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二環快速路工程總投資約200億元,全長65.31公里,是呼和浩特市近10年來一次性投資最大的一項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其完工通車後將大大緩解呼和浩特城區車輛擁堵問題。未來5年,首府快速路將以“田”字型大氣布局,實現東西南北全線貫通,車速將提升至80公里/小時,城市交通內外高速互聯、暢達八方,形成快速路高效網路,激活城市內部交通體系。快速路工程要將現有二環路改造成環形快速路網,東與機場高速連線、東南與呼殺高速連線、西南與呼準高速連線、北與京藏高速連線,形成四通八達的路網結構。快速路工程包括東線、南線、西線(及呼準連線線)、北線。共設定13座立交,6座跨河橋,12座跨線橋,51座天橋(含BRT公交站點),2座地塹式通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呼和浩特二環快速路
- 項目總投資:約200億
- 全長:65.31公里
- 主路車道:雙向6車道(含2條BRT專用道)
- 輔路車道:雙向6車道
- 設計時速:80km/h
- 試通車時間:2015年8月20日
- 封閉環線長度:48公里
簡介,立交橋,BRT,
簡介
2014年3月20日,呼和浩特市政府在其政府入口網站上發布部門動態稱,呼市二環快速路工程已全線開工。因施工場地需求,施工單位對二環路全線進行圍擋。具體圍擋情況如下:東線(保全街-鄂爾多斯立交南止點)全長2.2公里,共圍擋2200米;東線(鄂爾多斯立交北止點-公鐵地道北止點(含下穿鐵路地道))全長4公里,共圍擋1800米;東線(公鐵地道北止點—G6國道)全長4.2公里,共圍擋2600米。南線(西二環-巴彥路東側)長5.7公里,共圍擋3000米;南線(巴彥路東側-雙樹西巷東側)長4.56公里,共圍擋3200米;南線(昭烏達路西側-東二環立交西側)長3.882公里,共圍擋3800米。南線(東二環立交西側-遠經二路)長4.1公里,共圍擋1900米。西線(通道北路北出口立交西止點-西南二環立交北止點)全線長約11.29公里,共圍擋400米。北線(察哈爾大街立交西止點-通道北路北出口立交東止點)全線長約9.421公里,全線共圍擋500米。
截至2015年8月20日,呼市二環快速路全線除興安南立交橋、雲中立交橋、土默特立交橋、鄂爾多斯西立交橋進行匝道施工外,主線全部完工並試通車,輔道工程完成近90%,力爭年底全部完工。
立交橋
呼市二環快速路全線共設定了13座立交橋,概述如下。
1.東客站橋(原機場高速路簡易立交)
在機場高速路交叉口,機場高速路採用地道下穿形式解決東西向直行交通,為第一層;轉向交通在地面層,由信號燈控制通行,為第二層,東線快速路採用南北向高架跨越該路口,為第三層。
2.察哈爾立交橋(原察哈爾大街立交)
是北二環東延伸段察哈爾大街和東線快速路的連線點,採用樞紐型互通立交形式,稱為東北立交。本立交總共設定三層,東線快速路主線位於第二層,察哈爾大街主線位於第三層,其轉向交通分別通過3個定向匝道和1個苜蓿葉匝道解決,東線快速路輔道和察哈爾大街輔道形成平面交叉口位於地面層。
3.八拜湖大橋(原科爾沁南路跨大黑河橋)
科爾沁南路跨大黑河橋樑工程位於科爾沁南路(世紀大街至殺虎口),橋樑全長600m,四孔一聯;橋樑結構總寬度56.6m,總建設面積為33960㎡。上部結構採用30m跨徑預製簡支變連續小箱梁結構,下部結構採用大懸臂式蓋梁,重力式橋台,橋樑墩台樁基礎採用鑽孔灌注樁。
4.雲中立交橋(原雲中路立交)
