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圖壁縣誌

呼圖壁縣誌

《呼圖壁縣誌》是呼圖壁縣誌編纂委員會編纂的一本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呼圖壁縣誌
  • 作者:呼圖壁縣誌編纂委員會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新疆人民出版社
  • ISBN:7228022823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呼圖壁縣的自然、政治、社會、經濟和文化等各面發展的歷史與現狀。

作品目錄

封面
呼圖壁縣誌
著作權頁
序 一
序 二
序 三
凡 例
目錄
概 述
大事記
卷一 建置 區劃
第一章 位置 面積
第二章 歷史沿革
第三章 行政區劃
第一節 民國時期區劃
第二節 新中國建立後區劃
第四章 縣城 鄉鎮
第一節 縣城
第二節 二十里店鄉
第三節 園戶村鄉
第四節 五工台鄉
第五節 大豐鎮
第六節 雀爾溝鎮
第七節 石梯子哈薩克民族鄉
第五章 駐縣單位
第一節 自治區東泉幹部學校
第二節 呼圖壁林場
第三節 呼圖壁河管理處
第六章 地名
第一節 縣名來歷及含義
第二節 主要地名考
卷二 自然環境
第一章 地質
第一節 地層
第二節 構造
第三節 侵入岩
第二章 地貌
第一節 山地
第二節 平原
第三節 沙漠
第三章 氣候 物候
第一節 氣候
第二節 物候
第四章 水文
第一節 地表水
第二節 地下水
第五章 土壤
第一節 成土母質
第二節 土壤類型
第三節 土壤分布
第四節 土壤特徵
第六章 礦藏 地熱
第一節 礦藏
第二節 地熱
第七章 動植物
第一節 植物
第二節 動物
第八章 自然災害
第一節 凍害 霜害
第二節 旱災 洪災
第三節 風災 雹災
第四節 蝗蟲災害
第五節 地震
第六節 鼠害及其他
卷三 人 口
第一章 人口變化
第一節 清代人口
第二節 民國人口
第三節 新中國建立後人口
第二章 密度 分布
第一節 人口密度
第二節 人口分布
第三章 人口構成
第一節 年齡構成
第二節 職業構成
第三節 文化構成
第四章 計畫生育
第一節 提倡晚婚
第二節 節制生育
第三節 優生 優育
第五章 姓氏
第一節 姓氏簡介
第二節 姓氏錄
第三節 名字
卷四 農 業
第一章 生產關係變革
第一節 土地改革
第二節 互助合作
第三節 人民公社
第四節 農業生產責任制
第二章 土地資源與開發
第一節 資源
第二節 墾種
第三章 作物品種與種植
第一節 糧食作物
第二節 油料作物
第三節 經濟作物
第四章 農田建設
第五章 農技農藝
第一節 耕作制度
第二節 改土施肥
第三節 品種改良
第四節 植物保護
第六章 農機
第一節 農業機具
第二節 機構 隊伍
卷五 林 業
第一章 森林資源
第一節 南山天然林
第二節 平原人工林
第三節 荒漠、沙漠灌木林
第二章 植樹造林
第一節 引種育苗
第二節 人工造林
第三章 森林保護
第一節 防火
第二節 防濫伐
第三節 防治病蟲害
第四章 管理
附:乾河子國營林場
卷六 畜牧業
第一章 所有制變革
附一:南山國營牧場
附二:縣種豬場
第二章 草場
第一節 草場現狀
第二節 草場改良與保護
第三節 牧道建設
第三章 牲畜種類及品種改良
第一節 牲畜種類
第二節 品種改良
第四章 牲畜飼養
第五章 畜病防治
第一節 疫病
第二節 防治
第六章 牧業機械
卷七 副 業
第一章 瓜類
第一節 西瓜
第二節 甜瓜
第三節 打瓜
第二章 種植業
第一節 蔬菜
第二節 水果
