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譽侃
- 出生地:湖北漢口
- 出生日期:1908年6月6日
- 逝世日期:1976年11月13日
- 職業:物理學家
- 畢業院校:武漢大學物理系
- 性別:男
概況,簡介,生平,學術,教育,研究,評價,簡歷,論著,
概況
簡介
生平
1936年秋,周譽侃前往德國留學。最初在柏林高等工業學院及柏林大學學習,接著轉至萊比錫大學聽W.海森堡(Heisenberg)和F.洪德(Hund)的理論物理課;一學期後回到柏林,在普朗克物理研究所作光譜學方面的學位論文,同時在柏林大學聽課。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論文指導教授席勒(Schiller)應徵入伍,普朗克研究所亦不允許外國人留所,周譽侃即轉學哥廷根大學第二物理研究所,繼續做光譜學方面的學位論文,間或聽課。因戰爭斷絕經濟來源,學習和生活費用依賴所獲洪堡獎學金支付。在哥廷根大學第二物理研究所期間,他一直從事稀土金屬鹽晶體和水溶液吸收光譜的研究,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取得了一些水平較高的研究成果。1943年,他在哥廷根大學獲自然科學博士學位,論文為《氟化釹(NdF3)的吸收光譜》,此文因戰爭關係直至1948年才在《德國物理學雜誌》(Zeitschrift Fuer Physik)上發表。獲得學位後,他繼續在第二物理研究所作光譜學研究。
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周譽侃回到祖國,在廣州國立中山大學理學院物理系任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兼任中山大學物理系主任,中山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當時,百廢待興,系裡實驗設備簡陋,課程配置陳舊且不成系統,師資力量亦缺乏。周譽侃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學校的重建和發展。他根據形勢的要求,充分發揮全系師生員工的積極性,在開設專業、設定課程、編寫講義、建立實驗室以及培養和壯大一支優秀的師資隊伍等幾個基本方面,做了大量紮實的工作。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終於使中山大學物理系成為專業齊全、教學和科研工作水平較高的高等物理學教學基地,為社會輸送了大批有用之材。此外,他從50年代中起兼任中國物理學會廣東分會理事,1958年至“文化大革命”前夕任理事長,為廣東地區的物理學研究和教育事業發展做出了有益的貢獻。
學術
1939年,周譽侃進入哥廷根大學第二物理研究所,在K.H.黑爾瓦格(Hellwege)博士的指導下開始研究各種稀土金屬鹽晶體的吸收光譜。他查閱了大量文獻,從過飽和溶液中自製Nd和Pr等的各種水溶鹽單晶,分別用稜鏡攝譜儀、光柵攝譜儀及分光光度計等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工作,拍攝單晶的光譜和螢光光譜,積累了一大批稀土金屬鹽晶體的吸收光譜和螢光光譜資料。
經過一年多的實驗研究和理論分析,並與前人的研究結果加以細緻的比較,他認識到前人的工作有不少可以改進,某些結論甚至可能是錯誤的。在審慎考慮以後,他打算把自己的研究重點放在解決這些疑難問題方面。
首先,周譽侃發現前人對稀土金屬鹽晶體的吸收光譜已作過大量研究,但由於這類光譜通常十分複雜,人們往往未能把各類譜線按來源加以分離,即未能判明不同譜線的發生機理。他又知道,NdF3晶體不含結晶水,其中的Nd+++(釹離子)的光譜應不含內晶格振動激發的成分,而只是外晶格振動激發的成分與純電子躍遷成分的疊加。據此,他認為能利用NdF3的這一特點從Nd+++光譜中分離出令人最感興趣的純電子躍遷譜線。他還發現,前人對稀土金屬鹽水溶液的吸收光譜研究基本上還是一個空白。而他從自己的實驗中觀察到,此類鹽的晶體和水溶液的吸收光譜之間存在著相當大的差別:晶體有明顯的對稱性,故其譜線分裂受到晶格振動的強烈影響;而水溶液則大大降低了晶格振動對譜線分裂的影響,其光譜衍變為在與晶體光譜線略同位置上的更複雜的連續譜帶。把二者加以比較,將有助於辨認出源於晶格振動的譜線,從而辨認出其餘的純電子躍遷譜線。基於這兩方面的考慮,他自行設計並請人加工了高壓氫燈,作為實驗用的連續譜光源,選定NdF3為樣品,拍攝和測量了Nd+++可見區和紅外區的多個譜線組。用這種方法,他從電子躍遷和外晶格振動激發的複合譜線中成功地分離出純電子躍遷譜線,並發現了一些外晶格振動激發的譜線,實驗結果達到了相當高的精確度。他的研究報告還指出,純電子躍遷譜線強而尖銳,而晶格振動譜線則相當弱且從電子躍遷譜線處起向短波方向彌散。由此,他比較合理地解釋了Nd+++光譜的譜線來源,發現了一些譜線,同時也為後人提供了分析此類問題的一種實驗方法和一種思維模式。