雲中立交橋為Y型互通立交,南線快速路主線高架橋位於第二層,解決東西向直行交通;南線快速路與雲中路南段轉向交通通過4條定向匝道實現;南線快速路輔道與雲中路輔道形成燈控平交口位於地面層。
5.昭君橋(原昭君路立交)
在昭君路交叉口,昭君路南北向下穿地道為第一層;地面燈控平交口為第二層,解決轉向交通需求;南線快速路高架橋為第三層。由此實現了三層簡易立交,分離東西向和南北向直行交通,在該交叉口轉彎車輛在地面層由信號燈控制通行。
6.興安南立交橋(原興安路立交)
興安南路交叉口,為雙苜蓿葉加迂迴定向全互通立交,通往各方向車輛均無需停頓。直行車輛經由南北向主線和東西向主線通行;轉向交通分別通過4個右轉匝道、2個苜蓿葉匝道和2個半定向匝道解決。
7.科爾沁南立交橋(原遠經二路互通立交)
鄂爾多斯東街與科爾沁南路交叉口為兩條快速路的連線點,定位為樞紐性互通立交,稱為東南立交。該立交共為三層,東線快速路主線位於第二層,解決南北向直行交通;轉向匝道位於第二層和第三層通過4條右轉匝道和3條左轉匝道解決轉向交通,南線快速路輔道和東線快速路輔道形成交叉口位於地面層。
8.騰飛橋(原東二環立交)
是東二環路與南線快速路交叉口,採用分離式立交,南線快速路設定1.6km下穿地道解決東西向直行交通;東二環通往小黑河的南北向直行交通採用主線跨線橋形式;轉向交通經由地面輔道與東二環輔道、騰飛路連通形成平面交叉口解決。
9.土默特立交橋(原西南二環立交)
是西二環與南二環交叉口為兩條快速路的連線點,定位為樞紐性互通立交,稱為西南二環立交。該立交共為三層,立交南北方向及西二環與南二環快速路交通位於第二層,解決南北方向直行交通及西二環與南二環交通;立交東西方向位於第三層,解決東西方向直行交通;轉向匝道位於第二層和第三層通過3條右轉匝道和3條左轉匝道解決轉向交通,快速路輔道交通位於地面層。
10.鄂爾多斯西立交橋
西二環與鄂爾多斯西街(匯金路)、新華西街的連線點,採用樞紐型互通立交形式。本立交共設定三層,西線快速路主線位於第二層,四條左轉匝道位於第三層,一條右轉專用匝道位於第二層,其餘轉向交通通過設定平行匝道及地面輔道解決。
11.海拉爾西立交橋(原海拉爾西街立交)
在海拉爾西街上跨西二環採用跨線橋通過。
12.天驕立交橋(原東北二環節點)
東二環路與北線快速路交叉口,採用雙苜蓿葉加迂迴定向全互通立交形式。北線快速路採用下穿地道形式解決東西向直行交通,為第一層;東二環路主線經由地面層解決南北向直行交通,為第二層;轉向交通分別通過2個右轉匝道、2個苜蓿葉匝道和4個定向匝道解決。
13.公主府北立交橋(原北出口立交)
北線快速路與通道北路交叉口,採用樞紐型全互通立交,本立交層次為2.5層,北線快速路為地面一層,通道北路上跨北線快速路,為第二層,四條左轉匝道均採用2.5層高度上跨北線快速路,四條右轉匝道均位於地面層。
BRT
BRT為快速公交系統簡稱,是介於軌道交通與常規公交之間的新型公共客運系統。呼和浩特市BRT工程線路始於西南二環立交,途徑南二環快速路、科爾沁快速路、北二環快速路、西二環快速路,返回西南二環立交,線路全長約46公里。
呼和浩特BRT工程分期建設,分期運營,近期運營線路為西南二環立交——南二環快速路——科爾沁快速路(火車東站)段(見圖),實現了西南部、南部城區客流與東客站的高效銜接。全線共設定40座BRT中途站,平均站間距約1.15公里。結合近期線路走向、工程建設及運營組織,設計兩處首末站,分別為西南二環立交首末站、火車東站首末站,以及遠期預留建設呼準公路緯一路停保場。全線按進站形式劃分共分為36座人行天橋進站,4座人行橫道進站。該工程於2014年6月底進場,計畫2016年年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