第三節 其他
第三章 養殖業
第一節 養雞
第二節 養魚
第三節 養兔
第四節 養貂
第五節 其他
第四章 採集業
第一節 蘆葦
第二節 藥材
第五章 狩獵業
第六章 編織加工業
第一節 編織
第二節 加工
卷八 水 利
第一章 水利工程
第一節 引水工程
第二節 蓄水工程
第三節 提水工程
第二章 防洪抗旱
第一節 防洪
第二節 抗旱
第三章 管理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工程管理
第三節 灌溉管理
卷九 屯 墾
第一章 清代屯墾
第一節 兵屯
第二節 民屯
第二章 新中國建立後的屯墾
第一節 兵團團場
第二節 部隊農場
第三節 自治區單位農場
卷十 工 業
第一章 國營工業
第一節 發展概況
第二節 主要企業
第二章 集體工業
第一節 二輕工業企業
第二節 部門辦工業企業
第三章 鄉鎮工業
第一節 發展概況
第二節 主要企業
第四章 優特產品
第一節 食品
第二節 皮革製品
第三節 家具
第四節 針織品
第五章 管理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管理體制
第三節 經濟技術協作
第六章 駐縣工業企業
第一節 新疆芳草湖糖廠
第二節 新疆芳草湖製藥廠
第三節 呼圖壁種牛場修造廠
第四節 新疆軍區軍醫學校印刷廠
第五節 新疆呼圖壁東湖化工廠
第六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六師一○六團煤礦
卷十一 交通 郵電
第一章 交通
第一節 驛道
第二節 小道
第三節 公路
第四節 鐵路
第五節 橋涵
第六節 運輸
第七節 管理
第二章 郵電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郵政
第三節 電信
卷十二 財 稅
第一章 財稅體制
第二章 財政收支
第一節 民國時期的財政收支
第二節 新中國建立後的財政收支
第三章 財務管理
第一節 行政事業財務管理
第二節 企業財務管理
第三節 審計監督
第四章 賦稅
第一節 清代、民國時期的賦稅
第二節 新中國建立後的稅收
第五章 機構
卷十三 金 融
第一章 金融機構
第一節 商業銀行辦事處
第二節 人民銀行
第三節 工商銀行
第四節 農業銀行
第五節 建設銀行
第六節 信用合作社
第二章 貨幣流通
第一節 清代貨幣
第二節 民國時期貨幣
第三節 新中國建立後的貨幣
第三章 存儲
第一節 存款
第二節 儲蓄
第四章 信貸
第一節 農牧業貸款
第二節 工業貸款
第三節 商業貸款
第四節 基本建設撥款、貸款
第五章 債券
第六章 保險
卷十四 商 業
第一章 機構
第二章 私營商業
第一節 清代、民國時期商業
第二節 新中國建立後的私營商業
第三章 集體商業
第一節 合作商店
第二節 知青商店
第三節 鄉鎮企業商店
第四章 供銷商業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業務
第三節 管理
第五章 國營商業
第一節 專業公司
第二節 管理
第六章 外貿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收購 加工
第三節 引進
第四節 出口
第七章 集市 交流會
第一節 集市貿易
第二節 物資交流會
卷十五 糧 油
第一章 機構
第二章 購銷
第一節 徵購
第二節 銷售
第三章 儲運
第一節 民間儲藏
第二節 糧食部門儲存
第三節 調撥 運輸
第四章 加工
第一節 糧食加工
第二節 油料加工
第三節 飼料加工
卷十六 經濟管理
