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
作品原文
周頌·天作⑴
天作高山⑵,
大王荒之⑶。
彼作矣⑷,
文王康之⑸。
彼徂矣岐⑹,
有夷之行⑺。
子孫保之⑻。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作:生,造就。
⑵高山:指岐山,在今陝西岐山東北。
⑶大王:即太王古公亶父,周文王的祖父。荒:開荒墾田。
⑷作:治理。一說始。
⑸康:安康。
⑹徂(cú ):往,指百姓來歸附。
⑺夷:平坦易通。行(háng):道路。
⑻保:守住。
白話譯文
上天造就岐山高,
大王開始來開荒。
百姓在此蓋新房,
文王讓民享安康。
民眾奔往岐山旁,
岐山大道坦蕩蕩。
子孫永保這地方。
創作背景
這是周人祭祀岐山的樂歌。對於周人來說,岐山是一聖地:“周之興也,鸑鷟(yuè zhuó即鳳凰)鳴於岐山。”(《國語·周語》)周人一系傳至古公亶父,居於豳地,“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財物,予之;已復攻,欲得地與民。民皆怒,欲戰。古公曰:‘有民立君,將以利之。今戎狄所為攻戰,以吾地與民。民之在我與其在彼何異?民欲以我故戰,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為。’乃與私屬去豳,度漆、沮。豳人舉國扶老攜弱,盡復歸古公於岐下。及他旁國聞古公仁,亦多歸之。”(《史記·周本紀》)古公之前,后稷、公劉二位也是功勳卓著,《國語》之所以取岐山為周人興起的聖地,似是極度推崇古公亶父之仁,從上引文可見,古公亶父不僅仁愛本族,而且推仁愛於一再侵犯於己的異族,自然更是難能可貴,因而也更具備後世儒家所定的聖人品格。
《周頌·天作》是周頌中少有的提及具體地點的作品(另一篇是《周頌·潛》),它寫出了岐山。《毛詩序》說它是“祀先王先公”,朱熹《詩集傳》則指為“祭大王之詩”,都認為祭祀的對象是人。姚際恆《詩經通論》引季明德語,認為是“岐山之祭”,即《周頌·天作》的祭祀對象是岐山。其實,岐山是古公亶父至周文王歷代周主開創經營的根據地,其後的伐商滅紂便是在此積蓄了力量。《周頌·天作》這首詩,應該既是祭聖地,同時又是祭開創經營聖地的賢明君主的。由於岐山之業為古公亶父開創,而周文王后來由此遷都於豐,故《周頌·天作》應是在岐山對古公亶父至周文王歷代君主進行祭祀的詩。至於行祭之人,則非周文王的繼承人周武王莫屬。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首短詩,多人對其中個別字眼有不同的解讀。如“彼作矣”的“彼”,有人解為百姓,那么“彼作矣”就是百姓們造起房屋;有人解為先祖大王,“彼作矣”就是先祖大王開創偉業。如“康”,一解為安定,安康;一解為賡,繼承,繼往開來之意。此所謂詩無達詁,見仁見智也。
《周頌·天作》一詩將對聖地、聖人的歌頌融為一體,著力描寫積蓄力量的進程,揭示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其文筆猶如大河滔滔,飛流直瀉,既顯莊嚴,又富氣勢。短短七句,有如此藝術效果,可見詩歌作者的大手筆。
名家點評
宋代朱熹《詩集傳》:“賦也。大王既作,而文王安之。於是彼險僻之岐山,人歸者眾而有平易之道路,子孫當世世保守而不失也。”
清代姚際恆《詩經通論》:“賦也。小序謂‘祀先王、先公’,詩中何以無先公?集傳謂祀大王,詩中何以又有文王?皆非也。季明德曰:‘竊意此蓋祀岐山之樂歌。按易升卦六四爻曰“王用‘用’,原誤‘周’,今改。享於岐山”,則周本有岐山之祭。’此說可存。鄒肇敏本之為說曰‘天子為百神主。岐山王氣攸鐘,豈容無祭;祭豈容無樂章。不言及王季者,以所重在岐山,故止挈首、尾二君言之也。’又為之覈實如此。‘徂’,沈括筆談改作‘岨’。妄改經文,以就我解,最為武斷。集傳從之,何也?王伯厚曰:‘筆談引朱浮傳作“彼岨者岐”。今按後漢書朱浮傳無此語。西南夷傳,朱輔上疏曰“彼徂者岐,有夷之行”。注云“徂,往也”。蓋誤以朱輔為朱浮,亦非“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