其次,周譽侃敏銳地察覺,前人在稀土金屬能級的排列順序研究方面有著不少矛盾。例如對於+++,R.C.吉布斯(Gibbs)、D.T.威爾伯(Wilber)和H.E.懷特(White)計算了它可能的能級順序,但由於其光譜相當複雜,當時只有F.洪德用半經驗的實驗方法證實了其中的基能級4I9/2;而由P.C.慕克吉(Mukherji)按洪德方法提出的其餘能級排列順序,則不但與J.C.斯萊特(Slater)的結論相牴觸,且所用的四極輻射假設又和K.H.黑爾瓦格的電偶極輻射實驗發生矛盾。周譽侃經過分析,決定從考察晶體能級分裂對內量子數J以及晶場對稱性的依賴性著手,以核實上述幾種觀點的正確與否。另外,他打算仍以NdF3為研究對象,理由有二:其一是這種晶體結構是已知的,前人已證實Nd+++位置上的電場有二重對稱性,且Nd+++周圍的電場大大偏離了立方對稱性;其二是晶體中只有一種類型的Nd+++,所觀測到的光譜應只是單個離子的光譜。他認為,正是由於這兩點,將有可能根據能級分裂出來的分量數目和晶體對稱性及內量子數J的內在聯繫,利用各單個譜線組中的譜線數目來確定相應能級的J值,從而判斷各能級的位置。通過一系列實驗,他測算了許多譜線組,根據單個譜線組的譜線數目算出相應能級的內量子數J值,確認了慕克吉根據洪德定則所提出的結論是不正確的,也指出了斯萊特方法是更為可靠的。用這種方法,他雖然尚未能完全確定Nd+++的能級順序,但卻相當有說服力地分別證實和否定了當時光譜學領域中一些有影響的觀點。
教育
周譽侃自1946年回國後,一直擔任中山大學物理系教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他為中山大學的院系調整做了大量的組織工作和思想工作,為中山大學物理系精心設定課程,為培養新中國急需的物理學人才費盡心血。他在物理系先後開設了理論物理、量子學、原子結構、普通物理學、理論力學、固體發光等多門課程,還兼授其他系的公共物理課。他授課概念明晰,條理清楚,強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以理論指導實踐。他平易近人,與學生們有廣泛的接觸,很受學生歡迎。在50年代,他領導中山大學物理系的基礎課程改革,開設了金屬物理和光學專門化等新課程,建立了專門化實驗室。他親自動手編寫的《固體發光學》教材,是我國最早的固體發光學教材之一。與此同時,他還創辦了半導體物理教研室,這是我國最早建立的半導體專業人才培養基地之一。60年代初期,他招收了中山大學半導體物理專業的第一個研究生,還推薦有培養前途的中青年教師到國外深造培養。
為了擴大物理學教育基地,他提議建設中山大學新物理樓。在新樓建設過程中,從設計到施工他都親自過問,還經常到工地巡查。
研究
在繁重的教學之餘,他潛心進行“物理研究方法”的研究,開展半導體基礎研究,承擔了我國“十二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中的“雜質在半導體中擴散規律的研究”項目,取得了較高學術水平的研究成果,並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培養了不少中青年科研人員,活躍了物理系的科研工作。
評價
周譽侃熱愛祖國,為人正直、無私,注意團結同事。除了負擔自身的教學任務和系的行政工作外,他還經常下宿舍輔導學生,在家中指導青年教師提高業務水平。因此,他往往備課寫講義延續至凌晨兩三點,甚至到四五點鐘。儘管他的身體原來十分強壯,但連續多年的超量工作漸漸損害了他的健康,終於在1958年因腦血管疾病病倒。經大半年休養後,他又恢復了往日的精力,繼續日以繼夜地工作。幾年以後,他再次由於同一原因而病倒,經多方救治才使病情穩定下來。他的晚年身體狀況很差,但他仍然關心物理系的建設和發展,對各教研室的研究方向和選題提出建議。臨終前,他囑咐家屬,將自己多年積累的教學和研究資料包括中、西、日、俄文書刊共583冊,無償捐贈中山大學物理系。
周譽侃畢生從事物理學教育事業,以為祖國培養人才為己任,不僅傳授知識,而且講做人的道理,使學生終生受益。他培養的物理學人才遍布祖國各地,他的不少學生在海內外物理學界享有聲譽。
簡歷
1931—1936年 在武漢大學物理系學習,畢業。
1936—1946年 先後在德國柏林高等工業學院、柏林大學、萊比錫大學和哥廷根大學學習,在柏林普朗克物理研究所、哥廷根大學第二物理研究所作光譜學研究。1943年獲哥廷根大學自然科學博士學位。
1946—1976年任中山大學物理系教授,兼任中山大學物理系主任(1949—1966),並先後擔任中國物理學會廣東分會理事、理事長。
1976年11月13日 逝世於廣州。
論著
Chow Y.K(周譽促).Uber das Absorptionsspektrum des NeodymfluoridsNdF3.Zs.f.Phys.,1948(124):5267