第一章 計畫 統計
第一節 計畫管理
第二節 綜合統計
第一節 市場管理
第二節 契約管理
第三節 企業登記
第四節 商標註冊
第五節 管理機構
第三章 物價
第一節 物價管理
第二節 物價變化
第四章 物資管理
第一節 物資供應
第二節 農牧機械供應
第五章 計量管理
第一節 計量制演變
第二節 管理
卷十七 城鄉建設
第一章 縣城建設
第一節 縣城規劃
第二節 街巷
第三節 綠化
第四節 房屋
第五節 水暖
第二章 鄉村建設
第一節 住房
第二節 飲用水
第三節 “五好”建設
第三章 房地產管理
第一節 房產管理
第二節 土地徵用
第四章 供電
第一節 發電
第二節 輸配電網
第三節 用電量
第四節 電力管理
第五章 “三廢”治理
第一節 污染
第二節 治理
第六章 建築業
第一節 發展概況
第二節 建築單位
卷十八 人民生活
第一章 收入
第一節 農民收入
第二節 牧民收入
第三節 公職人員收入
第二章 衣食
第一節 食糧
第二節 衣料
第三章 宅居
第一節 住房
第二節 用具
卷十九 黨派 社團
第一章 中國共產黨呼圖壁縣地方組織
第一節 組織機構
第二節 黨員
第三節 代表大會
第四節 宣傳教育
第五節 統戰工作
第六節 紀律檢查
第二章 中國國民黨呼圖壁縣黨部
第一節 組織機構
第二節 黨務
第三章 社會團體
第一節 工人團體
第二節 農牧民團體
第三節 婦女團體
第四節 青少年團體
第五節 商業團體
第六節 文化科普團體
第七節 其他團體
第四章 重大政事紀略
第一節 抗美援朝
第二節 鎮壓反革命
第三節 “三反”五反”
第四節 “肅反”審乾”
第五節 整風與反右派鬥爭
第六節 “大躍進”
第七節 “反右傾”與甄別
第八節 社會主義教育
第九節 “文化大革命
第十節 揭批查
第十一節 落實政策、平反冤假錯案
卷二十 政權 政協
第一章 權力機關
第一節 縣各族各界人民代表會議
第三節 縣人大常務委員會
第四節 普選
第二章 行政機關
第一節 巡檢 分縣署
第二節 縣公署 縣政府
第三節 縣人民政府
第四節 信訪
第三章 參政議政機構
第一節 人民政協
第二節 民國時期參議會
卷二十一 人事 勞動
第一章 人事
第一節 人員任用
第二節 人員編制
第三節 幹部狀況
第四節 幹部考核
第五節 幹部培訓
第二章 勞動
第一節 管理
第二節 就業
第三節 職工工資
第四節 勞保 福利
第三章 離休 退休
第一節 幹部退休、離休
第二節 工人退休、退職
卷二十二 民 政
第一章 優撫
第一節 烈、軍屬優待
第二節 殘廢軍人撫恤
第三節 節日慰問
第四節 補助
第五節 烈軍屬及榮譽復轉軍人代表會
第二章 安置
第一節 榮、復、轉、退軍人安置
第二節 支邊青壯年安置
第三節 城市疏散人員安置
第四節 上山下鄉知識青年安置
第五節 自流人員安置
第三章 社會救濟
第一節 救災
第二節 救濟
第三節 扶貧
第四章 社會福利
第一節 供養五保戶
第二節 興辦敬老院
第三節 安置殘疾人
第五章 婚姻登記
卷二十三 治安 司法
第一章 治安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民國時期社會治安狀況
第三節 剿匪 鎮反
第四節 治安管理
第五節 戶籍管理
第六節 監所管理
第七節 縣武警中隊
第二章 檢察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審查批捕
第三節 審查起訴
第四節 經濟檢察
第五節 法紀檢察
第六節 監所監督
第三章 審判
第一節 審判機關
第二節 刑事審判
第三節 民事審判
第四節 經濟審判
第四章 司法行政
第一節 行政機構
第二節 法制宣傳
