼叫損失的機率,反映電信服務對於用戶通信需求的滿足程度,簡稱呼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呼損率
- 外文名:loss probability
呼損率的產生,呼損率的定義,愛爾蘭呼損公式,呼損率的計算,呼損率與接通率的區別,影響因素,
呼損率的產生
當多信道共用時,由於用戶數大於信道數,可能出現許多用戶同時要求通話而信道數不能滿足要求的情況,這時只能讓一部分用戶通話,另一部分用戶不能通話,直到有空閒信道時再讓需要的用戶通話。因此一部分用戶雖然發出了呼叫,但因無信道而未能完成通話,這就稱作呼叫失敗,即發生了“呼損”。
從一個信道看,即使它在1個小時之內不間斷地進行通信,那么它所能完成的話務量也就1愛爾蘭。由於用戶發起呼叫是隨機的,不可能不間斷地持續利用信道,所以一個信道實際所能完成的話務量必定小於1愛爾蘭。這意味著,信道的利用率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在信道共用的情況下,通信網很難保證每個用戶的所有呼叫都能成功,會有少量的呼叫失敗,稱為“呼損”。
設已知全網用戶在單位時間內的平均呼叫次數為λ,
設單位時間內成功呼叫次數為λ0(λ0<λ),
則完全話務量為A0=λ0·S
流入話務量A與完全話務量A0之差,即為損失話務量。
損失話務量占流入話務量的比率即為呼叫損失的比率,稱為“呼損率”。
可見,呼損率B越小,成功呼叫的機率就越大,用戶就越滿意。因此,呼損率B也稱為通信網的服務等級(或業務等級)。但是,對於一個通信網來說,要想使呼叫損失小,只有讓流入話務小,即容納用戶少,這又是所不期望的。所以呼損率和流入話務量是一對矛盾,要折衷處理。
設已知全網用戶在單位時間內的平均呼叫次數為λ,
設單位時間內成功呼叫次數為λ0(λ0<λ),
則完全話務量為A0=λ0·S
流入話務量A與完全話務量A0之差,即為損失話務量。
損失話務量占流入話務量的比率即為呼叫損失的比率,稱為“呼損率”。
可見,呼損率B越小,成功呼叫的機率就越大,用戶就越滿意。因此,呼損率B也稱為通信網的服務等級(或業務等級)。但是,對於一個通信網來說,要想使呼叫損失小,只有讓流入話務小,即容納用戶少,這又是所不期望的。所以呼損率和流入話務量是一對矛盾,要折衷處理。
呼損率的定義
損失話務占流入話務量的比率即為呼叫損失的比率,稱為呼損率。也稱為通信網的服務等級。
B=(A-A')/A=(λ-λ')/λ
愛爾蘭呼損公式
愛爾蘭分布該分布與指數分布一樣多用來表示獨立隨機事件發生的時間間隔。相比於指數分布,愛爾蘭分布能更好地對現實數據進行擬合(更適用於多個串列過程,或無記憶性假設不顯著的情況下)。除非退化為指數分布,愛爾蘭分布不具有無記憶性(或馬爾可夫性質),因此對其進行分析相對困難一些。一般通過將愛爾蘭過程分解為多個指數過程的技巧來對愛爾蘭分布進行分析。
占用機率服從愛爾蘭分布情況下,按時間計算的呼損率為:
B=(A/n!)/(∑A/i!)
其中A為流入話務量,n為公用信道數
呼損率的計算
呼損率有三種計算方法:
①按呼叫計算的方法,表示在所考察的時間內,不能得到服務的損失呼叫數與發生的總呼叫數之比,即呼叫損失機率;
②按時間計算的方法,表示在所考察的時間內,能為負載源服務的設備被阻塞的時間與所考察的總時間之比,也就是線束髮生阻塞的機率;
③按負載計算的方法,表示在所考察的時間內,損失負載與這段時間的流入負載之比,也就是負載所損失的機率。
對同一系統由三種算法得出的呼損值不一定相同。只是在愛爾蘭分布情況下(見無限負載源全利用度損失系統),三種算法的值是相等的。
呼損率與接通率的區別
呼損率與接通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後者指的是在一定時間內(一般為忙時),用戶完成通信的次數與總呼叫次數的比,是指手機成功占用信令信道和話音信道的百分比。計算方法:
無線接通率=(1-∑忙時信令信道溢出總次數/∑忙時信令信道試呼總次數)×(1-∑忙時話音信道溢出總次數(不含切換)/∑忙時話音信道試呼總次數(不含切換))×100%
影響因素
影響呼損率大小的因素有:
①呼叫流的特性及其強度;
②呼叫占用時長的分布及其平均值;
③電信系統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