第三節 人民調解
第四節 法律顧問
第五節 公證業務
卷二十四 軍 事
第一章 兵役
第一節 募兵 抽丁
第二節 義務兵 志願兵
第二章 駐軍
第一節 清代駐軍
第二節 民國時期駐軍
第三節 新中國建立後駐軍
第三章 縣人民武裝部
第四章 地方武裝
第一節 民團 自衛團
第二節 民兵
第五章 人防戰備
第一節 民國時期的防空
第二節 新中國建立後的人防戰備
第六章 戰事
第一節 民團抗擊阿古柏
第二節 馬赫英覆沒
第三節 榆樹溝遭遇戰
第四節 劉少龍兵變
第五節 追剿叛匪烏拉孜拜
卷二十五 教 育
第一章 教育行政
第二章 學校教育
第一節 私塾 書院
第二節 學前教育
第三節 國小教育
第四節 中學教育
第五節 專業教育
第三章 成人教育
第一節 職工、幹部業餘教育
第二節 農牧民業餘教育
第四章 教師
第一節 師資隊伍
第二節 教師待遇
第三節 師資培訓
第五章 學制 教研
第一節 學制
第二節 教學研究
第六章 經費 設施
第一節 經費
第二節 設施
第三節 勤工儉學
卷二十六 科學技術
第一章 機構與隊伍
第二章 科技普及
第一節 科普宣傳
第二節 培訓技術人員
第三節 科技諮詢服務
第四節 青少年科普活動
第三章 科技成果
第一節 農牧業成果
第二節 醫藥衛生成果
第三節 普查、區劃成果
第四節 工業成果
第四章 其他科技工作
第一節 地震測報
第二節 氣象測報
第三節 人工降雨
第四節 沼氣推廣
第五節 節柴省煤灶的推廣
卷二十七 文 化
第一章 文化藝術
第一節 民眾文化
第二節 文藝創作
第三節 戲曲
第四節 電影
第五節 圖書
第二章 新聞
第一節 通訊報導
第二節 報刊
第三節 廣播
第四節 電視和錄像
第三章 檔案
第一節 縣檔案館(科)
第二節 基層檔案室
第四章 文物古蹟
第二節 文物
第三節 古蹟
卷二十八 衛生 體育
第一章 醫藥 衛生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衛生防疫
第三節 醫療
第四節 醫藥
第五節 婦幼保健
第二章 體育
第一節 學校體育
第二節 青少年體育運動會
第三節 民眾體育
第四節 人才培養
第五節 機構與設施
卷二十九 民族 宗教
第一章 民族
第一節 漢族
第二節 哈薩克族
第三節 回族
第四節 維吾爾族
第五節 其他民族
第二章 宗教
第一節 佛教
第二節 道教
第三節 伊斯蘭教
第四節 天主教
第五節 基督教(新教)
卷三十 漢語方言 諺語
第一章 方言
第一節 語音
第二節 辭彙
第二章 諺語 歇後語
第一節 諺語
第二節 歇後語
卷三十一 軼事 傳說
第一章 軼事
第二章 傳說
卷三十二 新風美德
第一章 民族團結
第二章 文明禮貌
第三章 五好家庭
第四章 道德風範
卷三十三 人 物
第一章 人物傳
高四
馬延年
崔兆泰
趙正明
殷生壽
烏拉孜拜
張典
柯克索根
祖巴依
布哈爾汗
王育和
宋劍堂
張文治
曾斌
劉春林
何立芳
馬長齡
安維震
張蘭
阿西木
喬苗成
鄧威
王德智
張懷升
馬鳳賢
馬子祥
第二章 人物簡介
尚金喜
嚴萬成
岶拉提·哈迪爾
王多福
馬文俊
桂嵩峰
申皂保
郭進才
第三章 名錄
第一節 烈士
第二節 紅軍戰士
第三節 新中國建立後,呼圖壁籍人在外地任縣團以上職務名錄
第四章 名表
卷三十四 雜 錄
第一章 呼圖壁縣1986~1990年簡況
第二章 古詩文選
第三章 重大事故
第四章 地方文獻簡介
第五章 修志檔案選錄
修志始末
《呼圖壁縣誌》編審機構及編寫人員
《呼圖壁縣誌》審定、驗收單位
《呼圖壁縣誌》勘誤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